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09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定位治具,利用夹持组件的压合部和承载部对被定位件进行夹持,而后利用锁合部对压合部与承载部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保证被定位件可以稳定的固定于夹持组件上。由此,一方面,将压合部和锁合部转动平面配置为相互垂直,保证压合部进行压合操作后,锁合部通过与压合部的接触即可有效地对其进行锁定,避免压合部轻易张开。同时,简化了夹持组件对被定位件的夹持操作。另一方面,通过载台上定位槽和料槽相对位置的布置,进一步保证被定位件在料槽和第一夹持面上的高度相同,以使被定位件可以沿着载台平直地展开,以减少甚至避免其发生弯折或出现表面不平。同时,还能控制被定位件在载台上的长度。还能控制被定位件在载台上的长度。还能控制被定位件在载台上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治具。

技术介绍

[0002]工件在加工前的定位工序,可以保证工件不会在加工中随意跑动,从而保证加工精度。尤其对于柔性材质的工件而言,更容易在受到外力时被拉扯或出现表面不平。此类工件,对其进行有效地定位就显得更加重要。如何保证工件的有效定位,防止其在在加工中产生形变,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治具,利用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分别夹持在被定位件的两侧,以保证被定位件的结构形态稳定。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定位治具包括:
[0005]载台,包括连通的料槽以及定位槽;
[0006]夹持组件,包括承载部、压合部和锁合部,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夹持面,所述压合部与所述承载部转动连接且所述压合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夹持面平行,所述压合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面相对的第二夹持面,所述锁合部与所述承载部转动连接,且所述锁合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夹持面垂直,所述压合部处于压合位置时,所述锁合部卡设于所述压合部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治具包括:载台(4),包括连通的料槽(41)以及定位槽(42);夹持组件,包括承载部(3)、压合部(1)和锁合部(2),所述承载部(3)包括第一夹持面(31),所述压合部(1)与所述承载部(3)转动连接且所述压合部(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夹持面(31)平行,所述压合部(1)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面(31)相对的第二夹持面(11),所述锁合部(2)与所述承载部(3)转动连接,且所述锁合部(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夹持面(31)垂直,所述压合部(1)处于压合位置时,所述锁合部(2)卡设于所述压合部(1)的顶部和/或侧部;所述夹持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定位槽(42)且所述第一夹持面(31)与所述料槽(41)底部持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1)还包括:第一U形槽(12),朝所述压合部(1)的侧向;所述锁合部(2)包括摆臂(21),所述摆臂(21)可转动地卡设于所述第一U形槽(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21)开设与所述第一U形槽(12)对应的第二U形槽(211),所述第二U形槽(211)的开口与所述第一U形槽(12)的开口相互错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1)还包括相互远离的第一连接侧(13)和摆动侧(14),所述第一U形槽(12)位于所述摆动侧(14);所述摆臂(21)具有连接端(212)和操作端(213);所述承载部(3)包括相互远离的第二连接侧(32)和第三连接侧(33),所述第二连接侧(32)与所述第一连接侧(13)铰接,所述连接端(212)与所述第三连接侧(33)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1)包括卡勾(15),所述卡勾(15)弯曲形成所述第一U形槽(12);所述承载部(3)包括位于所述第三连接侧(33)的第一避让槽(34)和第二避让槽(35),所述第一避让槽(34)和所述第二避让槽(35)相交;所述压合部(1)处于压合位置时,所述卡勾(15)位于所述第一避让槽(34)内并且所述第一U形槽(12)与所述第二避让槽(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豪杨金飞冯磊宁伊博徐波薛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