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86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包括侧围、底布,侧围和底布围成仅顶面开口的中空结构。该水囊除可以从开口进水,还可以从侧围同步进水,大大提高水囊的进水效率。大大提高水囊的进水效率。大大提高水囊的进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


[0001]本技术属于救生船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

技术介绍

[0002]当飞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遇险,飞机着水后,机组人员需抛出救生船启动,然后撤离飞机,并进行生存待救。现有的救生船中,水囊均由聚氨酯胶布制成,只能从水囊上开设的小口进水,进水时间较长。可能造成救生船初步启动时,水囊提供的抗倾覆力矩不足,救生船倾覆的现象。即使救生船装有扶正把手,扶正救生船也会消耗遇险人员体力;另外,受到聚氨酯材料厚度及柔韧度的限制,现有的水囊不利于救生船的折叠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
[0005]技术技术解决方案
[0006]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包括侧围、底布,侧围和底布围成仅顶面开口的中空结构。
[0007]优选的,侧围顶面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能够粘接在船底。
[0008]优选的,侧围和底布围成的结构外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
[0009]优选的,底布位于底面,采用透水率低材料制成。
[0010]优选的,侧围采用透水布料制成。
[0011]优选的,透水布料包括锦丝平纹绸、防灼棉丝绸。
[0012]优选的,侧围由四片相接,底布为长方形,与底布的短边连接的侧围的两片顶面中部具有向下凹陷的开口。
[0013]优选的,底布采用聚氨酯胶布制成,如115聚氨酯胶布、131聚氨酯胶布等。
[0014]本技术的优点:该水囊除了可以从开口进水外,从锦丝平纹绸材料的水囊围布也可以同步进水,大大提高水囊的进水效率,可以有效缩短救生船达到最大抗倾覆能力的时间。该水囊主体材料轻薄柔软,有效减轻了水囊的重量,且利于救生船的折叠包装;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的正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的侧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的透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粘接在救生船底上后入水状态示意图。
[0019]其中,1

侧围、2

底布、3

开口、4

连接片、5

船底、6

水囊、7

浮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21]如图所示,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包括侧围1、底布2,侧围1和底布2围成仅顶面开口的中空结构,侧围构成水囊侧面,底布2构成水囊底面。侧围1顶面连接有连接片4,连接片4能够粘接在船底5。侧围1和底布2围成的结构外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侧围1由四片相接,底布2为长方形,与底布2的短边连接的侧围1的两片顶面中部具有向下凹陷的开口
[0022]本技术在材料选择上,侧围1选用透水布料制成,如锦丝平纹绸、防灼棉丝绸等,水囊既可通过开口进水,也可以通过绸面进水,快速达到满载状态,为救生船提供最大抗倾覆力矩。底布2采用聚氨酯胶布材料,透水性低,可以保证水囊6的兜水能力。结构上采用梯形式设计,粘接在救生船的船底5,当救生船有倾覆倾向,水囊6露出水面时,可以降低漏水速度,有效保证了救生船的抗倾覆能力。
[0023]本技术相比现有水囊,大部分材料轻薄柔软,易于收纳包装。
[0024]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技术的意图也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1)、底布(2),侧围(1)和底布(2)围成仅顶面开口的中空结构;侧围(1)采用透水布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其特征在于,侧围(1)顶面连接有连接片(4),连接片(4)能够粘接在船底(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进水的救生船水囊,其特征在于,侧围(1)和底布(2)围成的结构外形呈上小下大的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峰代绍晓陈杨柳张鹏方媛刘瑞祥梁伟成胥国成周华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