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缸及其加工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砂缸制造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砂缸及其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砂缸加工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具体的制造方式为:首先将管状模坯放置于前模和后模之间,随后前模和后模向靠近模坯的方向移动,直至前模与后模合模。合模后,模具内形成桶体成型腔,模坯位于成桶体型腔中,随后利用吹针向模坯的内腔中吹气,吹入的气体对模坯内壁施加压力,使模坯产生变形,直至模坯的外表面与桶体成型腔相贴合,从而实现砂缸的成型加工。
[0003]工业生产中对砂缸的桶口的成型效果和尺寸精度有较高要求,而通过向模坯内腔中吹气的方式所加工出的砂缸的桶口的成型效果差,尺寸精度低,无法达到工业要求。因此现有的生产方式中往往需要对砂缸的桶口进行二次加工,以提高桶口的成型效果和尺寸精度。但二次加工会增加生产工序,增大劳动者工作强度,增加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砂缸的生产工序复杂、劳动者工作强度大以及加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砂缸及其加工模具,可提高砂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模具,用于将模坯加工为砂缸,所述砂缸沿第一方向依次包括桶体和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模具包括:桶体成型腔,用于成型所述桶体的外轮廓,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桶体成型腔的底部设有成型口,所述成型口用于成型所述桶口的外轮廓;吹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成型口的下方,所述吹针上设有吹气孔,所述吹针能够沿第二方向由第一位置运行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当所述吹针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吹针与所述吹气孔相分离;当所述吹针运行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吹针至少部分插入于所述成型口内,以使所述吹针的侧壁与所述成型口的腔壁之间形成一桶口成型区域,所述桶口成型区域用于成型所述桶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口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颈部和翻边,所述桶口成型区域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颈部成型区域和翻边成型区域,其中,所述颈部成型区域用于成型所述颈部,所述翻边成型区域用于成型所述翻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与所述翻边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成型口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颈部成型腔和翻边成型腔,所述吹针的侧壁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颈部成型面和翻边成型面;当所述吹针运行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颈部成型腔的腔壁与所述颈部成型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为所述颈部成型区域,所述颈部成型区域的形状与所述颈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翻边成型腔的腔壁与所述翻边成型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为所述翻边成型区域,所述翻边成型区域的形状与所述翻边的形状相匹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口的开口边沿处设有第一密封面,所述吹针上设有第二密封面,当所述吹针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相贴合,以对所述桶体成型腔和所述成型口进行密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面和所述第二密封面均为斜面,且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成型口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密封面与所述成型口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增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针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还设有安装部,所述吹气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贯穿所述吹针的两端,当所述吹针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吹气孔的出气端与所述桶体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吹气孔的进气端与气源相连通。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模具还包括:前模,所述前模的侧面设有第一成型槽;后模,所述后模的侧面设有第二成型槽;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均能够沿第三方向往复运行,以使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贴合或分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荣威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