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解脱救生伞束腰绳的装置,在救生伞上设置束腰绳、金属销与相应限制机构、保险机构。当束腰绳以下部分伞衣未充分张满时,金属销不运动,与限制机构一同限制束腰绳解脱,伞衣束腰不解除;当束腰绳以下部分伞衣充分张满时,拉绳将金属销由限制机构拉脱,落入兜袋,防止金属销甩打伞衣,同时解除伞衣束腰。该装置根据伞衣充气进程控制束腰绳解脱时机,既加快开伞,又控制开伞过载,具有自适应能力,工作安全可靠,体积小,使用范围广。围广。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解脱救生伞束腰绳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救生
,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解脱救生伞束腰绳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在某型救生伞上试用了束腰结构以期提高救生伞的开伞速度,并相应进行了部分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束腰结构可有效加快开伞,但同时出现了以下问题:束腰绳断裂强力偏弱,加快开伞效果不明显;束腰绳断裂强力偏强,零
‑
零弹射时束腰绳不能自行断裂,可能影响垂直着陆速度。目前使用的束腰绳解脱方式为切割器延时切割束腰绳,不具有自适应能力,带来的问题为:小速度情况下(0
‑
0弹射等),切割器的工作时间应略长,否则对加快开伞无效果;而在大速度条件下,切割器的工作时间应略短,否则切割器未工作束腰绳已拉断,可能导致过载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解脱救生伞束腰绳的装置,在不影响救生伞正常开伞的前提下自适应解脱束腰绳,且防止了伞衣部分充气提前解脱束腰绳的问题。
[0005]技术技术解决方案
[0006]一种自适应解脱救生伞束腰绳的装置,包括金属销,金属销下端连接拉绳一端,拉绳另一端系于伞衣幅另一侧第四周加强带的绳袢上,金属销能够被固定在第三周圆周加强带,此时金属销束缚于束腰绳上,开伞过程中伞衣张满,拉绳会拉动金属销向下运动从而脱离第三周圆周加强带与束腰绳。
[0007]优选的,金属销上端连接保险线下端,保险线上端与伞衣相同位置纵向加强带上的绳袢系结。
[0008]优选的,金属销由缝制在第三周圆周加强带上下侧的弹性套圈与绑定在第三周圆周加强带上的束腰绳同位置处设置的松紧带固定。
[0009]优选的,拉绳另一端穿过兜袋后直接系于伞衣幅另一侧第四周加强带的绳袢上。
[0010]优选的,金属销为两端打孔的圆柱体。
[0011]优选的,束腰绳通过绳体上缝制的松紧带束缚金属销。
[0012]优选的,兜袋具有开口的袋状,开口两侧分别固定在伞衣径向加强带、第三周圆周加强带上。
[0013]优选的,兜袋的开口朝向金属销固定位置。
[0014]本技术的优点:该装置具有自适应解脱伞衣束腰绳的能力,相对切割器体积较小,可靠性高,同时考虑了伞衣部分充气的可能性,设置了约束系统,防止伞衣因部分充气导致束腰绳提前解脱的可能。满足伞衣束腰适时解脱以加快救生伞开伞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束腰伞衣的示意图。
[0016]图2是开伞前的束腰解脱装置示意图(此时伞衣为折叠状态,为便于介绍展示平面图)。
[0017]图3是开伞后的束腰解脱装置示意图。
[0018]图4为束腰绳示意图。
[0019]图5束腰绳连接示意图。
[0020]图6为图4的A
‑
A剖视图。
[0021]图中:1.保险线,2.金属销,3.弹性套圈,4.第三圆周加强带(伞衣),5.束腰绳,6.兜袋,7.拉绳,8.第四圆周加强带(伞衣),9.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23]一种自适应解脱救生伞束腰绳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保险线1、金属销2、弹性套圈3、束腰绳5、兜袋6和拉绳7,结构示意如图2。金属销2为两端打圆孔的圆柱体,下端连接拉绳7,拉绳7另一端穿过兜袋6系于伞衣幅另一侧第四周加强带8上的绳袢,上端连接保险线1,金属销2由缝制在第三圆周加强带4上下侧的弹性套圈3固定,束腰绳5通过绳体上缝制的松紧带(见图4)与金属销2连接。
[0024]如图2所示,在未开伞状态下,金属销2上端与保险线1连接,保险线1上端与纵向加强带上的绳袢系结,防止在未开伞时金属销2与束腰绳5分离;金属销2下端与拉绳7连接,第四周加强带8上绳袢距金属销2固定点的距离约为第四周加强带4与第三周加强带8的间距(此时伞衣为折叠状态)。
[0025]如图3所示,开伞过程中,由于伞衣张满,拉绳7会拉动金属销2向下运动从而脱离束腰绳5,解脱此节点的束腰绳5,为防止束腰解脱后销子甩打影响开伞,设计兜袋6限制销子的运动,保证正常的开伞程序。
[0026]如图5所示,由于救生伞开伞过程中可能发生充气不均匀的现象,故应当设置多个节点以避免伞衣部分充气提前解脱束腰绳5的情况,开伞前金属销2固定位置即为一个节点,见图2,节点每隔四分之一圆周选取一个,共4个,按顺序编号,起始与方向任意。金属销2在第二节点与第三节点分别会由两次经过的束腰绳5上松紧带9束缚两次,在开伞过程中,解脱第二节点与第三节点,此时伞衣至少有四分之三充气张满,确保伞衣不会因局部充气解脱束腰绳5,在此前提下解脱第一、第四节点的任意一个即可完全解除伞衣束腰。在现实开伞过程中,节点的解脱并无先后顺序,只要满足第二、第三与第四、第一任意节点解脱即可完全解除束腰。
[0027]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技术的意图也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解脱救生伞束腰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销(2),金属销(2)下端连接拉绳(7)一端,拉绳(7)另一端系于伞衣幅另一侧第四周加强带(8)的绳袢上,金属销(2)能够被固定在第三周圆周加强带(4),此时金属销(2)束缚于束腰绳(5)上,开伞过程中伞衣张满,拉绳(7)会拉动金属销(2)向下运动从而脱离第三周圆周加强带(4)与束腰绳(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解脱救生伞束腰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销(2)上端连接保险线(1)下端,保险线(1)上端与伞衣相同位置纵向加强带上的绳袢系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解脱救生伞束腰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销(2)由缝制在第三周圆周加强带(4)上下侧的弹性套圈(3)与绑定在第三周圆周加强带(4)上的束腰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子强,周健,张鑫华,宋军辉,肖赛,王申奥,隗秋如,鲁晨志,黄悦婷,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