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增激活NK细胞的培养基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648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扩增激活NK细胞的培养基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培养基组合包括诱导培养基、扩增培养基和激活培养基;所述诱导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诱导组分、所述扩增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扩增组分、所述激活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激活组分;所述基础培养基含有血清。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培养基组合,既可以活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多种免疫细胞,同时对纯化的NK细胞,也可以模拟抗原提呈细胞识别抗原后被活化的状态。三种培养基相辅相成,使得培养得到的NK细胞在扩增倍数、细胞纯度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等方面都优于现有技术,且与使用滋养层细胞体外扩增NK细胞相比,该培养基组合不使用外来肿瘤细胞,安全性比较好。安全性比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增激活NK细胞的培养基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增激活NK细胞的培养基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又称为大颗粒性淋巴细胞,和γδT细胞、NKT细胞在形式和功能上行使着连接获得性免疫和固有免疫桥梁的作用。一方面,当机体发生感染及创伤时,NK细胞通过非肽

MHC的识别方式快速,广泛地识别抗原,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变异细胞,发挥固有免疫的作用。另一方面NK细胞能影响T细胞,B细胞,树状细胞等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的功能。
[0003]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NK细胞既可以通过活化性受体直接识别肿瘤细胞并被活化,也可以被辅助细胞活化。这些辅助细胞通过其模式识别受体来应答内外环境的变化,再通过分泌多种可溶性因子或直接接触的方式将信号传导给NK细胞。在人类,已经证实存在的可溶性因子有IL12,IL

18,typeI IFN,TNF

α等;直接接触的分子有GITRL/GITR,CD48/2B4,MICA or MICB or ULBP1

ULBP3/NKG2D,AICL/NKp80等。基于以上原理在体外扩增活化的NK细胞对肿瘤细胞显示出良好的杀伤活性,并应用于肿瘤生物治疗中。
[0004]目前制约NK细胞的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难以得到足够数量的NK细胞。如何在体外实现NK细胞大规模扩增是目前NK细胞治疗的关键问题。外周血中NK细胞仅占很小的部分,肿瘤病人的外周血中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往往有明显的下降。不同人NK细胞的性质有很大差异。应用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NK细胞来治疗肿瘤也对NK细胞数量有很高要求。因此,寻找高效的个性化的NK细胞大规模扩增方法对NK细胞的临床应用有重大意义。
[0005]使用细胞因子扩增NK细胞和使用滋养细胞相比的最大的优点是不使用外来肿瘤细胞,安全性比较好,此外操作更简便。缺点是使用细胞因子扩增NK细胞的效果普遍比滋养细胞方法差,稳定性不够好。因此,开发一种体外扩增和激活NK细胞的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增激活NK细胞的培养基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7]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扩增激活NK细胞的培养基组合,所述培养基组合包括诱导培养基、扩增培养基和激活培养基;所述诱导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诱导组分、所述扩增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扩增组分、所述激活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激活组分;所述基础培养基中含有血清。
[0009]本专利技术培养基组合,既可以活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多种免疫细胞,创造一个NK细胞生长的合适环境,同时对纯化的NK细胞,也可以模拟抗原提呈细胞识别抗原后被活化的状态。其中,诱导培养基的作用是诱导细胞分化,激活培养基的作用是促进NK细胞的激
活,扩增培养基的作用是促进NK细胞的分裂增殖。三种培养基相辅相成,共同配合,使得培养得到的NK细胞在扩增倍数、细胞纯度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等方面都优于现有技术,且与使用滋养层细胞体外扩增NK细胞的技术方案相比,该培养基组合不使用外来肿瘤细胞,安全性比较好。
[0010]优选地,所述血清为人血清和/或胎牛血清。
[0011]优选地,所述血清在所述基础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5

3%,例如0.5%、1%、1.5%、2%、2.5%、3%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12]优选地,所述诱导组分包括白介素和维生素;所述白介素为白介素2、白介素7、白介素12、白介素15和白介素21的组合。
[0013]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发现,诱导组分中的白介素选择特定的白介素2、白介素7、白介素12、白介素15和白介素21的组合,该组合方式与其他白介素的组合方式相比,可以显著提高NK细胞的扩增倍数和杀伤活性。
[0014]优选地,所述白介素7、白介素12、白介素15与白介素21在所述诱导培养基中的浓度比为(1

3):(1

3):(1

3):(1

3),其中(1

3)中的具体点值均可选择1、1.5、2、2.5、3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15]进一步地,当上述五种白介素组分以特定的质量配比关系进行组合时,在提高NK细胞的扩增倍数和杀伤活性效果上更加显著。
[0016]优选地,所述白介素7、白介素12、白介素15与白介素21在所述诱导培养基中的浓度独立地为10

1000ng/mL,例如10ng/mL、100ng/mL、200ng/mL、300ng/mL、400ng/mL、500ng/mL、600ng/mL、700ng/mL、800ng/mL、900ng/mL、1000ng/mL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17]优选地,所述白介素2在所述诱导培养基中的浓度为50

500单位/mL,例如50单位/mL、100单位/mL、150单位/mL、200单位/mL、250单位/mL、300单位/mL、350单位/mL、400单位/mL、450单位/mL、500单位/mL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18]优选地,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
[0019]优选地,所述维生素C与维生素B12的摩尔比为(1

5):(1

5),其中(1

5)中的具体点值均可选择1、1.5、2、2.5、3、3.5、4、4.5、5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20]优选地,所述维生素在所述诱导培养基中的浓度为5

50μmol/L,例如5μmol/L、10μmol/L、15μmol/L、20μmol/L、25μmol/L、30μmol/L、35μmol/L、40μmol/L、45μmol/L、50μmol/L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21]优选地,所述扩增组分包括白介素和维生素,所述白介素为白介素2。
[0022]本专利技术还创造性地发现,扩增组分中的白介素组分为单一组分白介素2时,在细胞分裂增殖方面就能获得优异的效果,与其他多种白介素的组合方式相比,其在细胞分裂增殖效果上的水平相当。
[0023]优选地,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
[0024]优选地,所述扩增培养基中白介素2的浓度为50

500单位/mL、维生素C的浓度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增激活NK细胞的培养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组合包括诱导培养基、扩增培养基和激活培养基;所述诱导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诱导组分,所述扩增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扩增组分,所述激活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激活组分;所述基础培养基中含有血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增激活NK细胞的培养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清为人血清和/或胎牛血清;优选地,所述血清在所述基础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5

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扩增激活NK细胞的培养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组分包括白介素和维生素;所述白介素为白介素2、白介素7、白介素12、白介素15和白介素21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白介素7、白介素12、白介素15与白介素21在所述诱导培养基中的浓度比为(1

3):(1

3):(1

3):(1

3);优选地,所述白介素7、白介素12、白介素15与白介素21在所述诱导培养基中的浓度独立地为10

1000ng/mL;优选地,所述白介素2在所述诱导培养基中的浓度为50

500单位/mL;优选地,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优选地,所述维生素C与维生素B12的摩尔比为(1

5):(1

5);优选地,所述维生素在所述诱导培养基中的浓度为5

50μmol/L。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扩增激活NK细胞的培养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组分包括白介素和维生素,所述白介素为白介素2;优选地,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冶陶彭昉俞英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赢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