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薄膜冷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54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塑胶薄膜冷却机构,包括冷却辊主体,所述冷却辊主体包括辊轮本体、第一水管头和第二水管头,所述第一水管头和第二水管头分别位于辊轮本体的两侧,用于水路流动,所述辊轮本体的内部设有水冷腔室;固定套,所述辊轮本体的水冷腔室内放置有所述固定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固定套填补辊轮本体内部空间,从而使得辊轮本体中的水液可以完全和辊轮本体的表面进行接触,且无需大量水液,以及固定环架上的透水孔可以使得水液持续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内部水液实际使用的效率更高,只需更少的水液即可对辊轮本体的表面有效散热,同时换水速度更快,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薄膜冷却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辊
,具体为一种塑胶薄膜冷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冷却辊是通入冷却水的辊筒。压延薄膜或胶黏带涂布时,在成品成卷时为了减少热材料冷却时收缩引起的变形,在成卷前将材料通过冷却辊使其降温来达到减少材料的变形。
[0003]塑料薄膜在冷却时往往利用两个冷却辊对薄膜的双面进行冷却,而传统的冷却辊通过冷却管路对冷却辊的表面进行持续降温,但是冷却水和冷却辊面的实际接触面积较少,实际使用中,降温效果仍有待提升,因此亟需一种塑胶薄膜冷却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薄膜冷却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塑料薄膜在冷却时往往利用两个冷却辊对薄膜的双面进行冷却,而传统的冷却辊通过冷却管路对冷却辊的表面进行持续降温,但是冷却水和冷却辊面的实际接触面积较少,实际使用中,降温效果仍有待提升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薄膜冷却机构,包括冷却辊主体,所述冷却辊主体包括辊轮本体、第一水管头和第二水管头,所述第一水管头和第二水管头分别位于辊轮本体的两侧,用于水路流动,所述辊轮本体的内部设有水冷腔室;
[0006]固定套,所述辊轮本体的水冷腔室内放置有所述固定套,且固定套位空心构件,所述固定套的外侧连接有固定环架,且固定环架的外侧连接在辊轮本体的内表面上,所述固定环架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透水孔,用于水液贯通,所述固定环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0007]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第一水管头的内部,采用固定套填补辊轮本体内部空间,从而使得辊轮本体中的水液可以完全和辊轮本体的表面进行接触,且无需大量水液,以及固定环架上的透水孔可以使得水液持续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内部水液实际使用的效率更高,只需更少的水液即可对辊轮本体的表面有效散热,同时换水速度更快,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辊轮本体由筒体和筒盖组成,且两者通过螺纹活动套接,所述筒盖上连接有橡胶圈,用于密封,便于整体进行拆卸更换和清理,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海绵环套,且海绵环套的外表面和辊轮本体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利用水流对海绵环套进行冲击,从而使得海绵环套可以对辊轮本体的内表面进行清理,减少水垢的生成,避免水垢影响散热效果。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还设置在第二水管头的内部,且第一水管头和第二水管头皆为进水管或者出水管,用于两侧反冲。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连接在第一水管头或者第二水
管头的内表面上,所述安装环上嵌入安装有滤网套,且滤网套呈漏斗状,采用滤网套可对水液中的杂质进行阻挡,减少其进入辊轮本体中的进入量,同时滤网套整体呈漏斗状,使得杂质更加不容易在滤网套表面停留。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套的内表面上连接有松紧绳,所述松紧绳上连接有撞击球,且撞击球的表面包覆有橡胶套,这样利用水流带动撞击球对滤网套进行撞击,便于杂质从滤网套上脱落。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通过设有固定套和固定环架,采用固定套填补辊轮本体内部空间,从而使得辊轮本体中的水液可以完全和辊轮本体的表面进行接触,且无需大量水液,以及固定环架上的透水孔可以使得水液持续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内部水液实际使用的效率更高,只需更少的水液即可对辊轮本体的表面有效散热,同时换水速度更快,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0015]2.本技术通过设有安装环和滤网套,采用滤网套可对水液中的杂质进行阻挡,减少其进入辊轮本体中的进入量,同时滤网套整体呈漏斗状,使得杂质更加不容易在滤网套表面停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爆炸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右侧俯视立体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左侧俯视立体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机构结构爆炸立体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为:1、冷却辊主体;110、辊轮本体;111、第一水管头;112、第二水管头;113、固定套;114、固定环架;115、海绵环套;2、过滤机构;210、安装环;211、滤网套;212、松紧绳;213、撞击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照说明书附图中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薄膜冷却机构,包括冷却辊主体1,冷却辊主体1包括辊轮本体110、第一水管头111和第二水管头112,第一水管头111和第二水管头112分别位于辊轮本体110的两侧,用于水路流动,辊轮本体110的内部设有水冷腔室;
[0024]固定套113,辊轮本体110的水冷腔室内放置有固定套113,且固定套113位空心构件,固定套113的外侧连接有固定环架114,且固定环架114的外侧连接在辊轮本体110的内表面上,固定环架114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透水孔,用于水液贯通,固定环架11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0025]过滤机构2,过滤机构2设置在第一水管头111的内部,辊轮本体110由筒体和筒盖组成,且两者通过螺纹活动套接,筒盖上连接有橡胶圈,用于密封,固定套113的外侧活动套
接有海绵环套115,且海绵环套115的外表面和辊轮本体110的内表面紧密贴合。
[0026]工作原理:使用时,往辊轮本体110中接入流动的水液,对辊轮本体110进行降温即可,同时水流可以带动海绵环套115进行移动,从而对辊轮本体110的内表面进行清理。
[0027]实施例二:
[0028]参照说明书附图中图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过滤机构2还设置在第二水管头112的内部,且第一水管头111和第二水管头112皆为进水管或者出水管,用于两侧反冲,过滤机构2包括安装环210,安装环210连接在第一水管头111或者第二水管头112的内表面上,安装环210上嵌入安装有滤网套211,且滤网套211呈漏斗状,滤网套211的内表面上连接有松紧绳212,松紧绳212上连接有撞击球213,且撞击球213的表面包覆有橡胶套。
[0029]工作原理:使用时,滤网套211会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阻挡,同时会使得撞击球213和松紧绳212发生晃动,进而让撞击球213对滤网套211的表面造成撞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薄膜冷却机构,包括冷却辊主体(1),所述冷却辊主体(1)包括辊轮本体(110)、第一水管头(111)和第二水管头(112),所述第一水管头(111)和第二水管头(112)分别位于辊轮本体(110)的两侧,用于水路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本体(110)的内部设有水冷腔室;固定套(113),所述辊轮本体(110)的水冷腔室内放置有所述固定套(113),且固定套(113)为空心构件,所述固定套(113)的外侧连接有固定环架(114),且固定环架(114)的外侧连接在辊轮本体(110)的内表面上,所述固定环架(114)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透水孔,用于水液贯通,所述固定环架(11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过滤机构(2),所述过滤机构(2)设置在第一水管头(11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薄膜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本体(110)由筒体和筒盖组成,且两者通过螺纹活动套接,所述筒盖上连接有橡胶圈,用于密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传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