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塔喷淋装置,包括若干喷淋单元,若干所述喷淋单元呈环形首尾相接的布置在脱硫塔内;所述喷淋单元包括布置在脱硫塔墙体(7)外侧的进水管(1)和外环管(2),以及布置在脱硫塔内侧的喷淋管(4);所述进水管(1)向外环管(2)提供喷淋水;所述外环管(2)呈弧形沿脱硫塔墙体(7)布置,其朝内一端设有若干水管接头(3);所述喷淋管(4)一端连接水管接头(3),另一端穿过墙体(7)朝向脱硫塔中心延伸,所述喷淋管(4)朝下一侧设有若干喷头。本脱硫塔喷淋装置,所有喷淋管均是从墙体外侧的外环管朝脱硫塔中心延伸,可将所有喷淋管定长制作,从而标准化喷淋管,不需要准备多种不同尺寸的分支管,从而提高了制作效率。从而提高了制作效率。从而提高了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塔喷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喷射装置
,具体为一种脱硫塔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脱硫塔是一种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的设备,内设喷淋、捕雾等装置。申请人在进行石油焦煅烧后所排废气也需要通过脱硫塔进行废气处理。现在的脱硫塔内喷淋装置一般为一根粗进液管,然后在其两侧设置若干分支管,再在分支管上安装若干喷头,用于喷淋。例如,专利号为201921298625.5,名称为一种环保型喷淋式脱硫塔中就采用了这样类似的结构。然而,脱硫塔一般为圆柱形结构,这就导致若干分支管长度各不相同,在组装喷淋装置时,需要使用多种尺寸的分支管,增加下料车间的工作量,同时焊接车间在焊接时也需要好好分辨不同尺寸的分支管,避免拿错用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塔喷淋装置。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脱硫塔喷淋装置,包括若干喷淋单元,若干喷淋单元呈环形首尾相接的布置在脱硫塔内;
[0006]喷淋单元包括布置在脱硫塔墙体外侧的进水管和外环管,以及布置在脱硫塔内侧的喷淋管;
[0007]进水管向外环管提供喷淋水;
[0008]外环管呈弧形沿脱硫塔墙体布置,其朝内一端设有若干水管接头;
[0009]喷淋管一端连接水管接头,另一端穿过墙体朝向脱硫塔中心延伸,喷淋管朝下一侧设有若干喷头。
[0010]由于所有喷淋管均是从墙体外侧的外环管朝脱硫塔中心延伸,可将所有喷淋管定长制作,从而标准化喷淋管,不需要准备多种不同尺寸的分支管,从而提高了制作效率。
[0011]为使塔内喷淋均匀,相邻喷淋管上的喷头错位布置,以照顾到不同角落。
[0012]鉴于喷淋管的布置方式为以脱硫塔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将喷淋管上的喷头设计为,自靠近外环管一端向脱硫塔中心一端,密度递减。以适应喷淋管的布置方式,提高塔内喷淋效果。
[0013]为进一步固定好喷淋管,喷淋管除始端通过水管接头和墙体固定外,所有喷淋管末端还均固定在卡环内,以使所有喷淋管末端彼此不干涉。
[0014]进一步的,卡环包括呈圆环形且上下叠合的上卡环和下卡环,上卡环和下卡环相对一侧设置有数量等同于喷淋管的半圆槽,上下相对两个半圆槽之间的空间与喷淋管直径尺寸配合,在上卡环和下卡环叠合在一起后,所述上卡环和下卡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0015]进一步的,半圆槽中心轴线均指向卡环中心。与喷淋管的指向一致,便于两者更好
的夹紧在一起。
[0016]通过卡环的设计可更好的固定喷淋管末端,防止干涉。为保证卡环内部位置的喷淋效果,每个喷淋单元包括若干等长喷淋管和一根长喷淋管,长喷淋管末端插入卡环内部,且长喷淋管末端下部设有喷头。通过伸入卡环内部多根长喷淋管的设计,可提高卡环位置的喷淋效果,保证喷淋无死角。
[0017]同样为保证喷淋效果,在靠近墙体一侧,相邻喷淋管之间距离要相对大一些,因此,本申请还设计了辅助管,辅助管通过接头连接在墙体内喷淋管一侧或下方,且靠近墙体一侧布置,辅助管下方设有喷头。通过补充辅助管来解决靠近墙体一侧喷淋间距大的问题。
[0018]优选的,喷头设置在相邻喷淋管中心位置。
[0019]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每个喷淋单元中设有一根一体式辅助管,设在该喷淋单元的所有喷淋管下方,便于制作和布置。
[0020]通过上述设计,本技术脱硫塔喷淋装置,所有喷淋管均是从墙体外侧的外环管朝脱硫塔中心延伸,可将所有喷淋管定长制作,从而标准化喷淋管,不需要准备多种不同尺寸的分支管,从而提高了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在附图中:
[0022]图1为脱硫塔喷淋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2为单个喷淋单元的俯视图;
[0024]图3为卡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正视图;
[0025]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0026]1、进水管;2、外环管;3、水管接头;4、喷淋管;5、辅助管;6、卡环;61、上卡环;62、下卡环;63、半圆槽;7、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见图1,一种脱硫塔喷淋装置,包括若干喷淋单元,若干喷淋单元呈环形首尾相接的布置在脱硫塔内;
[0028]喷淋单元包括布置在脱硫塔墙体7外侧的进水管1和外环管2,以及布置在脱硫塔内侧的喷淋管4;
[0029]进水管1向外环管2提供喷淋水;
[0030]外环管2呈弧形沿脱硫塔墙体7布置,其朝内一端设有若干水管接头3,为方便看清本申请喷淋单元的结构,附图1和图2中对墙体7做了减薄处理,仅做示意;
[0031]喷淋管4一端连接水管接头3,另一端穿过墙体7朝向脱硫塔中心延伸,喷淋管4朝下一侧设有若干喷头。
[0032]优选的,若干喷淋管4等间距或等角度布置在脱硫塔内。
[0033]本实施例设计了三个喷淋单元,分别通过三个进水管1向各自外环管中提供喷淋水。由于所有喷淋管4均是从墙体7外侧的外环管2朝脱硫塔中心延伸,可将所有喷淋管4定长制作,从而标准化喷淋管4,不需要准备多种不同尺寸的分支管,从而提高了制作效率。
[0034]下面结合图2,以单个喷淋单元为例来介绍本申请的具体结构。首先,为使塔内喷
淋均匀,相邻喷淋管4上的喷头错位布置,以照顾到不同角落。
[0035]鉴于喷淋管4的布置方式为以脱硫塔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将喷淋管4上的喷头设计为,自靠近外环管2一端向脱硫塔中心一端,密度递减。以适应喷淋管4的布置方式,提高塔内喷淋效果。
[0036]进一步的,由于喷淋管4的布置方式为以脱硫塔中心呈放射状分布,那么,在靠近墙体7一侧,相邻喷淋管4之间距离要相对大一些。因此,本申请还设计了辅助管5,辅助管5既可以为多根短小式,也可以为一根一体式,既可以通过多个接头连接在墙体7内喷淋管4一侧,也可整根连在喷淋管下方,且靠近墙体7一侧布置,辅助管5下方设有喷头。
[0037]本实施例中,每个喷淋单元中采用的是一根一体式辅助管5,设在该喷淋单元的所有喷淋管4下方,便于制作和布置,而且,通过补充辅助管5可很好的解决靠近墙体7一侧喷淋间距大的问题。
[0038]优选的,喷头设置在相邻喷淋管4中心位置,便于喷淋均匀。
[0039]下面结合图3,喷淋管4安装时,可从脱硫塔内部向墙体7外部塞出,并与水管接头3连接,这样,喷淋管4始端就通过水管接头3和墙体7固定住了。但考虑到喷淋管4较长,本申请还在所有喷淋管4末端位置设计了卡环6,用于固定所有喷淋管4末端,以使所有喷淋管4末端彼此不干涉。
[0040]进一步的,卡环6包括呈圆环形且上下叠合的上卡环61和下卡环62,上卡环61和下卡环62相对一侧设置有数量等同于喷淋管4的半圆槽63,上下相对两个半圆槽63之间的空间与喷淋管4直径尺寸配合,在上卡环61和下卡环62叠合在一起后,所述上卡环61和下卡环62通过连接件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塔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喷淋单元,若干所述喷淋单元呈环形首尾相接的布置在脱硫塔内;所述喷淋单元包括布置在脱硫塔墙体(7)外侧的进水管(1)和外环管(2),以及布置在脱硫塔内侧的喷淋管(4);所述进水管(1)向外环管(2)提供喷淋水;所述外环管(2)呈弧形沿脱硫塔墙体(7)布置,其朝内一端设有若干水管接头(3);所述喷淋管(4)一端连接水管接头(3),另一端穿过墙体(7)朝向脱硫塔中心延伸,所述喷淋管(4)朝下一侧设有若干喷头;所有喷淋管(4)末端均固定在卡环(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塔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喷淋管(4)上的喷头错位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硫塔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4)上的喷头,自靠近外环管(2)一端向脱硫塔中心一端,密度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塔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6)包括呈圆环形且上下叠合的上卡环(61)和下卡环(62),所述上卡环(61)和下卡环(62)相对一侧设置有数量等同于喷淋管(4)的半圆槽(63),上下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汝杰,张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