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加强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的技术,特别是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加强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行驶在粗糙路面,由于缺少传统燃油车发动机、进排气噪声掩蔽,在乘客仓内路噪变得更加突出。因此电动汽车路噪控制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更加严格。而后副车架是路面激励通过车轮传递至车身的主要路径之一,需要控制后副车架车身侧安装点刚度以避免路噪大引起乘客报怨。
[0003]现有电动汽车后副车架安装点主要选取在纵梁上,由于纵梁内部空间和制造工艺限制,一般采用纵梁内部设置衬管的结构。设置衬管的结构只能满足基本强度要求,不能满足后副车架车身侧安装点动刚度要求,导致路面激励通过后副车架传递至车内,车内噪声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加强结构,提升后副车架车身侧安装点动刚度,抑制因路面激励而产生的车内噪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加强结构,包括纵梁后段上板、纵梁后段下板、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后段上板(5)、纵梁后段下板(6)、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和螺纹衬管(4),所述纵梁后段上板(5)与纵梁后段下板(6)焊接,并形成有凹腔,所述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相焊接形成具有敞口的盒体,所述螺纹衬管(4)支撑在所述盒体中部,两端分别与所述盒体的顶部和底部相连接,所述盒体位于后副车架的车身侧安装点处,并位于所述凹腔内,所述盒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纵梁后段上板(5)和纵梁后段下板(6)相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整体呈L形,L形的水平部形成所述盒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纵梁后段上板(5)内侧贴合焊接,竖直部形成所述盒体的侧面,且所述竖直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支架(2)的底部(2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上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部(8),所述加强部(8)由其本体凹凸变形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上形成有翻边(31),通过所述翻边(31)与所述纵梁后段上板(5)的侧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兵,陈德欣,王武,李孟阳,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