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20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内窥镜,该电子内窥镜包括显示器和手柄;手柄包括手柄外壳、PCB主板、陀螺仪和微处理器/控制器;其中,陀螺仪和微处理器/控制器相连且设置于PCB主板上,PCB主板设置于手柄外壳内;旋转或敲击手柄,微处理器/控制器通过陀螺仪产生内窥镜控制信号,并显示于显示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去除了电子内窥镜手柄上的传统按键,在操作更加便捷、器械更加美观的同时,减少了按键老化带来的操作问题和按键缝隙带来的清洗灭菌残留。问题和按键缝隙带来的清洗灭菌残留。问题和按键缝隙带来的清洗灭菌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内窥镜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腹腔内窥镜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医疗器械,用于观察人体腹腔情况,是进行腹腔微创手术的必要仪器。目前包括两类产品,一种是传统的光纤内窥镜,利用光纤进行图像传输;另一种是电子内窥镜,通过镜头前端的微型图像传感器,将信号经图像处理器处理后呈现在显示屏上,具备更好的色彩还原和更高的分辨率。一般的电子内窥镜需要配合光源/摄像系统等其他设备一起使用,此前已设计生产出一体式电子内窥镜,将内窥镜、光源和摄像系统集成,体积更小,使用更加方便,只需搭载显示系统即可使用。
[0003]如图1所示,目前的一体式电子内窥镜通过手柄1上的按键2进行界面操作和参数控制,但由于电子内窥镜属于和患者人体接触的医疗器械,每次使用后需要清洗灭菌。清洗灭菌过程会接触到清洗剂/氧化剂/紫外线等老化因子,当达到一定的次数后,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按键就会出现老化现象,其灵敏度降低,甚至还会开裂。另外按键处不可避免地会有接缝,这种细小的缝隙可能会残留细菌或污渍,从而影响清洗灭菌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内窥镜,解决目前电子内窥镜手柄按键的老化和按键处的清洗灭菌问题。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电子内窥镜,该电子内窥镜包括显示器和手柄;手柄包括手柄外壳、PCB主板、陀螺仪和微处理器/控制器;其中,陀螺仪和微处理器/控制器相连且设置于PCB主板上,PCB主板设置于手柄外壳内;
[0007]旋转或敲击手柄,微处理器/控制器通过陀螺仪产生内窥镜控制信号,并显示于显示器上。
[0008]进一步的,该电子内窥镜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控制器相连且设置于PCB主板上;
[0009]当使用者握住手柄时,温度传感器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器激活陀螺仪。
[0010]进一步的,该电子内窥镜还包括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控制器相连且设置于PCB主板上;
[0011]当使用者靠近手柄时,电容传感器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器激活陀螺仪。
[0012]进一步的,该电子内窥镜还包括内窥镜镜体,内窥镜镜体设置于手柄一端。
[0013]进一步的,该电子内窥镜还包括电缆,电缆连接手柄和显示器。
[0014]进一步的,电缆包括视频线和电源线,视频线连接手柄和显示器,电源线连接手柄和电源。
[0015]进一步的,视频线连接微处理器/控制器和显示器。
[0016]进一步的,手柄外壳内固定有手柄前支架和手柄后支架,PCB主板固定在手柄前支架和手柄后支架上。
[0017]相比于按键控制的传统手柄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采用手势识别,更加便捷;
[0019]2、去除了橡胶或者硅胶按键,避免了长期清洗灭菌造成的按键老化失灵;
[0020]3、手柄无按键,没有缝隙,避免了细菌或脏污匿藏,提高器械的清洗灭菌有效性,同时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电子内窥镜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电子内窥镜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电子内窥镜手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电子内窥镜原理框图。
[0025]图中:1

手柄,11

手柄外壳,12

手柄前支架,13

手柄后支架,14

PCB主板,15

温度传感器,16

陀螺仪,17

微处理器/控制器,2

按键,3

内窥镜镜体,4

电缆,41

视频线,42

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本技术通过在手柄内部加装陀螺仪,从而更加方便地操作内窥镜,还可以去除手柄表面的按键模组,使整个内窥镜的前端和手柄部分完全一体化,表面没有缝隙,大大提高清洗灭菌的有效性和耐受性,使其具备更长的使用寿命,也更加美观。
[0028]本技术的电子内窥镜,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显示器和手柄1;手柄1包括手柄外壳11、PCB主板14、陀螺仪16和微处理器/控制器17;其中,陀螺仪16和微处理器/控制器17相连且设置于PCB主板14上,PCB主板14设置于手柄外壳11内;旋转或敲击手柄1,陀螺仪16感知手柄状态,微处理器/控制器17通过陀螺仪16产生内窥镜控制信号,并显示于显示器上。
[0029]进一步的,该电子内窥镜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5与微处理器/控制器17相连且设置于PCB主板14上;当使用者握住手柄1时,温度传感器15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器17激活陀螺仪16。其中,陀螺仪16用于识别角度变化和微小震动,温度传感器15用于识别手柄1表面温度。当内窥镜未连接电源或温度传感器15未收集到温度数据时,陀螺仪16处于休眠状态,手势识别系统关闭;当内窥镜连接电源,并且使用者握住手柄1部分时,温度传感器15收集到人体温度数据,陀螺仪16进入激活状态,开启手势识别系统。
[0030]可通过左旋手柄/右旋手柄/指尖连续敲击三种手势来进行操控,详见下表。
[0031][0032]本方案中用于激活陀螺仪以及开启手势识别系统的温度传感器,也可以用电容传感器替代。电容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控制器17相连且同样设置于PCB主板14上;当使用者靠近手柄1时,电容传感器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器17激活陀螺仪16。
[0033]进一步的,该电子内窥镜还包括内窥镜镜体3,内窥镜镜体3设置于手柄1一端,用于采集图像并传输给微处理器/控制器17。该电子内窥镜还包括电缆4,电缆4连接手柄1和显示器。其中,电缆4包括视频线41和电源线42,视频线41连接手柄1和显示器,电源线42连接手柄1和电源。视频线41连接微处理器/控制器17,将微处理器/控制器17处理的图像和产生的内窥镜控制信号显示于显示器上。
[0034]进一步的,手柄外壳11内固定有手柄前支架12和手柄后支架13,PCB主板14固定在手柄前支架12和手柄后支架13上。
[0035]本实施例的电子内窥镜制作步骤包括:第一步、在手柄中加装MPU6050型陀螺仪和LM75BIMX

5型温度传感器;第二步、进行编程和烧录,获得手势识别功能;第三步:获得手势识别一体式电子内窥镜。
[0036]综上所述,技术通过在电子内窥镜手柄内置温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来实现手势识别功能,从而去除了传统按键模组,在操作更加便捷、器械更加美观的同时,减少了按键老化带来的操作问题和按键缝隙带来的清洗灭菌残留。本技术的电子内窥镜可以应用于各类医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内窥镜包括显示器和手柄;手柄包括手柄外壳、PCB主板、陀螺仪和微处理器/控制器;其中,陀螺仪和微处理器/控制器相连且设置于PCB主板上,PCB主板设置于手柄外壳内;旋转或敲击手柄,微处理器/控制器通过陀螺仪产生内窥镜控制信号,并显示于显示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内窥镜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控制器相连且设置于PCB主板上;当使用者握住手柄时,温度传感器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器激活陀螺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内窥镜还包括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控制器相连且设置于PCB主板上;当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卓外上海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