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96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粘胶大生物纤维领域。所述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制备多孔载体、多孔载体改性、制备活性成分、制备纺丝液、纺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双氯芬酸钠在粘胶纤维的改性、制备过程中,被添加的助剂、凝固浴组分、工艺条件等因素影响而失效,对粘胶纤维的改性效果好,能够实现双氯芬酸钠效果的充分有效发挥;同时,双氯芬酸钠与粘胶纤维的结合牢固,水洗流失率低,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的长效缓释性能好。缓释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粘胶大生物纤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粘胶纤维又名黏胶丝,简称粘纤,是以木纤维、棉短绒等天然纤维为原料,经碱化、老化、磺化等工序制成可溶性纤维素黄原酸酯后,溶于稀碱液制得的粘胶,再以粘胶为纺丝原液经湿法纺丝工艺纺制而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具有吸湿性强、透气性强、穿着舒适、光滑凉爽、抗静电、易于染色、可纺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非织造布等领域。
[0003]粘胶大生物纤维,即大生物功能性粘胶纤维,是在粘胶高聚物的聚合体中加入一定量能够作用于人体或其他生物的功能性材料,并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后,从而赋予粘胶纤维一种或几种功能。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生物功能性纤维品种繁多,不断推陈出新,为功能性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其市场消费也越来越大,在建筑、交通、水利、农业、渔业、医疗卫生领域,甚至电子、通讯、国防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此,功能性粘胶纤维已成为未来粘胶纤维领域的发展重点,功能性纤维材料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制备多孔载体、多孔载体改性、制备活性成分、制备纺丝液、纺丝;所述制备多孔载体,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二醇PEG

6000投入至35

40℃的去离子水中,搅拌,继续投入均三甲苯,搅拌均匀;投入水玻璃,水玻璃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1.5

3.5h;调节pH值至10

10.5,保温静置12

16h;然后转入至反应器内,升温至105

110℃,保温晶化20

30h;滤出晶粒,采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干燥,焙烧,制得多孔载体;所述多孔载体改性,将多孔载体投入至35

45倍重量份的乙醇溶液中,分散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同时滴入硅烷偶联剂KH

550和硅烷偶联剂KH

580,滴加完成后,调节pH值至4.5

5;在氮气保护、避光条件下,搅拌并升温至50

60℃,保温,搅拌回流5

8h;离心分离出固体物,固体物经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后,干燥,制得改性多孔载体;所述制备活性成分,将改性多孔载体投入至90

100倍重量份的负载液中,升温至30

35℃,搅拌吸附20

30h后,采用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

3wt%,制得活性成分;所述制备活性成分中,负载液为双氯芬酸钠的水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纺丝液,将活性成分投入至80

90倍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得活性成分液;然后将活性成分液、硅烷偶联剂KH

792、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投入至纺丝原液中,混合均匀后,经过滤、脱泡、熟成,制得纺丝液;所述纺丝,采用纺丝液进行纺丝处理,制得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多孔载体中,水玻璃的投料速率为1

1.5g/min;水玻璃中含有26

28wt%的SiO2,8.7

9.5wt%的Na2O。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氯芬酸钠改性粘胶大生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多孔载体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二醇PEG

6000、均三甲苯、水玻璃、去离子水的重量份比值为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效华甄丽池姗刘彦明刘翠
申请(专利权)人:百事基材料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