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以及发光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99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以及发光系统,其中,发光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多级灯带单元;每级灯带单元均包括节点器和柔性灯带;第一级灯带单元的节点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任意一级灯带单元的节点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同级灯带单元的柔性灯带的第一端;其他任意一级灯带单元的节点器的输入端连接前一级灯带单元的柔性灯带的第二端。而发光系统包括:多个通信连接的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若干分段式的灯带单元来形成复杂图案的规则形状的发光区域,特别是,当需要扩展图案分支时还可通过使用节点器增加分支,来到达扩展发光图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发光装置的可编辑性与灵活适配性均是现有技术不能达到的。现有技术不能达到的。现有技术不能达到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以及发光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灯带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以及发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可拼接的发光产品很多为硬性材料不能弯曲,体积大也比较重,单套配件里发光板数量也较少,从而限制了很多图案拼接的可能性;市场上也有些发光产品使用了柔性灯带,一般是配一条3米左右的灯带,不能被剪断或延长,也不能有分支,只能简单地绕出连笔的图案轮廓。
[0003]世面上的产品,发光板全部采用硬性材料,产品每套的形状态要么为正方形,六边形,三角形,或者长条形,都一款套件都是单一形状,很难拼接出复杂图案,其仅能实现简单图案拼接与光影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以及发光系统,其解决了现有的发光产品的因采用硬性材料、体积大且重以及发光板数量少而导致其图案的可编辑性小,同时可扩展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多级灯带单元;
[0009]每级所述灯带单元均包括节点器和柔性灯带,每个所述节点器均设置有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
[0010]第一级所述灯带单元的所述节点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0011]任意一级所述灯带单元的所述节点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同级所述灯带单元的所述柔性灯带的第一端;
[0012]除第一级之外,其他任意一级所述灯带单元的所述节点器的输入端连接前一级所述灯带单元的所述柔性灯带的第二端。
[0013]可选地,所述节点器包括:节点器MCU以及与所述节点器MCU连接的LDO电路和电平转换电路;
[0014]所述LDO电路用于输出供给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5V直流和供给所述节点器MCU的3.3V直流;
[0015]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将与该节点器连接的所述柔性灯带的3.3V信号转换为5V。
[0016]可选地,
[0017]所述LDO电路包括:5V输出子电路和3.3V输出子电路;所述5V输出子电路包括24V
电压输入端、3.3V供电端、第一三端稳压器、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二十九电容以及第三十电容;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同时连接所述24V电压输入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十九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十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3.3V供电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十九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十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3.3V输出子电路包括24V电压输入端、5V供电端、第二三端稳压器、第三十一电容、第三十二电容以及第三十四电容;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24V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十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十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十四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5V供电端;所述第三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所述第三十二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十四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
[0018]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电路结构一致的第一电平转换子电路和第二电平转换子电路;所述第一电平转换子电路包括第四十四电阻、第八三极管、第四十七电阻、第四十八电阻以及转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5V供电端,所述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连接所述第四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转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同时连接所述第四十七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十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十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柔性灯带,所述第四十八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
[0019]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MCU以及与所述控制器MCU连接的WIFI电路、NFC电路、FLASH电路、MIC采集电路以及DC

DC电源电路。
[0020]可选地,
[0021]所述DC

DC电源电路包括降压芯片、24V电压输入端、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3.3V供电端;所述降压芯片的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降压芯片的使能管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降压芯片的自升压管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降压芯片的输出管脚同时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3.3V供电端;所述降压芯片的反馈管脚同时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且所述降压芯片的接地管脚、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
[0022]所述WIFI电路包括射频芯片、第七电感、第二十七电容、第二十八电容以及第二十九电容;所述第七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DC

DC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九电容的一端以及射频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且所述射频芯片的接地管脚、第二十七电容的另一端、第二十八
电容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十九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
[0023]所述NFC电路包括射频读卡芯片、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十一电容、第二十二电容、第二十三电容、第二十四电容、第二十五电容、第二十六电容、第五电感、第六电感、晶振、天线以及NFC供电端;
[0024]所述NFC供电端同时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五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五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

DC电源电路的3.3V供电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七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第一并口通讯接口、第二并口通讯接口、第三并口通讯接口以及第四并口通讯接口均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FC供电端;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第五并口通讯接口、第六并口通讯接口、第七并口通讯接口均连接所述控制器MCU;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使能管脚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多级灯带单元;每级所述灯带单元均包括节点器和柔性灯带,每个所述节点器均设置有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第一级所述灯带单元的所述节点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任意一级所述灯带单元的所述节点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同级所述灯带单元的所述柔性灯带的第一端;除第一级之外,其他任意一级所述灯带单元的所述节点器的输入端连接前一级所述灯带单元的所述柔性灯带的第二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器包括:节点器MCU以及与所述节点器MCU连接的LDO电路和电平转换电路;所述LDO电路用于输出供给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5V直流和供给所述节点器MCU的3.3V直流;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将与该节点器连接的所述柔性灯带的3.3V信号转换为5V。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DO电路包括:5V输出子电路和3.3V输出子电路;所述5V输出子电路包括24V电压输入端、3.3V供电端、第一三端稳压器、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二十九电容以及第三十电容;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同时连接所述24V电压输入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十九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十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3.3V供电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十九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十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3.3V输出子电路包括24V电压输入端、5V供电端、第二三端稳压器、第三十一电容、第三十二电容以及第三十四电容;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24V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十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十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十四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5V供电端;所述第三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所述第三十二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十四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电路结构一致的第一电平转换子电路和第二电平转换子电路;所述第一电平转换子电路包括第四十四电阻、第八三极管、第四十七电阻、第四十八电阻以及转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5V供电端,所述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连接所述第四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转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同时连接所述第四十七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十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十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柔性灯带,所述第四十八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MCU以及与所述控制器MCU连接的WIFI电路、NFC电路、FLASH电路、MIC采集电路以及DC

DC电源电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可拼接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C

DC电源电路包括降压芯片、24V电压输入端、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3.3V供电端;所述降压芯片的输入管脚连
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降压芯片的使能管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降压芯片的自升压管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降压芯片的输出管脚同时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3.3V供电端;所述降压芯片的反馈管脚同时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且所述降压芯片的接地管脚、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WIFI电路包括射频芯片、第七电感、第二十七电容、第二十八电容以及第二十九电容;所述第七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DC

DC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九电容的一端以及射频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且所述射频芯片的接地管脚、第二十七电容的另一端、第二十八电容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十九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NFC电路包括射频读卡芯片、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十一电容、第二十二电容、第二十三电容、第二十四电容、第二十五电容、第二十六电容、第五电感、第六电感、晶振、天线以及NFC供电端;所述NFC供电端同时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五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五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

DC电源电路的3.3V供电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七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第一并口通讯接口、第二并口通讯接口、第三并口通讯接口以及第四并口通讯接口均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FC供电端;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第五并口通讯接口、第六并口通讯接口、第七并口通讯接口均连接所述控制器MCU;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使能管脚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FC供电端;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GND管脚接地;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I2C管脚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管脚电源管脚和数字电源管脚同时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容的一端和所述NFC供电端,所述第二十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数字地管脚和管脚电源地均接地;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复位管脚同时连接第二十五电容的一端和第十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FC供电端;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信号电源管脚同时连接所述NFC供电端和所述第二十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发射器接地管脚接地;所述射频读卡芯片的发射器电源管脚连接所述NFC供电端;所述射频读卡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涛毛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莱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