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01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其茶叶在杀菌装置内的进出料方便运输,效率高,提高可靠性;包括底座、轴板、传输电机、转轴、皮带辊、皮带、支架、杀菌箱、螺杆架、升降电机、螺杆、螺板、密封板、滑架、底板和控制器,底座顶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轴板底端相连接,横对应侧两组轴板内端上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支架顶端与杀菌箱底端相连接,底板经支架连接设置在皮带内侧上部,杀菌箱顶端与升降电机底端相连接,升降电机输出端与螺杆顶端相连接,螺杆外壁与螺板内壁螺装连接,螺板前后端分别与一组密封板内端上部相连接,杀菌箱前后侧分别连接有一组滑架,密封板在滑架内滑动连接,杀菌箱左侧设置有控制器。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0003]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紫外线或者高温的方式进行杀菌加工,一般紫外线或者高温杀菌设备采用箱式,在将茶叶置入以后,合闭密封完成杀菌,但茶叶的取放工艺困难,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叶在杀菌装置内的进出料方便运输,效率高,提高可靠性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
[0005]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包括底座、轴板、传输电机、转轴、皮带辊、皮带、支架、杀菌箱、螺杆架、升降电机、螺杆、螺板、密封板、滑架、底板和控制器,底座顶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轴板底端相连接,横对应侧两组轴板内端上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外壁与皮带辊内壁相连接,左前侧轴板外端与传输电机内端相连接,传输电机输出端与转轴左端相连接,皮带张紧套接在两组皮带辊外侧,底座顶端中部与支架底端相连接,支架顶端与杀菌箱底端相连接,底板经支架连接设置在皮带内侧上部,杀菌箱顶端与升降电机底端相连接,升降电机输出端与螺杆顶端相连接,螺杆外壁与螺板内壁螺装连接,螺板前后端分别与一组密封板内端上部相连接,杀菌箱前后侧分别连接有一组滑架,密封板在滑架内滑动连接,杀菌箱左侧设置有控制器。
[0006]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还包括注油嘴,螺板顶端前侧设置有注油嘴,注油嘴输出端与螺板内壁相连通。
[0007]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还包括注油帽,注油嘴外侧可拆卸安装有注油帽。
[0008]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还包括密封接触垫,底板顶端与密封接触垫底端相连接。
[0009]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还包括报警灯,控制器顶部输出端与报警灯输入端相连接。
[0010]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还包括急停按钮,控制器外端前下侧输入端与急停按钮输出端相连接。
[0011]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所述底座、轴板和支架均为硬质钢合金材质,且表面涂漆。
[0012]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所述底座底端与地面相连接固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茶叶由皮带顶端前侧放入,操作控制器使传输电机运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皮带辊在轴板约束下转动,使皮带转动上侧后移,将部分茶叶送至杀菌箱内侧时,升降电机运行使螺杆转动,螺杆通过与螺板螺装配合使密封板在滑架约束下下滑,直至与底板作用顶紧,使杀菌箱密封,然后杀菌箱即可运行杀菌,之后密封板再打开向后运输,茶叶在杀菌装置内的进出料方便运输,效率高,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轴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图1的前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图1的左视图;
[0017]附图中标记:1、底座;2、轴板;3、传输电机;4、转轴;5、皮带辊;6、皮带;7、支架;8、杀菌箱;9、螺杆架;10、升降电机;11、螺杆;12、螺板;13、密封板;14、滑架;15、底板;16、控制器;17、注油嘴;18、注油帽;19、密封接触垫;20、报警灯;21、急停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包括底座1、轴板2、传输电机3、转轴4、皮带辊5、皮带6、支架7、杀菌箱8、螺杆架9、升降电机10、螺杆11、螺板12、密封板13、滑架14、底板15和控制器16,底座1顶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轴板2底端相连接,横对应侧两组轴板2内端上部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外壁与皮带辊5内壁相连接,左前侧轴板2外端与传输电机3内端相连接,传输电机3输出端与转轴4左端相连接,皮带6张紧套接在两组皮带辊5外侧,底座1顶端中部与支架7底端相连接,支架7顶端与杀菌箱8底端相连接,底板15经支架7连接设置在皮带6内侧上部,杀菌箱8顶端与升降电机10底端相连接,升降电机10输出端与螺杆11顶端相连接,螺杆11外壁与螺板12内壁螺装连接,螺板12前后端分别与一组密封板13内端上部相连接,杀菌箱8前后侧分别连接有一组滑架14,密封板13在滑架14内滑动连接,杀菌箱8左侧设置有控制器16;将茶叶由皮带6顶端前侧放入,操作控制器16使传输电机3运行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带动皮带辊5在轴板2约束下转动,使皮带6转动上侧后移,将部分茶叶送至杀菌箱8内侧时,升降电机10运行使螺杆11转动,螺杆11通过与螺板12螺装配合使密封板13在滑架14约束下下滑,直至与底板15作用顶紧,使杀菌箱8密封,然后杀菌箱8即可运行杀菌,之后密封板13再打开向后运输,茶叶在杀菌装置内的进出料方便运输,效率高,提高可靠性。
[0020]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还包括注油嘴17,螺板12顶端前侧设置有注油嘴17,注油嘴17输出端与螺板12内壁相连通;经注油嘴17可向螺板12和螺杆11连接处注油润滑,方便保养。
[0021]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还包括注油帽18,注油嘴17外侧可拆卸安装有注油帽18;安装注油帽18后可对注油嘴17外部进行封闭防尘,提高可靠性。
[0022]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还包括密封接触垫19,底板15顶端与密封接触垫19底端相连接;在合闭密封板13时,密封板13可以经密封接触垫19与底板15接触,避免磕碰划伤,提高可靠性


[0023]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还包括报警灯20,控制器16顶部输出端与报警灯20输入端相连接;经报警灯20可进行设备故障或者其他异常报警,提高可靠性。
[0024]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还包括急停按钮21,控制器16外端前下侧输入端与急停按钮21输出端相连接;经按压急停按钮21可使设备紧急停止,避免意外,提高安全性。
[0025]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所述底座1、轴板2和支架7均为硬质钢合金材质,且表面涂漆;增加底座1、轴板2和支架7的本体刚性,不易变形断裂损坏,提高可靠性。
[0026]本技术的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所述底座1底端与地面相连接固定;避免设备发生偏移滑动等,提高稳定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生产用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轴板(2)、传输电机(3)、转轴(4)、皮带辊(5)、皮带(6)、支架(7)、杀菌箱(8)、螺杆架(9)、升降电机(10)、螺杆(11)、螺板(12)、密封板(13)、滑架(14)、底板(15)和控制器(16),底座(1)顶端四个角侧分别与一组轴板(2)底端相连接,横对应侧两组轴板(2)内端上部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外壁与皮带辊(5)内壁相连接,左前侧轴板(2)外端与传输电机(3)内端相连接,传输电机(3)输出端与转轴(4)左端相连接,皮带(6)张紧套接在两组皮带辊(5)外侧,底座(1)顶端中部与支架(7)底端相连接,支架(7)顶端与杀菌箱(8)底端相连接,底板(15)经支架(7)连接设置在皮带(6)内侧上部,杀菌箱(8)顶端与升降电机(10)底端相连接,升降电机(10)输出端与螺杆(11)顶端相连接,螺杆(11)外壁与螺板(12)内壁螺装连接,螺板(12)前后端分别与一组密封板(13)内端上部相连接,杀菌箱(8)前后侧分别连接有一组滑架(14),密封板(13)在滑架(14)内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蓝妃玫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