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物荧光体、复合体和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16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氟化物荧光体,组成由以下通式(1)表示,将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的体积基准的粒径分布曲线中的累积50%值设为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氟化物荧光体、复合体和发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氟化物荧光体、复合体和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能够将从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色光转换成红色光的荧光体,已知有由K2SiF6:Mn
4+
表示的氟化物荧光体(经常简记为“KSF荧光体”等)。该荧光体可被蓝色光高效地激发。另外,该荧光体的发射光谱的半峰宽窄且尖锐。因此,通过使用该荧光体作为红色荧光体,不会降低白色LED的亮度,能够实现优异的演色性、颜色再现性。
[0003]作为氟化物荧光体的现有技术,例如,可举出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氟化物荧光体,组成由通式A2M
(1

n)
F6:Mn
4+n
表示,堆密度为0.80g/cm3以上,且质量中值粒径为30μm以下。通式中,0<n≤0.1,元素A为含有K的1种以上的碱金属元素,元素M为Si单质、Ge单质、或者Si与选自Ge、Sn、Ti、Zr和Hf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的组合。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0018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对于KSF荧光体等氟化物荧光体,基于其良好的发光特性,除照明用途以外,还研究了应用于显示器用途等各种用途。
[0008]现有的照明用途中,通常利用“灌封法”,将粉状的氟化物荧光体与树脂混合成的荧光剂用分配器滴加到基板上使其凝固,由此设置能够将蓝色光转换成其它颜色的光的复合体。
[0009]另一方面,鉴于应用于氟化物荧光体的新用途,例如,近年来的小型化的LED、显示器用途(小型LED显示器等应用)时,优选利用涂布法、印刷法或其它方法而非灌封法来形成较薄的荧光体膜。
[0010]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预先研究,在想要使用现有的氟化物荧光体并通过涂布法、印刷法或其它方法形成荧光体层的情况下,有时无法形成充分平滑且均匀的荧光体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设备的小型化
·
复杂化等,要求设置薄的荧光体膜,但现有的氟化物荧光体无法令人满意地应对该要求。
[001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优选地应用于形成平滑且均匀的荧光体膜的氟化物荧光体。
[0012]本专利技术人等完成了以下提供的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课题。
[0013]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氟化物荧光体,组成由以下通式(1)表示,
[0014]将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的体积基准的粒径分布曲线中的累积50%值设为D
50
,将累积90%值设为D
90
时,D
50
为0.1~9.5μm,D
90
为0.5~16μm。
[0015]通式(1):A2M
(1

n)
F6:Mn
4+n
[0016]通式(1)中,
[0017]元素A为含有K的1种以上的碱金属元素,
[0018]元素M为Si单质、Ge单质、或者Si与选自Ge、Sn、Ti、Zr和Hf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的组合,
[0019]0<n≤0.1。
[0020]本专利技术的复合体具备上述的氟化物荧光体以及将上述氟化物荧光体密封的密封材料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具备发出激发光的发光元件以及转换上述激发光的波长的上述复合体。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优选地应用于形成平滑且均匀的荧光体膜的氟化物荧光体。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用于说明复合体/发光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0024]图2是用于说明复合体/发光装置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6]附图仅用于说明。附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尺寸比例等未必与现实的物品对应。
[0027]本说明书中,数值范围的说明中“X~Y”的表述只要没有特殊说明,则表示X以上且Y以下。例如,“1~5质量%”是指“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
[0028]<氟化物荧光体>
[0029]本实施方式的氟化物荧光体的组成由以下通式(1)表示。
[0030]通式(1):A2M
(1

n)
F6:Mn
4+n
[0031]通式(1)中,
[0032]元素A为含有K的1种以上的碱金属元素,
[0033]元素M为Si单质、Ge单质、或者Si与选自Ge、Sn、Ti、Zr和Hf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的组合,
[0034]0<n≤0.1。
[0035]另外,将本实施方式的氟化物荧光体的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的体积基准的粒径分布曲线中的累积50%值设为D
50
,将累积90%值设为D
90
时,D
50
为0.1~9μm,D
90
为0.5~16μm。
[0036]本实施方式的氟化物荧光体通过具有通式(1)表示的组成,将从蓝色LED发出的蓝色光转换成红色光。
[0037]另外,通过D
50
为0.1~9.5μm,D
90
为0.5~16μm,本实施方式的氟化物荧光体可优选应用于形成平滑且均匀的荧光体膜。D
50
为9μm以下且D
90
为16μm以下是指本实施方式的氟化物荧光体几乎不包含会阻碍形成平滑且均匀的荧光体膜的较大的粒子。即,通过D
50
为9μm以下且D
90
为16μm以下,能够形成平滑且均匀的荧光体膜。
[0038]进而,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氟化物荧光体制作的荧光体膜可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具体而言,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氟化物荧光体制作的荧光体膜具有不易透过作为激发光的蓝色光的趋势(由于荧光体的粒径小,在荧光体膜中的分散性增强,蓝色光不易透过)。这样的光学特性意味着例如能够将本实施方式的氟化物荧光体优先应用于后述的微型LED、小型LED、投影仪的波长转换元件等。
[0039]此外,通过D
50
为0.1μm以上、D
90
为0.5μm以上(即,构成氟化物荧光体的粒子为“某种程度上大”),容易抑制氟化物荧光体的量子效率的过度下降。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氟化物荧光体能够优选应用于形成平滑且均匀的荧光体膜,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量子效率。
[0040]本实施方式的氟化物荧光体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原料,采用适当的制法和其制造条件来制造。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例如,在控制水溶液的饱和度使氟化物荧光体析出时,通过在短时间内一口气向体系中加入水而瞬间提高饱和度的制法,可抑制晶体的生长进行至必要以上。通过这样的制法,能够制造D
50
为0.1~9.5μm且D
9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氟化物荧光体,组成由以下通式(1)表示,将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的体积基准的粒径分布曲线中的累积50%值设为D
50
,将累积90%值设为D
90
时,D
50
为0.1~9.5μm,D
90
为0.5~16μm,通式(1):A2M
(1-n)
F6:Mn
4+n
通式(1)中,元素A为含有K的1种以上的碱金属元素,元素M为Si单质、Ge单质、或者Si与选自Ge、Sn、Ti、Zr和Hf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的组合,0<n≤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化物荧光体,其中,由γ=(D
90

D
50
)/D
50
定义的γ值为0.5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氟化物荧光体,其中,将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的体积基准的粒径分布曲线中的累积10%值设为D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真义三谷骏介
申请(专利权)人:电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