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64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及车辆,所述安装点结构包括:后副车架本体,所述后副车架本体供拉杆连接,所述后副车架本体下方形成有拱形结构,其中,所述拱形结构的开口朝下;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拱形结构的下方,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拱形结构中位于下方的两个端部连接,以使所述拱形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围合形成上方为拱形的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拱形结构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一端与所述拱形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本申请旨在解决因轮胎激励传递至车身的运动激励,容易产生整车振动噪声较大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及车辆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后副车架主要用于承载轮胎载荷及传递来的运动激励,后副车架安装点的结构强弱将直接影响轮胎激励传递至车身的运动激励的强弱,若后副车架的安装点结构强度低则会引起整车振动噪声问题。同时,车辆操稳性能需要安装点具有较强刚度。
[0003]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后副车架结构强度较低,无法很好的改善轮胎上的运动激励传递至车身,容易产生整车振动噪声较大的问题,导致用户体验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因轮胎激励传递至车身的运动激励,容易产生整车振动噪声较大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所述安装点结构包括:
[0006]后副车架本体,所述后副车架本体供拉杆连接,所述后副车架本体下方形成有拱形结构,其中,所述拱形结构的开口朝下;
[0007]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拱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点结构包括:后副车架本体(1),所述后副车架本体(1)供拉杆(11)连接,所述后副车架本体(1)下方形成有拱形结构(4),其中,所述拱形结构(4)的开口朝下;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2)位于所述拱形结构(4)的下方,且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拱形结构(4)中位于下方的两个端部连接,以使所述拱形结构(4)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围合形成上方为拱形的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2)与所述拱形结构(4)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一端与所述拱形结构(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板(2)通过所述加强组件与所述拱形结构(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3),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拱形结构(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上设有第一固定孔(5)和第二固定孔(6),所述第一固定孔(5)用于与所述拱形结构(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孔(6)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外侧面为弧形,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弧形的外侧面由所述第一固定孔(5)至所述第二固定孔(6)的方向上圆滑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