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祥专利>正文

腹腔镜腔内缝合打结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86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腹腔镜腔内缝合打结器,它由控制手柄连接打结机构构成,打结机构是这样组成的:套筒的一端连接转动柄,转动手柄通过连接块与控制手柄连接,套筒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钳嘴,连接杆穿过套筒、它的一端与控制手柄连接,另一端连接活动手柄,套筒的一侧设有一个接线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的进行腔内缝合结扎,在手术过程中可完全取代金属夹或生物夹,同时,扩大了腹腔镜的手术范围,与传统的打结器相比,本产品增加了缝合功能、钳嘴由分叉头改为平弯持针头,钳嘴由双向张开改为单向张开,增加了稳定性,连接杆改为外套筒式,且可以自由旋转,变腹腔外打结为腹腔内打结。(*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腹腔镜腔内缝合打结器,属于医疗器械的
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是用丝线作材料、缝扎胆囊管和血管,这种方法的问题是手术需要开腹,在腔外进行缝合、对患者的损伤比较大、恢复慢;目前国际上兴起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由于其损伤小、恢复快,所以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欢迎和普遍使用,它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用金属钛夹或生物夹夹闭胆囊管和血管,每次手术的夹子材料费需要200-600元,且夹子留在人体内,虽不致造成机体伤害,但对患者来讲,有一定的精神负担,而且对于X线的检查及核磁共振的检查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手术过程中,对于比较粗的胆囊管,用夹子夹闭也有一定的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腔内缝合打结器,利用它在腔内用丝线缝合结扎,取代金属夹或生物夹,同时,扩大腹腔镜的手术范围。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由控制手柄(6)连接打结机构(7)构成,所述的打结机构(7)是这样组成的套筒(1)的一端连接转动柄(4),转动手柄(4)通过连接块(11)与控制手柄(6)连接,套筒(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钳咀(2),连接杆(5)穿过套筒(1)、它的一端与控制手柄(6)连接,另一端连接活动钳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腔镜腔内缝合打结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控制手柄(6)连接打结机构(7)构成,所述的打结机构(7)是这样组成的:套筒(1)的一端连接转动柄(4),转动手柄(4)通过连接块(11)与控制手柄(6)连接,套筒(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钳咀(2),连接杆(5)穿过套筒(1)、它的一端与控制手柄(6)连接,另一端连接活动钳咀(3),套筒(1)的一侧设有一个接线槽(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祥申屠正洪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祥申屠正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