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度勃姆石水热转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85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纯度勃姆石水热转化装置,属于勃姆石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座、水热反应釜、过滤壳,底座顶部安装有水热反应釜,且水热反应釜顶端配套设置有加水口和排气口,底座外侧设置有可以利用生产勃姆石过程中水热反应釜内部排出的水汽对外部的加水管内流动的水进行预加热的热转化加热机构和可以对冷却后的水汽凝结的水进行收集并过来的收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热转化加热机构,通过热量转换管、分流导水管、导热硅胶层之间配合使用可以对水热反应釜放出的水汽进行引导并利用水汽产生的温度对外部进水管外壁进行加热,从而利用勃姆石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汽的热量对外部水进行预热,提高了资源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资源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资源能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纯度勃姆石水热转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勃姆石生产
,具体为高纯度勃姆石水热转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勃姆石又称软水铝石,分子式是γ

AlOOH(水合氧化铝),它和主要成分为α

AlO(OH)的水铝石均是铝土矿的主要组成成分,可作为阻燃剂,400℃以上分解,在对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原料与水发生反应且在高温高压情况下会产生大量水汽,不利用这些水汽就会丢失大量的热量,而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因此需要对这些热量进行利用,因此需要一种高纯度勃姆石水热转化装置。
[0003]在对勃姆石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水热法对其进行生产,从而需要用到水热反应釜来对勃姆石进行生产,在使用水热反应釜进行生产的过程,勃姆石的原料在高温高压下与水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汽,而在对勃姆石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而普通的生产环境中,大多忽略了这些水汽的热量,从而导致了大量的能量没有利用就流失了,而流失后的水蒸气最后遇冷凝结成了水,这些水也就无法进行收集,从而不但浪费了能量的利用还浪费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高纯度勃姆石水热转化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高纯度勃姆石水热转化装置,包括底座、水热反应釜、过滤壳,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水热反应釜,且水热反应釜顶端配套设置有加水口和排气口,且加水口与外部水管连接,所述水热反应釜外侧通过支架安装有过滤壳,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可以利用生产勃姆石过程中水热反应釜内部排出的水汽对外部的加水管内流动的水进行预加热的热转化加热机构和可以对冷却后的水汽凝结的水进行收集并过来的收集机构。
[0006]其中,所述热转化加热机构包括热量转换管、分流导水管、导热硅胶层,其中,所述水热反应釜的加水口连接的外部水管外侧设置有热量转换管,且水热反应釜的排气口与热量转换管一端连接,且热量转换管为“S”形环绕设置,所述热量转换管外壁贴合设置有导热硅胶层,且外部水管表面也贴合设置有导热硅胶层,且热量转换管外壁的导热硅胶层与外部水管外壁的导热硅胶层之间连接有导热鳍片,所述热量转换管底端连接有分流导水管,且分流导水管顶端设置有若干分流管,且各分流管均与过滤壳连接。
[0007]其中,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滤槽、震动电机、移动底座、刹车脚轮、储水箱、软管、契合槽、拉杆、契合块,其中,所述过滤壳内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滤槽,且滤槽底部为倾斜设置,且底部一端设置有开口,且过滤壳一端底部靠近滤槽底部末端下方设置有卡槽,且过滤壳外侧一端通过支架放置有料槽,所述滤槽两端均安装有震动电机,所述底座顶部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底部四端均安装有刹车脚轮,所述移动底座顶部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加水口处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两侧均设置有契合槽,所述过滤壳底部的排水
口内侧两端均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拉杆,且拉杆另一端延伸至过滤壳外侧,所述拉杆一端连接有契合块,且契合块与契合槽之间呈契合设置。
[000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热转化加热机构,通过热量转换管、分流导水管、导热硅胶层之间配合使用可以对水热反应釜放出的水汽进行引导并利用水汽产生的温度对外部进水管外壁进行加热,从而利用勃姆石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汽的热量对外部水进行预热,提高了资源能量的利用率。
[0010]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收集机构,通过滤槽、震动电机、移动底座、刹车脚轮、储水箱、软管、契合槽、拉杆、契合块之间配合使用,可以对收集的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且在过滤后对水进行二次收集并在收集满后利用刹车脚轮便捷的对储水箱进行转移,并便于即使更换新的储水箱,提高了对水的利用率,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简图。
[0016]图中标记:1、底座;2、水热反应釜;3、热量转换管;301、分流导水管;4、导热硅胶层;5、过滤壳;501、滤槽;502、震动电机;6、移动底座;601、刹车脚轮;602、储水箱;603、软管;6031、契合槽;7、拉杆;701、契合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一:
[0019]参照图1

5,高纯度勃姆石水热转化装置,包括底座1、水热反应釜2、过滤壳5,底座1顶部安装有水热反应釜2,且水热反应釜2顶端配套设置有加水口和排气口,且加水口与外部水管连接,水热反应釜2外侧通过支架安装有过滤壳5,底座外侧设置有可以利用生产勃姆石过程中水热反应釜内部排出的水汽对外部的加水管内流动的水进行预加热的热转化加热机构和可以对冷却后的水汽凝结的水进行收集并过来的收集机构。
[0020]参照图1

5,本实施例中,热转化加热机构包括热量转换管3、分流导水管301、导热硅胶层4,其中,水热反应釜2的加水口连接的外部水管外侧设置有热量转换管3,且水热反应釜2的排气口与热量转换管3一端连接,且热量转换管3为“S”形环绕设置,热量转换管3外壁贴合设置有导热硅胶层4,且外部水管表面也贴合设置有导热硅胶层4,且热量转换管3外壁的导热硅胶层4与外部水管外壁的导热硅胶层4之间连接有导热鳍片,热量转换管3底端连接有分流导水管301,且分流导水管301顶端设置有若干分流管,且各分流管均与过滤壳5
连接,通过排气口对水汽进行定期排出,而排出的水汽则通过为“S”形环绕设置的热量转换管3进水输送传导,通过在热量转换管3内部移动,从而将水汽自身的热量传导在热量转换管3表面,而此时通过热量转换管3表面的导热硅胶层4吸收这些热量,然后再通过二者之间连接的导热鳍片将热量传导在外部水管的导热硅胶层4表面,然后通过导热硅胶层4对外部水管内部输送的混合液进行预加热,从而使后续加入水热反应釜2内部的混合液有一定的温度,从而降低了加热的时间,实现了对水热汽的转化。
[0021]参照图1

5,本实施例中,收集机构包括滤槽501、震动电机502、移动底座6、刹车脚轮601、储水箱602、软管603、契合槽6031、拉杆7、契合块701,其中,过滤壳5内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滤槽501,且滤槽501底部为倾斜设置,且底部一端设置有开口,且过滤壳5一端底部靠近滤槽501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纯度勃姆石水热转化装置,包括底座(1)、水热反应釜(2)、过滤壳(5),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水热反应釜(2),且水热反应釜(2)顶端配套设置有加水口和排气口,且加水口与外部水管连接,所述水热反应釜(2)外侧通过支架安装有过滤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可以利用生产勃姆石过程中水热反应釜内部排出的水汽对外部的加水管内流动的水进行预加热的热转化加热机构和可以对冷却后的水汽凝结的水进行收集并过来的收集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度勃姆石水热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化加热机构包括热量转换管(3)、分流导水管(301)、导热硅胶层(4),其中,所述水热反应釜(2)的加水口连接的外部水管外侧设置有热量转换管(3),所述热量转换管(3)外壁贴合设置有导热硅胶层(4),所述热量转换管(3)底端连接有分流导水管(30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度勃姆石水热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滤槽(501)、震动电机(502)、移动底座(6)、刹车脚轮(601)、储水箱(602)、软管(603)、契合槽(6031)、拉杆(7)、契合块(701),其中,所述过滤壳(5)内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滤槽(501),所述滤槽(501)两端均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春芳揭垚陈泽安戴鹏虞浙滨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极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