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56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釜体以及搅拌装置,釜体上设有排料管以及进料管。釜体外部设有进料装置,所述的进料装置包括位移块、位移管以及下料管。位移块间隔设置于下料管下方,位移块与下料管之间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位移块背离固定板的端面上凹设有弧形的凹槽。位移管滑动设置于下料管内部,第二伸缩装置带动位移管上下移动。下料管圆周面内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通过喷孔与下料管内腔贯通连接,下料管外部的碱液供给管与环形槽贯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粉末状纤维素进料过程中就直接与碱液接触,混合后在共同流入到釜体内部,缩短醚化反应时间,提高纤维素醚化反应效率。提高纤维素醚化反应效率。提高纤维素醚化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反应釜
,具体涉及为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纤维素醚化反应的原料为粉末状的纤维素以及碱液,纤维素密度小、体积大,在反应器内处于蓬松状态,无法充分与液体原材料碱液接触,导致反应时,部分纤维素粉末无法参与反应,进而会影响产品质量。
[0003]2022年6月21日中国专利授权公告了授权公告号为CN216778834U的一种纤维素醚醚化反应装置,包括基座,架设于基座上的反应仓,还包括隔温腔,设在反应仓的侧壁内,稳固支架,固设于基座上,与反应仓铰接;空心搅拌轴,设于反应仓内,连通有多个空心搅拌叶片,空心搅拌轴上端贯穿反应仓的顶部延伸至反应仓外;水箱,设于稳固支架顶部,三通管,一端通过水泵与水箱连通,另外两端分别与空心搅拌轴上端、隔温腔连通;排水管,通过开设于反应仓顶部的出水口与隔温腔连通;摇摆模块,反应仓通过摇摆模块与基座活动连接;可通过控制冷水进入的流速来控制降温的速率。该专利是通过倾斜转台的设置,使得反应仓内部的反应物晃动,来提高碱液与纤维素的接触程度,进而提高纤维素醚的生成效率。
[0004]上述专利是通过反应仓的晃动来增加碱液与纤维素的接触几率,但由于纤维素密度小,一部分漂浮在碱液上方,甚至漂浮在反应仓内部,仅仅是碱液晃动,无法实现碱液与所有的纤维素接触,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纤维素醚化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本专利技术在粉末状纤维素进料过程中就直接与碱液接触,混合后共同流入到釜体内部,缩短醚化反应时间,提高纤维素醚化反应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包括釜体以及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桨设置于釜体内部,釜体底部设有排料管,釜体顶部设有进料管,进料管凸设于釜体顶面上方。
[0007]釜体外部上方设有进料装置,所述的进料装置包括位移块、位移管以及下料管。
[0008]位移块间隔设置于下料管下方,位移块与下料管之间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位移块背离固定板的端面上凹设有弧形的凹槽,凹槽内径大于位移管外径,凹槽内径与进料管外径相同。
[0009]位移管滑动设置于下料管内部,位移管外径与下料管以及进料管的内径相同,位移块外壁上固定有垂直布置的第二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带动位移管上下移动。
[0010]下料管圆周面内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通过喷孔与下料管内腔贯通连接,下料管外部的碱液供给管与环形槽贯通连接。
[0011]当位移管移动至最上方时,位移管将喷孔遮挡,位移管底面高于下料管顶面。
[0012]当位移管移动至最下方时,位移管顶面位于喷孔下方,位移管插入至下料管内部。
[0013]优选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轴外部固定有若干个搅拌桨,搅拌轴内部设有外层流道以及中心流道。
[0014]中心流道与搅拌轴同轴布置,中心流道出口位于搅拌轴顶面上。
[0015]外层流道围绕中心流道布置,外层流道底部与中心流道底部贯通连接。
[0016]搅拌轴上端穿设至釜体外部,位于釜体外部的搅拌轴上设有第一卡槽以及第一皮带轮,第一卡槽内部设有进液孔,进液孔与外层流道贯通连接。
[0017]第一卡槽内部卡设有转动连接的转套,转套内部设有环状空腔,环状空腔与进液孔贯通连接,转套外部贯通连接有进液管。
[0018]搅拌轴顶部设有与中心流道贯通连接的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上方贯通连接有出液管。
[0019]第一皮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的釜体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间隔布置的第一散热片。
[0021]优选的,釜体外部套设有环状的风套,第一散热片位于釜体与风套之间,相邻两个第一散热片之间的空隙上下贯通。
[0022]釜体外部同轴固定有齿圈,齿圈位于风套下方,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
[0023]釜体下方设有底部平台,底部平台与釜体之间设有轴承,风套通过支撑板与底部平台固定连接。
[0024]优选的,固定板背离位移块的一侧设有第三伸缩装置,第三伸缩装置与底部平台固定连接。
[0025]优选的,釜体内壁上固定有若干个搅拌板。
[0026]优选的,搅拌轴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散热片。
[0027]优选的,釜体底部中心转动设有垂直管,排料管与垂直管贯通连接。
[0028]垂直管内部上下滑动设有闷板,闷板底部同轴固定有圆杆,圆杆下端穿设至垂直管外部,圆杆下端与第一伸缩装置的伸缩部固定连接。
[0029]优选的,搅拌轴外径小于垂直管内径,闷板顶面凸设有凸块。
[0030]当闷板移动至最上端时,闷板顶面与釜体底面平齐,凸块插设至搅拌轴底面的凹槽中。
[0031]优选的,凸块为锥形,凸块底部直径小于闷板直径。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1)搅拌轴内部循环有冷却液,进而可以对釜体内部进行降温,提高醚化反应效率。(2)粉末状纤维素原料进料过程中直接与碱液混合,提高两者的混合效率,进而提高醚化的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中釜体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内部搅拌装置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内部搅拌装置剖视图,图9为图8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8中D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搅拌装置与釜体搅拌板第一布置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搅拌装置与釜体搅拌板第二布置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中进料装置结构图,图14为图13的剖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进料时的结构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进料时进料装置处局部放大图,图17为图16的剖视图。
[0035]图中:1

釜体、101

第一散热片、102

搅拌板、103

齿圈、104

进料管、105

上卡环、2

搅拌轴、201

搅拌桨、202

外层流道、2021

进液孔、203

中心流道、204

第一卡槽、205

第二卡槽、2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包括釜体(1)以及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桨(201)设置于釜体(1)内部,釜体(1)底部设有排料管(301),釜体(1)顶部设有进料管(104),其特征在于:进料管(104)凸设于釜体(1)顶面上方,釜体(1)外部上方设有进料装置,所述的进料装置包括位移块(14)、位移管(15)以及下料管(16),位移块(14)间隔设置于下料管(16)下方,位移块(14)与下料管(16)之间通过固定板(19)固定连接,位移块(14)背离固定板(19)的端面上凹设有弧形的凹槽(1401),凹槽(1401)内径大于位移管(15)外径,凹槽(1401)内径与进料管(104)外径相同,位移管(15)滑动设置于下料管(16)内部,位移管(15)外径与下料管(16)以及进料管(104)的内径相同,位移块(14)外壁上固定有垂直布置的第二伸缩装置(18),第二伸缩装置(18)带动位移管(15)上下移动,下料管(16)圆周面内部设有环形槽(1601),环形槽(1601)通过喷孔(1602)与下料管(16)内腔贯通连接,下料管(16)外部的碱液供给管(17)与环形槽(1601)贯通连接,当位移管(15)移动至最上方时,位移管(15)将喷孔(1602)遮挡,位移管(15)底面高于下料管(104)顶面,当位移管(15)移动至最下方时,位移管(15)顶面位于喷孔(1602)下方,位移管(15)插入至下料管(104)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纤维素粉末反应效率的醚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2),搅拌轴(2)外部固定有若干个搅拌桨(201),搅拌轴(2)内部设有外层流道(202)以及中心流道(203),中心流道(203)与搅拌轴(2)同轴布置,中心流道(203)出口位于搅拌轴(2)顶面上,外层流道(202)围绕中心流道(203)布置,外层流道(202)底部与中心流道(203)底部贯通连接,搅拌轴(2)上端穿设至釜体(1)外部,位于釜体(1)外部的搅拌轴(2)上设有第一卡槽(204)以及第一皮带轮(206),第一卡槽(204)内部设有进液孔(2021),进液孔(2021)与外层流道(202)贯通连接,第一卡槽(204)内部卡设有转动连接的转套(5),转套(5)内部设有环状空腔,环状空腔与进液孔(2021)贯通连接,转套(5)外部贯通连接有进液管(501),搅拌轴(2)顶部设有与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军张炜马超周义轩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赫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