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17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油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主体和导出管,所述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驱动器,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控温板,且控温板右侧连接有控制管,所述控温板外部包覆有阻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废水吸管,连接器的内部贯穿有废水吸管,且主体右侧设置有侧箱体,侧箱体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开设有螺纹杆,使用者启动装置时第三驱动器带动螺纹杆进行升降运动的同时带动废水吸管进行升降运动,使得过滤出的水通过废水吸管输出,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回收
,具体是一种含油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今,随着工业的发展迅速,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污水,各种污水的性质和物质组成有很大差异,需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后网收利用,常见的含油废水是较为常见的,也是较为典型的。
[0003]现有的含油废水回收装置并不能高效去油,也不具备去除废水中淤泥等大颗粒杂质的功能,如中国专利CN106554102A现有的油水分离通常采用气浮技术,气浮技术主要有溶气气浮和涡凹气浮两种,这两种分离工艺均为敞开式分离。敞开式分离存在分离时间长、分离效率低以及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另外,敞开式分离会导致大量轻烃挥发,污染周边大气环境,同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含油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含油废水回收装置并不能高效去油,也不具备去除废水中淤泥等大颗粒杂质的功能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含油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含油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主体和导出管,所述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驱动器,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控温板,且控温板右侧连接有控制管,所述控温板外部包覆有阻隔层,所述主体上方内部开设有进液口,且进液口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器,且第二驱动器下方设置有垫片,且垫片的下方连接有长杆,且长杆的下方设置有搅拌叶,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右侧安装有顶板,且顶板下方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器,且连接器的内部贯穿有废水吸管,所述主体右侧设置有侧箱体,且侧箱体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开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上方末端设置有第三驱动器,所述导出管位于主体的下方,所述导出管左侧表面安装有第四驱动器,且第四驱动器左侧设置有旋转杆,且旋转杆外侧包裹有螺旋叶,所述主体前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两侧设置有活动轴,且活动轴外侧设置有把手,所述主体下方设置有支脚。
[0007]优选的,所述主体通过阻隔层与控温板构成包覆状结构,且控温板形状与主体侧壁形状相符。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器通过长杆与搅拌叶构成旋转结构,且长杆与主体顶部构成垂直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废水吸管通过连接器与连接杆构成卡合结构,且连接器通过连接杆与顶板构成固定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通过滑槽与侧箱体构成活动结构,且第三驱动器与螺纹杆构
成旋转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第四驱动器与旋转杆构成旋转结构,且导出管与旋转杆构成包覆状结构。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废水吸管,连接器的内部贯穿有废水吸管,且主体右侧设置有侧箱体,侧箱体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开设有螺纹杆,使用者启动装置时第三驱动器带动螺纹杆进行升降运动的同时带动废水吸管进行升降运动,使得过滤出的水通过废水吸管输出,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旋转杆,当第四驱动器作业时带动旋转杆进行旋转运动,包覆在旋转杆外侧的螺旋叶也跟着旋转杆进行转动,在废水中加入沉淀剂,对含油废水进行混合沉淀,沉淀下来的泥浆等大颗粒沉淀物通过旋转的螺旋叶通过导出管排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主体;2、第一驱动器;3、控制管;4、控温板;5、阻隔层;6、进液口;7、第二驱动器;8、垫片;9、长杆;10、搅拌叶;11、连接杆;12、连接器;13、废水吸管;14、顶板;15、第三驱动器;16、螺纹杆;17、滑槽;18、导出管;19、第四驱动器;20、旋转杆;21、螺旋叶;22、固定块;23、活动轴;24、把手;25、支脚;26、侧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含油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主体1和导出管18,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驱动器2,主体1内部设置有控温板4,且控温板4右侧连接有控制管3,控温板4外部包覆有阻隔层5,主体1上方内部开设有进液口6,且进液口6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器7,且第二驱动器7下方设置有垫片8,且垫片8的下方连接有长杆9,且长杆9的下方设置有搅拌叶10,第二驱动器7的右侧安装有顶板14,且顶板14下方设置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器12,且连接器12的内部贯穿有废水吸管13,主体1右侧设置有侧箱体26,且侧箱体26内部开设有滑槽17,且滑槽17内部开设有螺纹杆16,且螺纹杆16上方末端设置有第三驱动器15,导出管18位于主体1的下方,导出管18左侧表面安装有第四驱动器19,且
第四驱动器19左侧设置有旋转杆20,且旋转杆20外侧包裹有螺旋叶21,主体1前侧设置有固定块22,且固定块22两侧设置有活动轴23,且活动轴23外侧设置有把手24,主体1下方设置有支脚25。
[0023]废水吸管13通过连接器12与连接杆11构成卡合结构,且连接器12通过连接杆11与顶板14构成固定结构,连接器12的内部贯穿有废水吸管13,且主体1右侧设置有侧箱体26,侧箱体26内部开设有滑槽17,且滑槽17内部开设有螺纹杆16,使用者启动装置时第三驱动器15带动螺纹杆16进行升降运动的同时带动废水吸管13进行升降运动,使得过滤出的水通过废水吸管13输出,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4]第四驱动器19与旋转杆20构成旋转结构,且导出管18与旋转杆20构成包覆状结构,第四驱动器19作业时带动旋转杆20进行旋转运动,包覆在旋转杆20外侧的螺旋叶21也跟着旋转杆20进行转动,在废水中加入沉淀剂,对含油废水进行混合沉淀,沉淀下来的泥浆等大颗粒沉淀物通过旋转的螺旋叶21通过导出管18排出。
[0025]工作原理,本装置设置有废水吸管13,废水吸管13通过连接器12与连接杆11相互卡合,连接器12的内部贯穿有废水吸管13,且主体1右侧设置有侧箱体26,侧箱体26内部开设有滑槽17,且滑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主体(1)和导出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驱动器(2),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有控温板(4),且控温板(4)右侧连接有控制管(3),所述控温板(4)外部包覆有阻隔层(5),所述主体(1)上方内部开设有进液口(6),且进液口(6)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器(7),且第二驱动器(7)下方设置有垫片(8),且垫片(8)的下方连接有长杆(9),且长杆(9)的下方设置有搅拌叶(10),所述第二驱动器(7)的右侧安装有顶板(14),且顶板(14)下方设置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器(12),且连接器(12)的内部贯穿有废水吸管(13),所述主体(1)右侧设置有侧箱体(26),且侧箱体(26)内部开设有滑槽(17),且滑槽(17)内部开设有螺纹杆(16),且螺纹杆(16)上方末端设置有第三驱动器(15),所述导出管(18)位于主体(1)的下方,所述导出管(18)左侧表面安装有第四驱动器(19),且第四驱动器(19)左侧设置有旋转杆(20),且旋转杆(20)外侧包裹有螺旋叶(21),所述主体(1)前侧设置有固定块(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芳魏绍康冯岩朱家成
申请(专利权)人:永城开控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