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岩溶地下水气压力检测的设备,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能够伸入土岩层内的护管,所述护管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小孔;用于对所述土岩层内的水气压力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上端与数据记录仪连接;连接在所述护管底部的底部密封结构,所述传感器的下端伸入所述护管内;连接在所述护管顶部的顶部密封结构,所述顶部密封结构和所述底部密封结构能够将所述护管的上下两端进行密封,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申请不仅检测方便,且检测成本低、密封性好,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更加准确可靠。更加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岩溶地下水气压力检测的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岩溶地下水气压力检测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岩溶塌陷为突发性灾害,目前其监测预警仍是世界难题,其主要原因是对塌陷的机理认识不够深入,对岩溶塌陷发生的主要触发因素一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一直以来沿用地下水位监测方法。事实上,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在岩溶塌陷发生前后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应用监测周期较长、地下水位与大气压连通的地下水位监测数据解释岩溶塌陷的机理、过程,并进行预警预报是勉为其难。岩溶裂隙或管道系统中地下水气压力变化监测新技术,可真实且充分反映岩溶管道裂隙系统中地下水气压力的变化信息,较好地解释了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的突变过程及原因,对岩溶塌陷的监测、预警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0003]现有技术中,使用高频采样、自动记录的渗压计,能够有效地记录了塌陷模型岩溶空腔中水气压力变化与塌陷坑的形成关系,从而对岩溶管道裂隙系统中地下水气压力进行严格地记录,但是该方法存在有3个致命的缺点:(1)传感器在分层回填透水介质时须拔出套管,此过程中传感器极易损坏、失效;(2)传感器一旦失效或出现故障,不仅无法回收传感器,该监测井也宣告报废;(3)传感器在监测工作完成后无法回收,导致损失大,监测成本高。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密封性好、成本低且检测方便的地下水气压力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岩溶地下水气压力检测的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岩溶地下水气压力检测的设备,包括:
[0008]能够伸入土岩层内的护管,所述护管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小孔;
[0009]用于对所述土岩层内的水气压力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上端与数据记录仪连接;
[0010]连接在所述护管底部的底部密封结构,所述传感器的下端伸入所述护管内;
[0011]连接在所述护管顶部的顶部密封结构,所述顶部密封结构和所述底部密封结构能够将所述护管的上下两端进行密封,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密封结构包括:
[0013]螺纹连接在所述护管底部的底座;
[0014]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压缩弹簧;
[0015]连接在所述压缩弹簧上端的梯形块;
[0016]套设在所述梯形块外侧的底部密封组件,所述底部密封组件能够抵持在所述护管的锥孔内壁上。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密封组件包括:
[0018]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梯形块均滑动配合的环片;
[0019]套设在所述环片外侧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能够抵持在所述护管的锥孔内壁上;
[0020]环形分布在所述底座内的若干个滑块;
[0021]环形连接在所述环片底部的若干个拉杆,所述拉杆与相应的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槽口和位于若干个所述第一槽口之间的第二槽口。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抵持在所述梯形块和所述第二槽口的底部之间,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相应的所述第一槽口内。
[0024]更进一步地,所述环片的外侧开设有限制槽,所述密封环连接在所述限制槽内。
[0025]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密封结构包括:
[0026]连接在所述护管的上端与所述土岩层之间的密封塞,所述传感器的下端穿过所述密封塞并伸入所述护管内;
[0027]套设在所述密封塞下端外周上的环形气囊;
[0028]环形安装在所述密封塞下端外侧的若干个弹性密封件,若干个弹性密封件均抵持在所述护管的内壁上。
[0029]更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密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感器的线缆与所述护管的间隙内的补芯密封接头以及与所述环形气囊相连接的加气管。
[0030]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密封件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所述密封塞上。
[0031]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塞包括一体连接的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所述上密封部设置在所述土岩层内,所述下密封部连接在所述上密封部的下端,所述环形气囊和所述弹性密封件均连接在所述下密封部上。
[0032]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是:
[0033]1.本申请中设有底部密封结构和顶部密封结构,能够对护管进行充分密封,从而提高土岩层内部的密封性,使得传感器检测更加准确。
[0034]2.本申请中的传感器更换和回收方便可靠,从而更加节省成本。
[0035]3.本申请中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能够适用于岩溶地下水气压力检测,使得对岩溶塌陷的监测、预警具有更加重要的科学意义。
附图说明
[003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37]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39]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40]图4为图3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41]附图标记:
[0042]附图标记列表:土岩层1、护管2、传感器3、底部密封结构4、底座41、第一槽口411、第二槽口412、滑块42、环片43、限制槽431、拉杆432、密封环44、梯形块45、压缩弹簧46、顶部
密封结构5、密封塞51、补芯密封接头52、环形气囊53、弹性密封件54、加气管55、固定螺栓56。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0044]需要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004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46]岩溶塌陷为突发性灾害,目前其监测预警仍是世界难题,其主要原因是对塌陷的机理认识不够深入,对岩溶塌陷发生的主要触发因素一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一直以来沿用地下水位监测方法。事实上,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在岩溶塌陷发生前后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应用监测周期较长、地下水位与大气压连通的地下水位监测数据解释岩溶塌陷的机理、过程,并进行预警预报是勉为其难。岩溶裂隙或管道系统中地下水气压力变化监测新技术,可真实且充分反映岩溶管道裂隙系统中地下水气压力的变化信息,较好地解释了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的突变过程及原因,对岩溶塌陷的监测、预警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0047]岩溶管道裂隙系统中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岩溶地下水气压力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伸入土岩层(1)内的护管(2),所述护管(2)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小孔;用于对所述土岩层(1)内的水气压力进行检测的传感器(3),所述传感器(3)的上端与数据记录仪连接;连接在所述护管(2)底部的底部密封结构(4),所述传感器(3)的下端伸入所述护管(2)内;连接在所述护管(2)顶部的顶部密封结构(5),所述顶部密封结构(5)和所述底部密封结构(4)能够将所述护管(2)的上下两端进行密封,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岩溶地下水气压力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密封结构(4)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护管(2)底部的底座(41);设置在所述底座(41)内的压缩弹簧(46);连接在所述压缩弹簧(46)上端的梯形块(45);套设在所述梯形块(45)外侧的底部密封组件,所述底部密封组件能够抵持在所述护管(2)的锥孔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岩溶地下水气压力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密封组件包括:与所述底座(41)和所述梯形块(45)均滑动配合的环片(43);套设在所述环片(43)外侧的密封环(44),所述密封环(44)能够抵持在所述护管(2)的锥孔内壁上;环形分布在所述底座(41)内的若干个滑块(42);环形连接在所述环片(43)底部的若干个拉杆(432),所述拉杆(432)与相应的所述滑块(4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岩溶地下水气压力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槽口(411)和位于若干个所述第一槽口(411)之间的第二槽口(412)。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龙,丁琛,高杨,孙佳琪,王书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