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秸秆包括麦草、稻草、玉米秸、棉杆、木屑等。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的农作物秸秆、皮、壳、芯、林果木屑及可用芦苇、稻草等,己有加工利用技术多种多样秸秆粉碎还田;秸秆制 造纤维素(纸浆);秸秆制造有机肥、活性炭或饲料;秸秆发电;秸秆气化;生 物能源等,这些技术都是提取、利用部分原料成分,没有体现原料的最大价值, 普遍存在原料利用率低、产品单一、加工增值少、加工过程"三废"严重、企 业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差、农民直接收益小等问题。因此,未能从总体上解 决农作物秸秆仍大部分被废弃、焚烧的问题。如造纸的基本原料纸浆是以某些植物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通常用于制浆原 料的植物可分为4大类茎干纤维类、韧皮纤维类、种毛纤维类和木材纤维类。 其中木材纤维类最重要,而目前我国木材资源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制浆造纸 工业的需要。为了弥补原料的不足,每年要从国外进口相当数量的纸浆。在自 然界中,木质素的储量仅次于纤维素,而且每年都以500亿吨的速度再生。但 迄今为止,超过95%的木质素仍以"黑液"形式直接排入江河或浓縮后烧掉, 很少得到有效利用。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植物秸秆为原料联产纤维素、活性炭、复合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a.将原料与含有木质素溶脱剂的水溶液按1份对6-8份的质量比投入到蒸煮罐中,木质素溶脱剂按质量占全部水溶液的0.1-0.5%,常压下加热至60-90℃ 进行蒸煮4-8小时,木质素溶出后过滤得纤维素粗品,纤维素粗品经清洗漂白、压滤脱水、烘干,即得纤维素成品; b.对已提取纤维素粗品的混合液进行酸化,沉淀的固形物即是木质素和细小纤维,取出沉淀的固形物压干后转入活性炭车间,经碳化活化制得活 性炭; c.将取出沉淀固形物的余液进行浓缩、喷干造粒,得复合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