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站立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95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站立床,属于医疗床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床框以及站立驱动模块,床框上放置有床板,且床框上还设置有起背驱动模块、抬腿驱动模块、侧身驱动模块以及落脚驱动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站立床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辅助站立,还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起背、抬腿、侧身以及落脚多个姿势的调整,有助于促进患者血液循环,辅助患者关节运动,对于患者的康复理疗具有重要意义。义。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站立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床的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站立床。

技术介绍

[0002]在偏瘫、截瘫、长期卧床或其它重症患者恢复训练时,常需要用到站立床,站立床能够帮助患者完成由仰卧位到垂直站立的改变,帮助患者练习站立姿势,提高患者下肢负重和肢体肌力,但是现有技术中,站立床通常仅仅能实现患者的辅助站立,在患者的身体翻转,姿势调整方面还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有助于帮助患者实现多个身体姿势的调整,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站立床,其包括:
[0004]底座,所述底座适用于放置于地面上;
[0005]床框,所述床框与所述底座铰接配合;
[0006]床板,所述床板放置于床框上,且床板包括起背区,抬腿区、侧身区以及落脚区;
[0007]站立驱动模块,所述站立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动推杆以及支架,支架固定在底座上,第一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支架以及床框;
[0008]起背驱动模块,所述起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电动推杆、第一传动件以及第一翻转架,第二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床框以及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与第一翻转架相固定,且第一翻转架与起背区相贴合。
[0009]可选地,所述床框上设置有抬腿驱动模块,所述抬腿驱动模块包括第二传动件以及第二翻转架,第二传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传动件以及第二翻转架,且第二翻转架与抬腿区相贴合。
[0010]可选地,所述床框上设置有侧身驱动模块,所述侧身驱动模块包括第三电动推杆、第三传动件以及第三翻转架,第三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床框以及第三传动件,第三传动件与第三翻转架相固定,且第三翻转架与侧身区相贴合。
[0011]可选地,所述床框上设置有落脚驱动模块,落脚驱动模块包括第四电动推杆、第四传动件以及第四翻转架,第四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床框以及第四传动件,第四传动件与第四翻转架相固定,且第四翻转架与落脚区相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站立床,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辅助站立,还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起背、抬腿、侧身以及落脚多个姿势的调整,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辅助患者关节运动,对于患者的康复理疗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隐去床板后的局部示意图;
[0017]图3是旨在展示底座的局部示意图;
[0018]图4是旨在展示站立驱动模块以及底座的剖视图;
[0019]图5是旨在展示床框的俯视图;
[0020]图6是旨在展示站立驱动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7是旨在展示床板的局部示意图;
[0022]图8是隐去减重孔后床板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9是旨在展示起背驱动模块以及抬腿驱动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0024]图10是旨在展示侧身驱动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0025]图11是旨在展示落脚驱动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0026]图12是旨在展示落脚驱动模块及落脚区的局部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侧边梁;111、弯折杆;112、万向轮;12、前梁;13、后梁;14、中间轴;141、第一加强杆;142、第二加强杆;143、限位片;15、立柱;151、水平承重杆;152、竖直承重杆;153、缓冲套;16、加强筋;17、气撑杆;18、转动吊耳;2、床框;21、侧边框;211、护栏;2111、固定杆;2112、栏杆;2113、扶手;22、床头边框;23、床尾边框;24、床头板;241、装饰板;242、把手孔;25、床尾板;26、第一横梁;261、第一纵向支撑杆;27、第二横梁;28、第三横梁;29、第四横梁;291、第二纵向支撑杆;3、站立驱动模块;31、第一电动推杆;32、支架;321、前支撑杆;322、后支撑杆;323、第一双孔条;324、连接片;3241、支撑轮;4、起背驱动模块;41、第二电动推杆;42、第一传动件;421、第一弯臂;422、第一传动杆;423、第二双孔条;424、第一旋转轴;43、第一翻转架;431、第一受力杆;432、横向翻转杆;433、第一滚轮;5、抬腿驱动模块;51、第二传动件;511、第二传动杆;512、第三双孔条;513、第二旋转轴;52、第二翻转架;521、第二受力杆;522、第二滚轮;6、侧身驱动模块;61、第三电动推杆;62、第三传动件;621、第四双孔条;622、第三旋转轴;63、第三翻转架;631、第三受力杆;633、第三滚轮;7、落脚驱动模块;71、第四电动推杆;72、第四传动件;721、第二弯臂;722、第三传动杆;723、第五双孔条;724、第四旋转轴;73、第四翻转架;731、第四受力杆;732、翻转支撑杆;7321、立杆;7322、轮子;7323、横杆;733、连接杆;8、床板;81、起背区;811、第一翻转面板;8111、豁口;8112、起背滚轴;812、第二翻转面板;82、侧身区;821、第三翻转面板;8211、通孔;8212、侧身滚轴;83、抬腿区;831、第四翻转面板;8311、抬腿滚轴;84、落脚区;841、第五翻转面板;8411、第一落脚滚轴;8412、第二落脚滚轴;842、第六翻转面板;9、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站立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适用于放置于地面上;床框(2),所述床框(2)与所述底座(1)铰接配合;床板(8),所述床板(8)放置于床框(2)上,且床板(8)包括起背区(81),抬腿区(83)、侧身区(82)以及落脚区(84);站立驱动模块(3),所述站立驱动模块(3)包括第一电动推杆(31)以及支架(32),支架(32)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电动推杆(3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支架(32)以及床框(2);起背驱动模块(4),所述起背驱动模块(4)包括第二电动推杆(41)、第一传动件(42)以及第一翻转架(43),第二电动推杆(4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床框(2)以及第一传动件(42),第一传动件(42)与第一翻转架(43)相固定,且第一翻转架(43)与起背区(81)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站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2)上设置有抬腿驱动模块(5),所述抬腿驱动模块(5)包括第二传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世春韩钦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君老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