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20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包括波导片和EC片,所述波导片与EC片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还包括:近眼侧玻璃,所述近眼侧玻璃位于所述波导片的近眼侧,所述近眼侧玻璃与所述波导片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框胶,所述框胶被填充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全部或者部分周缘处和/或所述第二间隙的全部或者部分周缘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波导片与EC片贴合,可通过改变EC片的透过率,从而改变波导片的环境光强,提供光波导显像对比度;解决了波导片在室外环境光较强时,显像对比度减低,看不清楚图像的光学痛点,并且波导片与EC片之间存在间隙,防止影响光路传播和影响成像。影响成像。影响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致变色镜片
,具体涉及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这种效应具有调制范围大、可连续变化、有存储记忆功能、功耗小等优点,因此利用此效应研制开发显示器件、汽车后视镜、建筑玻璃等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现有的电致变色镜片包括波导片和EC片,波导片和EC片贴合时,之间没有间距,容易影响光路传播,会影响成像。
[0003]基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将波导片与EC片贴合,可通过改变EC片的透过率,从而改变波导片的环境光强,提供光波导显像对比度;解决了波导片在室外环境光较强时,显像对比度减低,看不清楚图像的光学痛点,并且波导片与EC片之间存在间隙,防止影响光路传播和影响成像。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包括波导片和EC片,所述波导片与EC片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还包括:
[0007]近眼侧玻璃,所述近眼侧玻璃位于所述波导片的近眼侧,所述近眼侧玻璃与所述波导片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0008]框胶,所述框胶被填充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全部或者部分周缘处和/或所述第二间隙的全部或者部分周缘处;
[0009]AR膜,所述AR膜贴合于或者镀膜于所述近眼侧玻璃的至少一侧外表面。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间距均为10至1000微米。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胶为UV胶水、OCA光学胶或亚克力胶中的其中一种。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胶内置若干支撑物,所述支撑物为玻璃纤维、树脂纤维、玻璃微珠或树脂微珠中的其中一种或为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R膜蒸镀或溅镀镀膜于所述近眼侧玻璃的至少一侧外表面。
[0014]本技术还包括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包括波导片和EC片,所述波导片
与EC片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还包括:
[0015]近眼侧玻璃,所述近眼侧玻璃位于所述波导片的近眼侧,所述近眼侧玻璃与所述波导片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0016]框胶,所述框胶被填充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全部或者部分周缘处和/或所述第二间隙的全部或者部分周缘处;
[0017]AR膜和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位于所述EC片的远离所述波导片的一侧,所述AR膜贴合于或者镀膜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远眼侧外表面、所述近眼侧玻璃的近眼侧外表面、所述近眼侧玻璃的远眼侧外表面、所述EC片的近眼侧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外表面。
[00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间距均为10至1000微米。
[001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胶为UV胶水、OCA光学胶或亚克力胶中的其中一种。
[002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胶内置若干支撑物,所述支撑物为玻璃纤维、树脂纤维、玻璃微珠或树脂微珠中的其中一种或为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002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AR膜蒸镀或溅镀镀膜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远眼侧外表面、所述近眼侧玻璃的近眼侧外表面、所述近眼侧玻璃的远眼侧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外表面。
[002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将波导片与EC片贴合,可通过改变EC片的透过率,从而改变波导片的环境光强,提供光波导显像对比度;解决了波导片在室外环境光较强时,显像对比度减低,看不清楚图像的光学痛点,并且波导片与EC片之间存在间隙,防止影响光路传播和影响成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6]特别地,图1示出的各膜厚、层厚的相对关系仅为示意,不构成实际示例。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包括波导片1和EC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片1与EC片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3,所述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还包括:
[0029]近眼侧玻璃4,所述近眼侧玻璃4位于所述波导片1的近眼侧,所述近眼侧玻璃4与所述波导片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5;
[0030]框胶6,所述框胶6被填充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3的全部或者部分周缘处和/或所述第二间隙5的全部或者部分周缘处;
[0031]AR膜7,所述AR膜7贴合于或者镀膜于所述近眼侧玻璃4的至少一侧外表面。以减少入眼图像出现重影的现象。
[0032]本技术将波导片1与EC片2贴合,可通过改变EC片2的透过率,从而改变波导片1的环境光强,提供光波导显像对比度;解决了波导片1在室外环境光较强时,显像对比度减低,看不清楚图像的光学痛点,并且波导片1与EC片2之间存在间隙,防止影响光路传播和影响成像。
[0033]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3和第二间隙5的间距均为10至1000微米。
[0034]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胶6为UV胶水、OCA光学胶或亚克力胶中的其中一种。
[0035]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胶6内置若干支撑物9,所述支撑物9为玻璃纤维、树脂纤维、玻璃微珠或树脂微珠中的其中一种或为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本技术通过在框胶6内设置有若干支撑物9,保证框胶6的四周高度一致,从而保证了相邻两个镜片(即波导片1与EC片2,波导片1与近眼侧玻璃4)相对平行。
[0036]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R膜7蒸镀或溅镀镀膜于所述近眼侧玻璃4的至少一侧外表面。
[0037]实施例2:
[0038]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包括波导片1和EC片2,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包括波导片(1)和EC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片(1)与EC片(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3),所述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还包括:近眼侧玻璃(4),所述近眼侧玻璃(4)位于所述波导片(1)的近眼侧,所述近眼侧玻璃(4)与所述波导片(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5);框胶(6),所述框胶(6)被填充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3)的全部或者部分周缘处和/或所述第二间隙(5)的全部或者部分周缘处;AR膜(7),所述AR膜(7)贴合于或者镀膜于所述近眼侧玻璃(4)的至少一侧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3)和第二间隙(5)的间距均为10至100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胶(6)为UV胶水、OCA光学胶或亚克力胶中的其中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胶(6)内置若干支撑物(9),所述支撑物(9)为玻璃纤维、树脂纤维、玻璃微珠或树脂微珠中的其中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AR膜(7)蒸镀或溅镀镀膜于所述近眼侧玻璃(4)的至少一侧外表面。6.一种EC片和波导片贴合模组,包括波导片(1)和EC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片(1)与EC片(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3),所述EC片和波导片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伯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