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FC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及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50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MFC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及驱动方法,其装置包括:机器鱼头部壳体、机器鱼头部盖、尾鳍机构、胸鳍机构以及机器鱼控制系统;机器鱼头部壳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机器鱼头部壳体的开口与机器鱼头部盖密封连接;在机器鱼头部壳体内的机器鱼头部盖端面上垂直设有安装板,机器鱼控制系统固设于安装板上;尾鳍机构垂直设于机器鱼头部盖上;胸鳍机构设于机器鱼头部壳体外壁上;尾鳍机构和胸鳍机构分别与机器鱼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仿生机器鱼采用智能材料MFC更好的模仿了鱼类的游动,具有低磁、低噪隐蔽性强特点,并采用智能材料MFC模拟鱼的胸鳍运动和尾鳍运动,从而模拟鱼的前进和升降运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FC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及驱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MFC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及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对复杂海洋环境探索的深入,研制可以在非结构环境下执行各种任务的水下小型机器人迫在眉睫。鱼类经历了数亿年的自然选择,具有高效低噪、灵活机动等特点使其成为水下机器人的模仿对象。传统的仿生机器鱼采用电机驱动,结构为刚性、动作生硬、难以真正的模拟鱼类的高隐蔽性游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MFC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及其驱动方法,将智能材料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作为驱动器应用在仿生机器鱼,可以实现“无机械关节”的驱动模式,通过机器鱼尾鳍和胸鳍实现连续的柔性摆动,噪声低隐蔽性强,以克服当前仿生机器鱼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MFC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包括:机器鱼头部壳体、机器鱼头部盖、尾鳍机构、胸鳍机构以及机器鱼控制系统;r/>[000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FC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鱼头部壳体(1)、机器鱼头部盖(2)、尾鳍机构、胸鳍机构以及机器鱼控制系统;所述机器鱼头部壳体(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机器鱼头部壳体(1)的开口与机器鱼头部盖(2)密封连接;在机器鱼头部壳体(1)内的机器鱼头部盖(2)端面上垂直设有安装板,机器鱼控制系统固设于安装板上;所述尾鳍机构垂直设于机器鱼头部盖(2)上;所述胸鳍机构设于机器鱼头部壳体(1)外壁上;所述尾鳍机构和胸鳍机构分别与机器鱼控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FC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鳍机构,包括:尾鳍板(6)和尾鳍MFC(5);所述尾鳍板(6)为碳纤维板,所述尾鳍MFC(5)设有两个,分别通过环氧结构胶对称贴设于尾鳍板(6)两侧面上;所述尾鳍板(6)一端与设于机器鱼头部盖(2)端面中心处的连接板固接,且尾鳍板(6)垂直于机器鱼头部盖(2)端面上,尾鳍板(6)另一端开设有尾鳍;两个所述尾鳍MFC(5)均通过插设于机器鱼头部盖(2)上的尾鳍穿线螺丝(3)与机器鱼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尾鳍穿线螺丝(3)内注射有环氧树脂结构胶,以机器鱼头部壳体(1)穿线处实现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FC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鳍机构,包括:胸鳍板(8)和胸鳍MFC(7);所述胸鳍板(8)设有一对,机器鱼头部壳体(1)外壁上对称设有一对横板;两个所述胸鳍板(8)分别与对应的横板固接,且两个所述胸鳍板(8)的轴线共线;所述胸鳍板(8)为碳纤维板,在每个所述胸鳍板(8)的两侧面上对称贴设有胸鳍MFC(7),每个所述胸鳍MFC(7)均通过插设于机器鱼头部盖(2)上的胸鳍穿线螺丝(9)与机器鱼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胸鳍穿线螺丝(9)内注射有环氧树脂结构胶,以机器鱼头部壳体(1)穿线处实现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MFC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鳍板(6)所在平面与胸鳍板(8)所在平面相互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FC驱动的仿生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鱼头部壳体(1)为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胸鳍板(8),导流罩的开口与机器鱼头部盖(2)固接,导流罩与机器鱼头部盖(2)之间设有O型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雪山田启岩白金刚孙宏林王轶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