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726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储水箱、废水处理设备、地暖分集水器、进水端泵机组件、出水端泵机组件,废水处理设备的进口与储水箱连接,地暖分集水器的进口与废水处理设备的出口连接,地暖分集水器的出口与储水箱连接,进水端泵机组件安装在废水处理设备与地暖分集水器的管路上,出水端泵机组件安装在地暖分集水器与储水箱的管路上,此外还设有换热设备,用以根据废水温度的高低切换该系统直接供热或间接供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将负极石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再利用,同时还能根据温度的高低切换余热的利用方式,使其实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其实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其实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回收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负极石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度为不低于50℃的高温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会产生较大的环境影响,而在负极石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对焦炭进行烘干处理,要求的厂房室内地表温度在25℃以上,直接加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而需要排放的高温废水中恰恰就蕴含有充足的热量,可将其作为焦炭烘干的热源。
[0003]对于工业废热的利用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直接利用对于水质的要求较高,但其热利用效率相比间接利用更高;间接利用是通过换热器或热泵设施回收废水中热量,一次水与二次水不直接接触,避免了因水质不达标产生的换热差、堵塞等问题。
[0004]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管路布置的差异,直接供热与间接供热两者不能自由切换,这就使得当废水温度过高时,直接供热有可能会营造出过高的温度环境,此时采用间接供热较为合理,而当废水温度未超过预设标准时,由于间接供热的热效率问题又有可能使温度环境达不到要求,此时应该采用直接供热才更为合理。
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1),废水处理设备(2)、地暖分集水器(3)、进水端泵机组件(4)、出水端泵机组件(5),废水处理设备(2)的进口与储水箱(1)连接,地暖分集水器(3)的进口与废水处理设备(2)的出口连接,地暖分集水器(3)的出口与储水箱(1)连接,进水端泵机组件(4)安装在废水处理设备(2)与地暖分集水器(3)间的管路上,出水端泵机组件(5)安装在地暖分集水器(3)与储水箱(1)间的管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水端泵机组件(4)可将储水箱(1)内的高温废水引入废水处理设备(2)内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高温废水引入地暖分集水器(3)内而形成进水回路,出水端泵机组件(5)可将地暖分集水器(3)内的低温废水由地暖分集水器(3)内输回储水箱(1)而形成出水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设备(6),换热设备(6)具有用于热量间接交换的高温管路(61)及低温管路(62),进水回路上设有第一三通控制阀(7)、第一三通转接头(8),出水回路上设有第二三通控制阀(9)、第二三通转接头(10),第一三通转接头(8)的自由端头与低温管路(62)的出水端连通,第二三通转接头(10)的自由端头与高温管路(61)的出水端连通,第一三通控制阀(7)的自由端头与高温管路(61)进水端连通,第二三通控制阀(9)的自由端头与低温管路(62)进水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三通控制阀(7)、第一三通转接头(8)设置在废水处理设备(2)与地暖分集水器(3)之间的管路上。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慈蒙蒙常元钦何慧娟王如秀黄升政刘超江国庆路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