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26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加热壶。基座,顶端具有进液口内部设有与进液口连通的走液通道,基座上还设有与走液通道连通的开止阀。进液口中设有顶推结构。加热壶,具有熬药腔,加热壶的底部设有与进液口适配连通的出药口,在出药口处设有用于调节出药口开合的出药结构。顶推结构推动出药结构以打开出药口,使熬药腔内的药液通过走液通道后在开止阀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了出药口和进液口,出药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药液流出的出药结构,进液口设置有用于顶起出药结构的顶推结构,使熬药腔内的药液从开止阀流出,保证最终药液清洁,省时省力,安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中药熬煮
,具体涉及一种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熬煮中药药材的器皿一般以瓦罐、砂锅最好,现在也有很多熬煮中药药材的过程中用到了电子煎药机。
[0003]现有技术中,在熬煮中药药材的过程中,药材一般情况下要以一定的温度在熬煮装置中熬煮较长的时间,由于药材熬煮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药材被煮碎的情况,因此在药液导出时还需要对药液进行过滤,以保证最终药液清洁,该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家用过程中涉及到药液的温度较高,其安全性较差,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旨在能够解决家用熬煮过程中药液的温度较高,过滤时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包括:
[0006]基座,顶端具有进液口,且内部设有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走液通道,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与所述走液通道连通的开止阀;所述进液口中设有顶推结构;
[0007]加热壶,具有熬药腔,所述加热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进液口适配连通的出药口,且在所述出药口处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出药口开合的出药结构;
[0008]其中,所述加热壶将中药熬煮完成后,所述顶推结构推动所述出药结构以打开所述出药口,使所述熬药腔内的药液通过所述走液通道后在所述开止阀流出。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壶包括壶体、壶盖以及滤筒,所述壶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壶体底部设置有贯穿的出药口,所述壶盖盖设在所述壶体上,所述壶盖与所述壶体一同构成封闭的熬药腔,所述壶盖在所述熬药腔内还设有固定环,所述滤筒设置在所述熬药腔内,所述滤筒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环配合用于将所述滤筒与所述壶盖连接;
[0010]其中,所述出药口设有多个,所述出药口均匀设置在所述壶体底部中心位置。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壶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加热药液的加热模块,所述壶体壶壁上还设有把手,所述壶体壶壁上还与所述把手对称设置有壶嘴。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药结构包括挡板、弹簧杆以及弹片组,所述挡板盖设在所述出药口上用于使壶体中的药液不从出药口流出,所述弹片组设置在所述挡板下方,并且所述弹片组还设置在所述壶体的底部外壁上,所述弹簧杆设置在所述挡板和所述弹片组之间,所述弹片组用于给所述挡板提供压紧所述出药口的下压力。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簧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出药口内,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熬药腔内。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推结构包括顶推杆以及伸缩单元,所述顶推杆设置在所述进液口处用于顶起所述弹片组,所述伸缩单元具有固定端和伸出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进液口处,所述伸出端沿所述固定端轴线方向伸出;
[0015]其中,所述顶推杆固设在所述伸出端顶部。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板为食品级橡胶材质,所述橡胶材质用于在挡板压紧出药口时没有药液漏出。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推结构与所述进液口连接处有食品级橡胶材质包裹,橡胶材质用于防水。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上还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伸缩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伸缩单元运动。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壶嘴出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用于过滤所述滤筒没有过滤的药渣。
[0020]在本实现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了出药口和进液口,出药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药液流出的出药结构,进液口设置有用于顶起出药结构的顶推结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还设置有熬药腔和开止阀,顶推结构推动出药结构以打开出药口,使熬药腔内的药液从开止阀流出,保证最终药液清洁,省时省力,安全性好,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的壶盖和漏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的壶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所示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的壶体A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的加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0、基座;110、进液口;120、开止阀;130、顶推结构;140、控制开关;200、加热壶;201、壶体;202、壶盖;203、固定环;204、滤筒;205、固定槽;206、把手;207、壶嘴;210、出药口;220、出药结构;221、挡板;222、弹簧杆;223、弹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进行说明。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包括基座100,顶端具有进液口110,且内部设有与进液口
110连通的走液通道,基座100上还设有与走液通道连通的开止阀120。进液口110中设有顶推结构130。加热壶200,具有熬药腔,加热壶200的底部设有与进液口110适配连通的出药口210,且在出药口210处设有用于调节出药口210开合的出药结构220。其中,加热壶200将中药熬煮完成后,顶推结构130推动出药结构220以打开出药口210,使熬药腔内的药液通过走液通道后在开止阀120流出。
[0031]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了出药口210和进液口110,出药口210处设置有用于控制药液流出的出药结构220,进液口110设置有用于顶起出药结构220的顶推结构130,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还设置有熬药腔和开止阀120,顶推结构130推动出药结构220以打开出药口210,使熬药腔内的药液从开止阀120流出,保证最终药液清洁,省时省力,安全性好,实用性好。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加热壶200可以采用如图1至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1至图3,加热壶200包括壶体201、壶盖202以及滤筒204,壶体201可拆卸连接在基座100上,壶体201底部设置有贯穿的出药口210,壶盖202盖设在壶体201上,壶盖202与壶体201一同构成封闭的熬药腔,壶盖202在熬药腔内还设有固定环203,滤筒204设置在熬药腔内,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顶端具有进液口,且内部设有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走液通道,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与所述走液通道连通的开止阀;所述进液口中设有顶推结构;加热壶,具有熬药腔,所述加热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进液口适配连通的出药口,且在所述出药口处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出药口开合的出药结构;其中,所述加热壶将中药熬煮完成后,所述顶推结构推动所述出药结构以打开所述出药口,使所述熬药腔内的药液通过所述走液通道后在所述开止阀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壶包括壶体、壶盖以及滤筒,所述壶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壶体底部设置有贯穿的出药口,所述壶盖盖设在所述壶体上,所述壶盖与所述壶体一同构成封闭的熬药腔,所述壶盖在所述熬药腔内还设有固定环,所述滤筒设置在所述熬药腔内,所述滤筒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环配合用于将所述滤筒与所述壶盖连接;其中,所述出药口设有多个,所述出药口均匀设置在所述壶体底部中心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加热药液的加热模块,所述壶体壶壁上还设有把手,所述壶体壶壁上还与所述把手对称设置有壶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离药渣的中药熬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结构包括挡板、弹簧杆以及弹片组,所述挡板盖设在所述出药口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旭徐红俊贲莹张忠霞张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