【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0003]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分为蓄电池和燃料电池两大类,蓄电池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包括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三元锂电池,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时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由于在锂电池进行充放电过程中,其可用容量会小于额定容量,所以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设计过程中,会对电池增加均衡模块,以增加动力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可用容量,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不仅动力电池本身工作会产生热量,其均衡模块工作也会产生热量,而一旦动力电池舱内因动力电池和均衡模块工作产生热量导致温度过高,不仅会对电池本身造成损坏,还会造成均衡模块损坏,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和安全,所以需要一种新能源汽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1)的表面和内壁均呈正八边形形状,所述电池盒(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2),多个所述散热片(2)在电池盒(1)的表面均匀分布,所述散热片(2)的表面呈正八边形形状,所述电池盒(1)的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电池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热分舱机构,所述吸热分舱机构包括第一吸热箱(4),所述第一吸热箱(4)的表面与电池盒(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却循环机构,所述冷却循环机构包括伺服马达(5),所述伺服马达(5)固定安装在电池盒(1)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热箱(4)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吸热箱(41),所述第二吸热箱(41)的表面套接有第三吸热箱(42),所述第一吸热箱(4)、第二吸热箱(41)和第三吸热箱(42)的表面均呈正八边形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热箱(4)、第二吸热箱(41)和第三吸热箱(4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中空分隔板(43),多个所述中空分隔板(43)在第一吸热箱(4)、第二吸热箱(41)和第三吸热箱(42)的表面均匀分布,所述中空分隔板(43)的内壁与第一吸热箱(4)、第二吸热箱(41)和第三吸热箱(42)的内壁固定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热箱(4)、第二吸热箱(41)、第三吸热箱(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