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17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颈部支具,包括U型骨架,还包括U型柔性海绵体、医用一次性防护膜、下海绵支撑体、收纳腔、调节组件和安装组件;在所述U型骨架内开设有可容纳所述下海绵支撑体的收纳腔,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收纳腔内用于调整所述下海绵支撑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颈部支具,利用安装组件固定在病床上,通过下海绵支撑体支撑患者的颈部,并通过调节组件调整下海绵支撑体的高度,以保证患者在采取不同的姿势进行超声检查时,颈部都能贴合支具内侧面;U型柔性海绵体以及下海绵支撑体均具有柔性,符合大多数人体颈部尺寸;医用一次性防护膜为一次性医疗耗材,避免不同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且避免耦合剂沾染。沾染。沾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支具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颈部支具。

技术介绍

[0002]基于5G网络传输技术的远程机器人超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手段,医生通过模拟杆远程操作机器人手臂能够较好的完成超声检查,这种“远程操作动作重定位技术与超声机器人柔性控制技术”,能够将超声医生的操作手法以0.1N的力控精度以及毫米级的定位精度来实现,对于基层地区或海岛、高原等特殊环境地区的贡献尤为显著,实现了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超声检查;
[0003]经检索大量的相关资料以及历来的医疗经验发现,目前远程机器人超声技术能够较好的完成腹部超声检查,在对于颈部甲状腺进行相关超声检查时,为保证检查的可靠性,需要在患者的颈部下方加设支具进行支撑;
[0004]正如申请号为CN202221968936.X、授权公告号为CN21833846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颈部支撑用的超声检查支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承载板,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和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卡齿,所述支撑架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卡齿啮合;能够使检查人员根据需要自行对被检查者的姿势进行调节,且可使被检查者长时间保持这一姿势,减少对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产生的影响;
[0005]因为患者在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时,除要采取仰卧位外,还会采取侧卧位,被动改变患者头部的指向以改变检查部位是极为不安全的,因为头部的旋转角度是有限度的,当需要对颈部侧面进行检测时,依然需要患者来改变体位,这也是医疗过程中最行之有效、也是最安全的做法,而当患者在采取侧卧位时,因肩部的支撑,不同患者的体型差异,患者的颈部可能无法贴合支具;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颈部支具。
[0007]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部支具,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以及稳定性好的特点。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部支具,包括U型骨架,还包括U型柔性海绵体、医用一次性防护膜、下海绵支撑体、收纳腔、调节组件和安装组件;
[0010]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在所述U型骨架的背面底端用于将所述U型骨架固定在病床上,所述下海绵支撑体的顶面为弧形支撑槽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在所述U型骨架内开设有可容纳所述下海绵支撑体的收纳腔,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收纳腔内用于调整所述下海绵
支撑体的高度,所述U型柔性海绵体套设在所述U型骨架上,且在所述U型柔性海绵体内开设有供所述下海绵支撑体贯穿的通孔,所述医用一次性防护膜套设在所述U型柔性海绵体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活动板、翻转支撑杆和双向螺纹杆,所述下海绵支撑体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两个所述活动板以及两组所述翻转支撑杆相对称分布在所述收纳腔内,所述双向螺纹杆利用轴承支撑架设在所述收纳腔内,且所述双向螺纹杆贯穿活动板并通过螺纹旋合方式与所述活动板相连接,所述翻转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底端与对应的所述活动板铰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U型骨架的外侧,且在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伸出端上固定有一号旋钮。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收纳腔内还固定有贯穿所述活动板设置的导向杆。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架、夹紧板和螺纹柱,所述固定架为倒置的“L”状构件并固定在所述U型骨架的背面底端,在所述固定架的竖直部底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螺纹柱通过螺纹旋合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螺纹柱的顶端贯穿所述安装板后利用轴承与所述夹紧板转动相连,在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有二号旋钮;在所述U型柔性海绵体的底端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架嵌入的缺口。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夹紧板的底面固定有贯穿所述安装板设置的导向柱;在所述夹紧板的顶面粘合固定有橡胶防滑衬垫。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颈部支具,利用安装组件固定在病床上,通过下海绵支撑体支撑患者的颈部,并通过调节组件调整下海绵支撑体的高度,以保证患者在采取不同的姿势进行超声检查时,颈部都能贴合支具内侧面;U型柔性海绵体以及下海绵支撑体均具有柔性,符合大多数人体颈部尺寸;医用一次性防护膜为一次性医疗耗材,避免不同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且避免耦合剂沾染。
[0017]本申请其他附加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的调节组件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的安装组件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U型骨架;2、U型柔性海绵体;3、医用一次性防护膜;4、下海绵支撑体;5、收纳腔;6、通孔;7、调节组件;8、安装组件;9、弧形支撑槽;10、固定板;11、活动板;12、翻转支撑杆;13、双向螺纹杆;14、一号旋钮;15、导向杆;16、缺口;17、固定架;18、安装板;19、夹紧板;20、螺纹柱;21、二号旋钮;22、橡胶防滑衬垫;23、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颈部支具,包括U型骨架1,还包括U型柔性海绵体2、医用一次性防护膜3、下海绵支撑体4、收纳腔5、调节组件7和安装组件8;
[0025]由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组件8固定在U型骨架1的背面底端用于将U型骨架1固定在病床上,下海绵支撑体4的顶面为弧形支撑槽9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在U型骨架1内开设有可容纳下海绵支撑体4的收纳腔5,调节组件7安装在收纳腔5内用于调整下海绵支撑体4的高度,U型柔性海绵体2套设在U型骨架1上,且在U型柔性海绵体2内开设有供下海绵支撑体4贯穿的通孔6,医用一次性防护膜3套设在U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支具,包括U型骨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型柔性海绵体(2)、医用一次性防护膜(3)、下海绵支撑体(4)、收纳腔(5)、调节组件(7)和安装组件(8);所述安装组件(8)固定在所述U型骨架(1)的背面底端用于将所述U型骨架(1)固定在病床上,所述下海绵支撑体(4)的顶面为弧形支撑槽(9)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在所述U型骨架(1)内开设有可容纳所述下海绵支撑体(4)的收纳腔(5),所述调节组件(7)安装在所述收纳腔(5)内用于调整所述下海绵支撑体(4)的高度,所述U型柔性海绵体(2)套设在所述U型骨架(1)上,且在所述U型柔性海绵体(2)内开设有供所述下海绵支撑体(4)贯穿的通孔(6),所述医用一次性防护膜(3)套设在所述U型柔性海绵体(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固定板(10)、活动板(11)、翻转支撑杆(12)和双向螺纹杆(13),所述下海绵支撑体(4)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0)的顶面,两个所述活动板(11)以及两组所述翻转支撑杆(12)相对称分布在所述收纳腔(5)内,所述双向螺纹杆(13)利用轴承支撑架设在所述收纳腔(5)内,且所述双向螺纹杆(13)贯穿活动板(11)并通过螺纹旋合方式与所述活动板(11)相连接,所述翻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柯研吴盛正任秀昀武杜杜赵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