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开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
技术介绍
[0002]移动开关是一种不用电、可移动的开关,可实现电路通断、设备遥控等功能,常用于家庭、建筑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移动开关能够实现开、关和更多遥控功能,是利用安装在内部的自供电(链接)微系统,收集人手按键时的微量机械能或周边环境中微光能等其它能量转化为电能为移动开关供电,在此基础上利用无线信号实现对照明等各种设备的遥控。
[0003]移动开关与传统墙壁型开关相比优势显著,除了具有开和关等基础功能,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电、能够随心所欲地摆放和安置,同时无需开槽布线,节省装修成本,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开关多安装在床头板上以及墙面上,且移动开关的安装方式多为磁吸或者粘接,而现在的床头板多为布艺品或者木制品,显然采用磁吸方式是不可以的,而粘接的方式不仅不牢固,且会在床头板上留下胶痕,同时不容易再将移动开关的位置进行更换。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包括开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本体(1)的外侧面边缘活动设有将开关本体(1)进行固定的穿刺组件(2),穿刺组件(2)在开关本体(1)的侧面边缘均匀分布,且穿刺组件(2)的外侧端倾斜朝向开关本体(1)的背面,穿刺组件(2)的内侧端穿过开关本体(1)外侧壁的穿出孔(32)进入开关本体(1)内部的滑动腔(5)内,穿刺组件(2)的内侧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滑动腔(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开关本体(1)的正面开设有第一螺纹槽(33),第一螺纹槽(33)的内部螺接有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纹槽(33)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收线槽(7),穿刺组件(2)的内侧端还与第一拉绳(2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绳(28)的另一端穿入环形收线槽(7)的内部并与第一螺纹杆(6)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一端伸出开关本体(1)的正面并与旋钮(3)固定连接;所述穿刺组件(2)包括活动针头(21)和固定穿刺杆(22),固定穿刺杆(22)的外侧端开设有收纳槽(12),活动针头(21)位于收纳槽(12)的内部并与收纳槽(12)相互滑动连接,活动针头(21)的内侧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收纳槽(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穿刺杆(22)的边缘靠近内侧端的位置设有对固定穿刺杆(22)进行限位的限位柱(8),固定穿刺杆(22)的内侧端移动至靠近穿出孔(32)的位置时,活动针头(21)在收纳机构的作用下向收纳槽(12)的内部收缩,且同时固定穿刺杆(22)边缘的封堵机构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机构包括卷绕槽(16)、圆齿轮盘(17)、绕线辊(18)、第三拉绳(30)和啮合齿牙(31),所述卷绕槽(16)位于固定穿刺杆(22)的侧面边缘,且卷绕槽(16)位于限位柱(8)的内侧,卷绕槽(16)的内部活动设有圆齿轮盘(17),圆齿轮盘(17)一端的转轴固定设有绕线辊(18),绕线辊(18)的中心轴线与圆齿轮盘(17)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滑动腔(5)的内壁靠近穿出孔(32)的位置均匀设有与圆齿轮盘(17)相互啮合的啮合齿牙(31),所述绕线辊(18)的边缘与第三拉绳(3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拉绳(30)的另一端从收纳槽(12)的底部伸入收纳槽(12)的内部,并与活动针头(21)的内侧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齿轮盘(17)向靠近穿出孔(32)的方向移动时,与绕线辊(18)固连的第三拉绳(30)将会逐渐卷绕在绕线辊(18)的外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包括折叠槽(9)、封堵杆(10)和橡胶球(11),所述折叠槽(9)位于固定穿刺杆(22)的外边缘,折叠槽(9)位于收纳槽(12)与限位柱(8)之间,折叠槽(9)靠近收纳槽(12)的一端通过扭簧活动铰接有封堵杆(10),封堵杆(10)的另一端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