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活性肽及其用于制备抗皮肤老化的药物或者化妆品中的应用,所述活性肽具有全新氨基酸结构,能够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对抗氧化应激,保护皮肤免疫光化损伤,对抗皮肤衰老;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对生物活性肽结构进行改造,在其两侧增加不同的氨基酸残基,改善了抗氧化应激能力、促胶原分泌能力和细胞因子免疫调节能力;所述生物活性肽及其衍生物能够用于制备相应化妆品,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为相应化妆品的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相应化妆品的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肽及其用于制备抗皮肤老化的药物或者化妆品中的应用
: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研发领域,具体提供了活性肽及其用于制备抗皮肤老化的药物或者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化妆品的需求不断增大,预计2023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美元,年增长率约为7%,化妆品行业正在成为过去十年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护肤意识不断增强,健康肌肤的观念逐渐形成,我国化妆品行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化妆品零售额为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规模约为4500亿美元。
[0003]化妆品根据其作用,可以分为个人清洁用化妆品、护肤、护发用化妆品、点缀用化妆品、防护化妆品、保养化妆品等多个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抗衰老型化妆品成为众多化妆品中的需求热点和研究热点。皮肤是人类身体的保护层,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出现衰老迹象,包括皱纹、皮肤松弛、老年斑和干燥,以及脂肪流失使皮肤失去自然的光滑度。皮肤老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混合作用。虽然皮肤老化的潜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已阐明多种途径,推测这些途径是导致皮肤老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0004]皮肤老化的内部因素是指人体自身的生理作用过程所导致的皮肤老化,主要包括:激素水平变化,通过生长因子和荷尔蒙活性的某些改变而导致皮肤老化,我们体内多种激素,如雌激素、睾酮、脱氢表雄酮及其硫酸酯以及褪黑激素、胰岛素、皮质醇、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的减少,都会使多种皮肤功能恶化;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出现多种衰老迹象,例如干燥、皱纹、失去弹性、胶原蛋白分解和表皮萎缩。线粒体DNA损伤,线粒体消耗氧气并产生能量,因此不断产生活性氧,这些活性氧在细胞防御机制耗尽后引起氧化应激,它们还会引起线粒体DNA的进一步突变,由于低效的识别和修复机制,这些线粒体DNA导致高突变率,受损的线粒体DNA产生的能量较少,这会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进而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端粒的作用,端粒保护染色体免于降解,并防止细胞DNA受损,由于端粒缩短,t环结构被破坏,从而引发DNA损伤反应、细胞凋亡、衰老或细胞周期停滞。
[0005]皮肤老化的外部因素是指由于不当的生活习惯或外在损伤而导致的皮肤老化,主要包括:吸烟:吸烟会破坏真皮层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使皮肤更加松弛、变硬和缺乏弹性,吸烟时产生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会对皮肤造成血管收缩和缺氧作用。紫外线(UV)辐射:大约80%的面部老化归因于阳光照射,受光损伤的皮肤会导致皮肤失去弹性、皮肤粗糙和干燥、不规则色素沉着和深皱纹。不当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饮酒、不健康的饮食、污染、压力都会导致衰老,某些生活方式因素会导致端粒缩短率增加或减少。
[0006]过早的皮肤老化会导致表皮增厚、皱纹加深、变色、粗糙和暗沉、皮肤弹性丧失等症状,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能导致皮肤脱落、伤口愈合较慢等病理反应,因此,人们开发了
多种抗衰老策略,包括皮肤护理、使用保湿制剂、肉毒杆菌毒素、激素替代疗法、抗氧化剂、光保护和抗皱治疗等等。早期采用的抗老化剂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包括盐酸普鲁卡因、安息香酸、焦亚硫酸钾及磷酸二钠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使用化学药剂可能导致较多的副作用,因此人们开始倾向于天然生物产品,如橄榄苦苷、红景天苷、白藜芦醇、氧化白藜芦醇、芹菜素、儿茶素、叶豆素、染料木黄酮、山奈酚、甘草苷、桑色素、槲皮素、咖啡酸、对香豆酸等等;但是这些天然产物却面临“来源困境”,如果采用天然产物水解和提纯方式,则制备成本高昂,产品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如果采用化学合成方式,又将面临化学试剂潜在的污染风险,导致令人厌烦的副反应。
[0007]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和应用上,如Paolo Rovero等发现了一种称为SA1
‑
III的十肽,衍生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A1的C末端部分,可促进胶原蛋白更新及调节,修复与年龄相关的面部皮肤衰老(参见Paolo Rovero et al,The Clinical Evidence
‑
Based Paradigm ofTopical Anti
‑
Aging Skincare Formulations Enriched with Bio
‑
Active Peptide SA1
‑
III(KP1)as Collagen Modulator From Bench to Bedside,Clinical,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 2022:152693
–
2703)。Kaczvinsky等将肌肽(一种二肽,氨基酸序列为β
‑
Ala
‑
His)用于缓解女性眶周皱纹状况,发现它能够改善眶周皮肤,增强了光滑度并减少了较大的皱纹深度,这可能与肌肽具有伤口愈合活性和清除活性氧能力有关(参见Kaczvinsky,J.R.et al,Efficacy of anti
‑
aging products for periorbital wrinkles as measured by 3
‑
D imaging.J.Cosmet.Dermatol.2009,8,228
–
233)。CN101721343A公开一种深海鱼皮胶原肽紧肤抗衰老膏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以提取的深海鱼皮胶原多肽1~10份结合玫瑰纯露1~3份、海藻糖1~2份、菊糖0.5~1份为功能原料,以无机粉状物10~30份、淀粉5~10份、保湿剂5~10份、增稠剂1~2份、油脂5~10份以及表面活性剂1~2份为辅助原料,经溶解、混合、搅拌、均质等工艺制得深海鱼皮胶原肽紧肤抗衰老膏状面膜,不仅具有深层清洁、补充肌肤营养、平整细纹、延缓衰老的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粘接性。CN115227590A公开了一种协同抗衰老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脂质体包含活性成分、脂质膜材和包衣材料,其中活性成分包括白藜芦醇和肌肽,脂质膜材包括磷脂和胆固醇,包衣材料为壳聚糖及改性壳聚糖,将白藜芦醇和肌肽分别包封于脂质体双分子层中和腔内,搅拌下将脂质体加入壳聚糖及改性壳聚糖水溶液中,所述脂质体同时负载白藜芦醇与肌肽,二者协同发挥抗衰老作用,壳聚糖及改性壳聚糖包衣既可以减少活性成分的泄漏,又具有缓释作用。CN114432176A公开了一种靶向肽修饰的美容肽组合物,由一种靶向肽和一种美容肽共价/非共价组成的复合物。靶向肽具有3~30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或者环形肽,包含靶向细胞表面整合素αvβ3的RGD多肽、靶向细胞表面硫酸软骨素的Otx2多肽或者靶向细胞内部的穿膜肽。美容肽包括市场上常见的在细胞内外发挥功效的乙酰基化、脂肪酸酰化或者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活性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2.一种生物活性肽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肽衍生物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
‑
6所示。3.一种组合物,包括生物活性肽衍生物、透明质酸、甘油、海藻糖、棕榈乙基己酯、聚乙二醇、吐温
‑
20和余量去离子水,所述生物活性肽衍生物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肽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各个组分质量比例如下:生物活性肽衍生物5
‑
10%,透明质酸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朋娟,曹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力尼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