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及其应用,所述皮氏类芽孢杆菌的菌株号为ZBSF16,已于2022年4月2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4769。所述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或/和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代谢物能够预防和/或治疗葡萄白腐病,对葡萄等葡萄科作物有很好的促生作用,此外,还对炭疽病菌、葡萄灰霉病菌、葡萄座腔菌、拟茎点霉、葡萄生链格孢、棒状拟盘多毛孢、黑曲霉、尖孢镰刀菌、假禾谷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葡萄土壤杆菌等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好的抑菌效果。好的抑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皮氏类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葡萄白腐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保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皮氏类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葡萄白腐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葡萄分为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鲜食葡萄是营养丰富的水果,酿酒葡萄可酿造葡萄酒。葡萄白腐病是葡萄上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在世界各地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果穗(包括果梗、果粒),也可危害葡萄新梢和嫩叶,给葡萄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据报道,白腐垫壳孢菌(Coniella diplodiella(Speg.))、草莓垫壳孢(C.fragariae)、栗生垫壳孢(Pilidiella castaneicola)和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vitis)均可以引起葡萄白腐病,其中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vitis)是我国葡萄白腐病的主要病原菌。葡萄白腐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剂防治,但防治效果不佳,造成抗药性,且容易污染环境,同时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开展葡萄白腐病的生物防治研究尤为重要和迫切。
[0003]类芽孢杆菌广泛分布在各种环境中,包括水体、土壤、植物根际。许多类芽孢可用作生防菌,在抑制病害的同时促进植物的生长。研究表明类芽孢可抑制多种病原真菌和细菌,可以防治黄瓜、辣椒、香蕉上的多种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葡萄白腐病生物防治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株皮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eoriae)ZBSF16。
[000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皮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eoriae)ZBSF16,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4769。该菌株已于2022年4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下文简称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
[0007]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菌体形状为杆状,周生多根鞭毛,表面较为光滑,无明显褶皱,菌长为3
‑
5μm,直径为0.8
‑
1.2μm。该菌在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4h,菌落呈乳白色,单菌落较小,菌落表面无褶皱,边缘不规则,有粘性。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菌,NaCl含量1%~2%均可以生长,硝酸盐还原反应和淀粉水解反应均为阳性。该菌可以利用甘露糖、果胶等,不能利用柠檬酸等。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
‑
37℃,生长pH值在7.5
‑
8.2。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具有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16S rDNA。
[0008][0009](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
[0010]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代谢物和/或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培养物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1]上文中,所述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代谢物可为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发酵液。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发酵液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收集发酵液(含有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和分泌到液体培养基内的物质),该发酵液即为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代谢物。
[0012]上文中,所述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培养物是将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在微生物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发酵产物(如含有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和分泌到液体培养基内的物质即发酵液,或如含有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和分泌到固体培养基内的物质)。
[0013]上述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代谢物和/或所述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培养物具有抑制葡萄白腐病菌的活性;
[0014]或者上述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代谢物和/或所述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培养物具有下述W1
‑
W19的至少一种功能:
[0015]W1、抑制细菌的活性;
[0016]W2、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
[0017]W3、抑制真菌的活性;
[0018]W4、抑制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vitis)的活性;
[0019]W5、抑制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fructigrum)的活性;
[0020]W6、抑制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活性;
[0021]W7、抑制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活性;
[0022]W8、抑制拟茎点霉(Diaporthe eres)的活性。
[0023]W9、抑制葡萄生链格孢(Alternaria viticola)的活性;
[0024]W10、抑制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的活性;
[0025]W11、抑制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活性;
[0026]W12、抑制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活性;
[0027]W13、抑制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的活性;
[0028]W14、抑制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活性;
[0029]W15、抑制葡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vitis)的活性;
[0030]W16、促进植物生长的活性;
[0031]W17、促进葡萄科植物生长的活性;
[0032]W18、促进葡萄属植物生长的活性;
[0033]W19、促进葡萄植物生长的活性。
[003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产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产品含有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或/和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代谢物或/和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培养物。
[0035]所述产品可为菌剂或含有所述菌剂的微生态制剂。
[0036]所述产品具体可为下述任一种产品:
[0037]U1、预防和/或治疗葡萄白腐病的产品;
[0038]U2、抑制真菌的产品;
[0039]U3、抑制细菌的产品;
[0040]U4、提高植物产量的产品。
[0041]上述产品中,所述植物可为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可为葡萄科植物,进一步可为葡萄属植物,更进一步可为葡萄。
[0042]上述产品的活性成分可为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或/和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代谢物或/和皮氏类芽孢杆菌ZBSF16的培养物,上述产品的活性成分还可含有其他生物成分或非生物成分,上述产品的其他活性成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产品的效果确定。
[0043]上述产品可为液体菌剂或固体菌剂。
[0044]所述产品还可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可为固体载体或液体载体。所述固体载体为矿物材料、生物材料;所述矿物材料可为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皮氏类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皮氏类芽孢杆菌为皮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eoriae),其菌株号为ZBSF16,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4769。2.皮氏类芽孢杆菌的代谢物或培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谢物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氏类芽孢杆菌的发酵液;所述培养物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氏类芽孢杆菌在微生物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物质。3.权利要求2所述的代谢物或培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谢物或培养物具有下述W1
‑
W19的至少一种功能:W1、抑制细菌的活性;W2、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W3、抑制真菌的活性;W4、抑制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vitis)的活性;W5、抑制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fructigrum)的活性;W6、抑制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活性;W7、抑制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活性;W8、抑制拟茎点霉(Diaporthe eres)的活性;W9、抑制葡萄生链格孢(Alternaria viticola)的活性;W10、抑制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的活性;W11、抑制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活性;W12、抑制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活性;W13、抑制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的活性;W14、抑制禾谷镰刀菌(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丽芳,江航,尹向田,魏彦锋,李廷刚,蒋锡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