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EPB开关的怀挡操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25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EPB开关的怀挡操纵器,包括手柄和操纵器本体,手柄内腔设有操纵杆,操纵杆一端伸入操纵器本体配合连接,手柄外端部轴向设有兼具EPB和P功能的按键,手柄内腔设有手柄PCBA,操纵器本体上设有与车身线束连接的主插接端口,手柄PCBA上设有三组开关触点,P功能按键内端设有与三组开关触点相适应的接触部,当用户无动作时,三组开关触点断开,当按压按键时,三组开关触点同时导通,其中一组开关与触点实现P功能逻辑电路连接,另外两组开关与触点实现EPB功能逻辑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P按键功能基础上集成了EPB开关功能,且在怀挡操纵器只有蓄电池电的情况下,EPB可正常输出。EPB可正常输出。EPB可正常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EPB开关的怀挡操纵器


[0001]本技术涉及怀挡操纵器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EPB开关的怀挡操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以及传统动力车辆换挡变速操控系统电子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使用了电子换挡操纵器。电子换挡操纵器一般有挡杆式、旋钮式、按键式、怀挡式等多种形式,汽车EPB开关一般是采用一颗双路检测开关或者两颗组合的方式实现,做成独立的EPB开关盒,在车辆上单独安装。
[0003]申请号为CN201810779806.3的专利提出了《集P档开关和EPB开关于一体的集成开关、控制方法及车辆》,其中,集成开关包括开关状态监测模块和输出模块;开关状态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输出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硬线或CAN网络与汽车控制器连接;开关状态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集成开关的状态,并根据集成开关的状态触发P档信号或EPB信号;输出模块用于生成P档信号或EPB信号,并通过硬线信号或CAN网络信号向汽车控制器输出P档信号或EPB信号,使汽车控制器根据P档信号或EPB信号控制对应的设备动作。该技术方案是将传统EPB开关信号转换为MCU可采集的信号,再由MCU转换为网络信号或硬线信号输出,其采用的是常开常闭式的双路检测开关(尺寸大,怀档杆空间有限,无法布置),且EPB的输出需要MCU一直保持在工作状态、即怀挡操纵器通电后才可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使怀挡操纵器在不改变现有EPB开关工作原理的情况下,同时实现P挡和EPB功能,并且当怀挡操纵器的MCU没有工作时、EPB功能仍然可以使用,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EPB开关的怀挡操纵器。
[0005]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EPB开关的怀挡操纵器,包括手柄和操纵器本体,手柄内腔通过固定支架连接有操纵杆,操纵杆一端伸入操纵器本体配合连接、实现前后及上下换挡功能操作,手柄外端部轴向设有P功能按键,固定支架上设有支撑定位套、支撑定位套上连接有带开关触点的手柄PCBA,P功能按键的内端通过按压开关触点实现P功能按键的信号传输,手柄PCBA通过线束与设在操纵器本体内的主PCBA相连接,操纵器本体上设有与车身线束连接的主插接端口,其特征在于:
[0006]P功能按键兼具EPB按键功能,手柄PCBA上设有三组开关触点,P功能按键内端设有与三组开关触点相适应的接触部,当用户无动作时,三组开关触点断开,当按压按键时,三组开关触点同时导通,其中一组开关触点通过线束与主PCBA上的P功能逻辑电路相连接,另外两组开关触点通过线束与主PCBA上的EPB功能逻辑电路相连接、且有四路硬线输出通过怀挡操纵器主插接端口与车身线束连通。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组开关触点采用硅胶按键或微动开关,分别为第一开关触点、第二开关触点和第三开关触点,四路硬线输出分别为第一硬线输出、第二硬线输出、第三硬线输出和第四硬线输出,
[0008]第一开关触点的一端连接第二硬线输出、另一端连接第三硬线输出,还包括与第一开关触点并联的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朝向第二硬线输出一侧单向导通;
[0009]第二开关触点的一端连接第一硬线输出、另一端通过第三二极管连接第四硬线输出,第三二极管朝向第二开关触点一侧单向导通,还包括与第二开关触点并联的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串联,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硬线输出连接、集电极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朝向第四硬线输出一侧单向导通;
[0010]第三开关触点的一端连接地线,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与蓄电池电连接,还包括与第三开关触点并联的第三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第三开关触点和第一电阻之间、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与怀挡操纵器内部供单片机工作的工作电压相连接、且与单片机采集端口并联;
[0011]还包括连接于第一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之间的第二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EPB功能逻辑电路替换为微型继电器,微型继电器安装于主PCBA上。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三组开关触点采用硅胶按键或微动开关,分别为第一开关触点、第二开关触点和第三开关触点,四路硬线输出分别为第一硬线输出、第二硬线输出、第三硬线输出和第四硬线输出,微型继电器具有六个触点,其中:触点三和触点六为公共端、触点二和触点七为常闭触点、触点四和触点五为常开触点,脚一是供电正极、脚八为供电负极,第一开关触点、第二开关触点并联,并联电路的一端与微型继电器的负极并联、并连接至地线,另一端连接PMOS管的栅极,PMOS管的漏极与微型继电器的供电正极相连接,PMOS管的源极连接蓄电池电,PMOS管栅极与源极的两端并联有串接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微型继电器的触点三与第一硬线输出相连接,微型继电器的触点六与第二硬线输出相连接;从第三硬线输出分出两根线,其中一根通过第四二极管连接微型继电器的触点七,另一根连接微型继电器的触点五,第四二极管朝向微型继电器的触点七一侧单向导通;
[0014]从第四硬线输出分出两根线,其中一根通过第五二极管连接微型继电器的触点二、第五二极管朝向第四硬线输出一侧单向导通,另一根通过第六二极管连接微型继电器的触点四,第六二极管朝向微型继电器的触点四一侧单向导通,第三开关触点的一端连接地线,另一端通过第五电阻与怀挡操纵器内部供单片机工作的工作电压相连接、且与单片机采集端口并联。
[00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保持怀挡操纵器的原有功能、原有外观造型的基础上集成了EPB开关功能,节省了EPB开关盒的结构空间、结构件成本及单独EPB开关的线束、插件成本,简化了整体装配工作。通过在怀挡操纵器杆部按键板上设置三组开关触点、采集驾驶员的按压信号,经主PCBA上的逻辑电路模拟或微型继电器实现EPB开关的功能;在怀挡操纵器MCU工作时,同时可以实现怀挡操纵器上P按键的原有功能,驾驶员的操作也更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手柄相关连接件的分解安装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按键与开关触点的结构图,其中:图(a)中采用硅胶按键A,图(b)中采用微动开关B。
[0020]图5是本技术的P功能和EPB功能的逻辑电路图。
[0021]图6是本技术采用微型继电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是在现有怀挡操纵器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主要改进在于,在手柄PCBA上增加开关触点,按键内端设置相适应的接触部,并在主PCBA上设置与EBP功能相适应的逻辑电路或微型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EPB开关的怀挡操纵器,包括手柄和操纵器本体,手柄内腔通过固定支架连接有操纵杆,操纵杆一端伸入操纵器本体配合连接、实现前后及上下换挡功能操作,手柄外端部轴向设有P功能按键,固定支架上设有支撑定位套、支撑定位套上连接有带开关触点的手柄PCBA,P功能按键的内端通过按压开关触点实现P功能按键的信号传输,手柄PCBA通过线束与设在操纵器本体内的主PCBA相连接,操纵器本体上设有与车身线束连接的主插接端口,其特征在于:P功能按键兼具EPB按键功能,手柄PCBA上设有三组开关触点,P功能按键内端设有与三组开关触点相适应的接触部,当用户无动作时,三组开关触点断开,当按压按键时,三组开关触点同时导通,其中一组开关触点通过线束与主PCBA上的P功能逻辑电路相连接,另外两组开关触点通过线束与主PCBA上的EPB功能逻辑电路相连接、且有四路硬线输出通过怀挡操纵器主插接端口与外接的车身线束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EPB开关的怀挡操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开关触点采用硅胶按键或微动开关,分别为第一开关触点、第二开关触点和第三开关触点,四路硬线输出分别为第一硬线输出、第二硬线输出、第三硬线输出和第四硬线输出,第一开关触点的一端连接第二硬线输出、另一端连接第三硬线输出,还包括与第一开关触点并联的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朝向第二硬线输出一侧单向导通;第二开关触点的一端连接第一硬线输出、另一端通过第三二极管连接第四硬线输出,第三二极管朝向第二开关触点一侧单向导通,还包括与第二开关触点并联的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串联,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硬线输出连接、集电极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朝向第四硬线输出一侧单向导通;第三开关触点的一端连接地线,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与蓄电池电连接,还包括与第三开关触点并联的第三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第三开关触点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沿华冯靖王远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达峰汽车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