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褥疮充气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03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褥疮充气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和设于床垫本体一侧的控制箱,床垫本体包括底层垫和表层垫,且底层垫设于表层垫的下方,底层垫包括保护腔体、导气管和充气袋,表层垫包括数个阵列排列的球形气囊和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球形气囊的连通管路,且连通管路靠近控制箱的一侧设有第四导气管,控制箱内设有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具有加热保温、按摩缓冲、方便患者移床等作用,相邻三个充气袋之间有两个处于充气状态,其中一个处于放气状态,患者使用更加舒适,疲劳感降低,防褥疮效果好。

A new type of bedsore preventing inflatable mattres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anti bedsore inflatable mattress, which comprises a mattress body and a control box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mattress body, the mattress body comprises a bottom layer pad and a surface layer pad, and the bottom layer pad is arranged under the surface layer pad, the bottom layer pad comprises a protective cavity, an air duct and an inflatable bag, the surface layer pad comprises a number of array arranged spherical air bags and a control box for communicating two adjacent spherical air bags A fourth air pip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ipeline close to the control box, and an air pump is arranged in the control box.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heating and heat preservation, massage and buffering, convenient bed moving, etc. two of the adjacent three inflatable bags are in the state of inflation, one of which is in the state of deflation, the use of the patient is more comfortable, the sense of fatigue is reduced, and the effect of bedsore prevention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褥疮充气床垫
本技术属于床垫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褥疮充气床垫。
技术介绍
褥疮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于老年、截瘫手术后和其它原因长期卧床不能翻身的病人,由于身体长期睡着不能翻身,皮肤睡死,血液不流通,脓细胞繁衍而长褥疮,褥疮不但影响病人的康复,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给治疗及护理带来更多的工作量。另外褥疮产生后很难治疗,严重者甚至引发败血症,因此褥疮重在预防。现有的防褥疮垫多用充气、充水或内置硅胶的做法,通过气体循环形成流动性支撑,或充水来降低温度,或内置硅胶提供好的支撑。但存在病人与垫子的接触面透气率不够高,同时体压分散性不好,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褥疮充气床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褥疮充气床垫,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床垫本体和设于床垫本体一侧的控制箱,床垫本体包括底层垫和表层垫,且底层垫设于表层垫的下方,底层垫包括保护腔体、导气管和充气袋,所述的导气管包括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所述的充气袋包括通过第一导气管并联的第一充气袋组、通过第二导气管并联的第二充气袋组、通过第三导气管并联的第三充气袋组,第一充气袋组、第二充气袋组和第三充气袋组中的各充气袋依次相间设置在所述的保护腔体内,表层垫包括数个阵列排列的球形气囊和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球形气囊的连通管路,且连通管路靠近控制箱的一侧设有第四导气管,控制箱内设有气泵,且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导气管相连接,通过第二阀门与第二导气管相连接,通过第三阀门与第三导气管相连接,通过第四阀门与第四导气管相连接。作为优选的,表层垫和底层垫之间通过胶黏剂固连或通过子母胶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的,表层垫靠近底层垫的一侧设有加热层,且加热层内设有电热丝。作为优选的,底层垫的底部设有阵列排列的球形凹腔,球形凹腔内设有球形滚轮,且底层垫沿周向设有数个用于与床固定的限位钩。作为优选的,球形气囊远离底层垫的一侧的表面设有数个阵列排列的按摩凸起。作为优选的,球形气囊内设有数个空心球,且空心球内设有蓄热相变材料。作为优选的,空心球的直径不小于连通管路的直径,且球形气囊和连通管路的连接处均设有防堵网。作为优选的,空心球的直径小于连通管路的直径。作为优选的,控制箱设有与第一阀门相连接的第一开关、与第二阀门相连接的第二开关、与第三阀门相连接的第三开关、与第四阀门相连接的第四开关和与加热层相连接的第五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具有加热保温、按摩缓冲、方便患者移床等作用,相邻三个充气袋之间有两个处于充气状态,其中一个处于放气状态,患者使用更加舒适,疲劳感降低,防褥疮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表层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底层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箱,2-底层垫,3-表层垫,4-保护腔体,5-第一导气管,6-第二导气管,7-第三导气管,8-第一充气袋组,9-第二充气袋组,10-第三充气袋组,11-球形气囊,12-连通管路,13-第四导气管,14-气泵,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8-第四阀门,19-加热层,20-球形凹腔,21-球形滚轮,22-限位钩,23-按摩凸起,24-空心球,25-第一开关,26-第二开关,27-第三开关,28-第四开关,29-第五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褥疮充气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和设于床垫本体一侧的控制箱1,所述的床垫本体包括底层垫2和表层垫3,且底层垫2设于表层垫3的下方,所述的底层垫2包括保护腔体4、导气管和充气袋,所述的导气管包括第一导气管5、第二导气管6和第三导气管7,所述的充气袋包括通过第一导气管5并联的第一充气袋组8、通过第二导气管6并联的第二充气袋组9、通过第三导气管7并联的第三充气袋组10,所述的第一充气袋组8、第二充气袋组9和第三充气袋组10中的各充气袋依次相间设置在所述的保护腔体4内,所述的表层垫3包括数个阵列排列的球形气囊11和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球形气囊11的连通管路12,且连通管路12靠近控制箱1的一侧设有第四导气管13,所述的控制箱1内设有气泵14,且气泵1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阀门15与第一导气管5相连接,通过第二阀门16与第二导气管6相连接,通过第三阀门17与第三导气管7相连接,通过第四阀门18与第四导气管13相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表层垫3和底层垫2之间通过胶黏剂固连或通过子母胶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表层垫3靠近底层垫2的一侧设有加热层19,且加热层19内设有电热丝。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层垫2的底部设有阵列排列的球形凹腔20,球形凹腔20内设有球形滚轮21,且底层垫2沿周向设有数个用于与床固定的限位钩22。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球形气囊11远离底层垫2的一侧的表面设有数个阵列排列的按摩凸起23。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球形气囊11内设有数个空心球24,且空心球24内设有蓄热相变材料。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空心球24的直径不小于连通管路12的直径,且球形气囊11和连通管路12的连接处均设有防堵网。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空心球24的直径小于连通管路12的直径。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箱1设有与第一阀门15相连接的第一开关25、与第二阀门16相连接的第二开关26、与第三阀门17相连接的第三开关27、与第四阀门18相连接的第四开关28和与加热层19相连接的第五开关29。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底层垫2内相邻三个充气袋之间有两个处于充气状态,其中一个处于放气状态,患者使用更加舒适,疲劳感降低,防褥疮效果好,底层垫2底部设有球形滚轮21,方便患者移床,底层垫2通过限位钩22与床固定,防止底层垫2随意移动,表层垫3可以进一步起到缓冲和透气作用,表层垫3靠近底层垫2的一侧设有加热层19,使加热层19不直接与病人接触,避免过热烫伤,提高使用舒适度和使用安全性,球形气囊11内带有蓄热相变材料的空心球24可以有效蓄热,不仅节约能源消耗,还可以延长保温时间,同时球形气囊11表面的按摩凸起23可以对患者进行按摩,患者使用更加舒适,疲劳感降低,防褥疮效果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褥疮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和设于床垫本体一侧的控制箱,所述的床垫本体包括底层垫和表层垫,且底层垫设于表层垫的下方,所述的底层垫包括保护腔体、导气管和充气袋,所述的导气管包括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所述的充气袋包括通过第一导气管并联的第一充气袋组、通过第二导气管并联的第二充气袋组、通过第三导气管并联的第三充气袋组,所述的第一充气袋组、第二充气袋组和第三充气袋组中的各充气袋依次相间设置在所述的保护腔体内,所述的表层垫包括数个阵列排列的球形气囊和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球形气囊的连通管路,且连通管路靠近控制箱的一侧设有第四导气管,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气泵,且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导气管相连接,通过第二阀门与第二导气管相连接,通过第三阀门与第三导气管相连接,通过第四阀门与第四导气管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褥疮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和设于床垫本体一侧的控制箱,所述的床垫本体包括底层垫和表层垫,且底层垫设于表层垫的下方,所述的底层垫包括保护腔体、导气管和充气袋,所述的导气管包括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所述的充气袋包括通过第一导气管并联的第一充气袋组、通过第二导气管并联的第二充气袋组、通过第三导气管并联的第三充气袋组,所述的第一充气袋组、第二充气袋组和第三充气袋组中的各充气袋依次相间设置在所述的保护腔体内,所述的表层垫包括数个阵列排列的球形气囊和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球形气囊的连通管路,且连通管路靠近控制箱的一侧设有第四导气管,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气泵,且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导气管相连接,通过第二阀门与第二导气管相连接,通过第三阀门与第三导气管相连接,通过第四阀门与第四导气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褥疮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垫和底层垫之间通过胶黏剂固连或通过子母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褥疮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垫靠近底层垫的一侧设有加热层,且加热层内设有电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世春韩钦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君老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