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件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904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插接件及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插接件包括连接段、与连接段固定连接的插接段以及设于插接段的限位条,连接段呈扁平状设置,且连接段远离插接段的一端设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有连接槽,限位条自插接段的外侧面向外突伸,插接段呈圆柱状设置并能够构成插针部或插孔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接件通过在一端设置带有连接槽的连接段,使得连接段能够通过连接槽直接与设备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电性连接,一方面提高了插接件与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取消了线缆,降低了成本;通过在插接件的另一端构成插针部或插孔部,实现了插接件的便捷连接。接件的便捷连接。接件的便捷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接件及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插接件及连接器,属于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通讯、工业控制、电力、医疗等几乎所有的电子电力用电行业。连接器通常包括导电件和套设在导电件外侧的胶芯,导电件的一端与外部线缆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设备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连接,以对设备进行供电或传输数据,胶芯套设在导电件外侧并与设备连接,一方面提高连接器与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密封导电件和设备之间的间隙。
[0003]然而,导电件与线缆进行连接,增加了导电件与线缆之间的接触位点,使得接触电阻增大,甚至导致接触不良,不利于电流或信号的传输,同时,现有的导电件与线缆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连接方式较为复杂。
[0004]有鉴于此,确有提出一种插接件及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接件及连接器,以解决现有导电件在与线缆连接时接触电阻较大,接触不稳定且连接方式较为复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包括连接段、与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的插接段以及设于所述插接段的限位条,所述连接段呈扁平状设置,且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插接段的一端设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有连接槽,所述限位条自所述插接段的外侧面向外突伸,所述插接段呈圆柱状设置并能够构成插针部或插孔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段为插针部,所述插接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插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也呈圆柱状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插针部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圆锥台状设置,以过渡连接所述插针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设于所述插针部的外壁面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面上设有若干个凸块,该若干个凸块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面均匀分布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插针部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沿所述插针部的轴心线贯穿所述插针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段为插孔部,所述限位条设于所述插孔部的外壁面且靠近所述连接段设置,所述插孔部包括插接孔和抵接件,所述插接孔沿所述插孔部的轴心线贯穿所述插孔部,所述抵接件收容在所述插接孔内并与所述插接孔的内壁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部的内侧壁上还设有朝向所述插接孔的轴心线突伸的若干个突起,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华陆凯民王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瀚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