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80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8
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及其应用,该菌株为哈尔滨乳杆菌gr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到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膳食营养观念的变化及对健康食品需求的日益增加,植物基发酵乳作为牛乳制品的健康替代品和营养补充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当前国内市场尚无有影响力的豆植物基发酵乳产品上市。
[0003]豆植物基发酵乳含有丰富的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酮等功能物质,营养价值高,且其不含牛乳过敏原、乳糖,无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等动物源性成分,可以满足素食主义者、乳糖不耐症、减脂群体等特殊人群需求。但豆乳中蔗糖、棉子糖、水苏糖为主要碳源,由于人体内缺乏水解棉子糖和水苏糖的消化酶α

D

半乳糖苷酶,使豆植物基发酵乳中棉子糖和水苏糖在小肠内不被消化吸收,进入大肠后被结肠中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生气体,容易引起人体消化不良、腹胀、肠鸣等不良反应,限制了豆植物基发酵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是哈尔滨乳杆菌grx

SOS05,专利保藏编号CGMCC NO.:25445。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哈尔滨乳杆菌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哈尔滨乳杆菌是从传统发酵豆制品老北京酸豆汁中分离得到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哈尔滨乳杆菌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菌株可发酵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等大豆低聚糖,尤其是不可消化的棉子糖和水苏糖。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哈尔滨乳杆菌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哈尔滨乳杆菌是采用浊度测定法,在以棉子糖或水苏糖为唯一碳源的MRS培养基中筛选得到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哈尔滨乳杆菌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哈尔滨乳杆菌在以棉子糖为唯一碳源的MRS培养基中OD
600
达到0.830,以水苏糖为唯一碳源的MRS培养基中OD
600
达到0.685。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哈尔滨乳杆菌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菌株对头孢唑林、利福平、链霉素、氯霉素、青霉素、四环素6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复方新诺明、万
古霉素、克林霉素4种抗生素耐药,菌株氨基酸脱羧酶活性、硝基还原酶活性和溶血活性测定均为阴性,表明其是安全菌株。
[0013]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的应用。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哈尔滨乳杆菌在发酵豆乳、乳酸菌饮料及相关功能食品和药品生产中的应用;发酵豆乳在8h时的pH为4.57,酸度值为56.7
°
T,活菌数为7.74log(CFU/ml),持水力为72.1%,黏度为1513mPa.s,硬度为0.436N,贮藏14d后,活菌数为7.53log(CFU/ml),具有较好的产酸特性、生长特性及质构特性。
[0015]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16](1)提供一株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以期进一步开发利用,该乳酸菌菌株为哈尔滨乳杆菌Lactobacillus harbinensis grx

SOS05,已于2022年8月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利保藏编号CGMCC NO.:25445。
[0017](2)初筛挑选了发酵豆乳凝乳时间短、产酸和质构特性优的菌株,复筛挑选可以高转化棉子糖、水苏糖的菌株。
[0018](3)本专利技术菌株可用于制备发酵乳,特别是发酵豆乳、豆植物基发酵混合乳;也可用于制备益生菌粉,应用于食品及药品中。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菌株在正常葡萄糖MRS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菌株的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形态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氨基酸脱羧酶测定图,其中A为酪氨酸检测结果B为组氨酸检测结果。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硝基还原酶检测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溶血活性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
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1
[0029]哈尔滨乳杆菌的制备方法
[0030]本专利技术采用涂布平板分离法从传统发酵豆制品老北京酸豆汁样品中分离乳酸菌,通过测定乳酸菌发酵豆乳的凝乳时间、pH、活菌数、持水力、黏度和硬度等指标,筛选出产酸高、质构优的乳酸菌发酵豆乳菌株;通过测定乳酸菌在含有以棉子糖、水苏糖为唯一碳源的MRS培养基中600nm处吸光度值(OD
600
),筛选出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菌株;通过测定发酵前后豆乳中大豆低聚糖的含量,确定高转化大豆低聚糖的乳酸菌菌株。
[0031]1.乳酸菌的分离
[0032]本专利技术菌株是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是专利技术人从传统发酵豆制品老北京酸豆汁中筛选得到的,经鉴定属于哈尔滨乳杆菌(lactobacilus harbinensis),命名为grx

SOS05,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是哈尔滨乳杆菌grx

SOS05,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专利保藏编号CGMCC NO.:2544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其特征在于,包括:该哈尔滨乳杆菌是从传统发酵豆制品老北京酸豆汁中分离得到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菌株可发酵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等大豆低聚糖,尤其是不可消化的棉子糖和水苏糖。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哈尔滨乳杆菌是采用浊度测定法,在以棉子糖或水苏糖为唯一碳源的MRS培养基中筛选得到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哈尔滨乳杆菌在以棉子糖为唯一碳源的MRS培养基中OD
600
达到0.830,以水苏糖为唯一碳源的MRS培养基中OD
600
达到0.685。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哈尔滨乳杆菌,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乳酸菌在MRS液体培养基中活化2代后,分别接入以棉子糖、水苏糖为唯一碳源的MR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龙马恩慧顾瑞霞黄玉军陈大卫张臣臣关成冉陈霞赵一凡王文琼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