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或农肥辅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459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农药或农肥辅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农药助剂领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糖脂3~40重量份、卵磷脂0.5~5重量份、生育酚0.2~2.5重量份、助悬剂0.2~2重量份、溶剂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药或农肥辅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助剂
,具体涉及一种减少农药和肥料用量的农药或农肥辅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农药利用率一般意义上是指单位面积内沉积在靶标上的农药量占所使用农药总量的比例,也就是沉积率。农药从药箱到作物叶片这段距离造成的雾滴蒸发、飘移等约占25%,雾滴与作物叶片碰撞时,弹跳、破碎、飞溅、流失等界面传递约造成35%的剂量损失,39.8%只是雾滴停留叶片上的量,药液从叶片进入作物、杂草、虫体还有复杂的吸收、转运过程,吸收转运损失带来的消耗目前无法测算只能通过试验室估测。科学家以氯虫苯甲酰胺为例,消灭一条甜菜夜蛾,药液浓度需0.5微克/克。假如一亩菜地有2000头甜菜夜蛾,每头重2克。理论上氯虫苯甲酰胺只要2毫克/亩,而目前实际使用中氯虫苯甲酰胺用量2克/亩,高出理论1000倍,甚至还远远大于这个用量,只有不足0.03%的农药能起到杀虫作用。
[0004]201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动农作物化肥用量持续下降、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40.2%,农药利用率为40.6%,但这依然是沉积率,只是狭义的利用率,而不是广义上的利用率,实际农药利用率只提高了0.7%。
[0005]生物糖脂通常包括鼠李糖脂、槐糖脂、海藻糖脂等,鼠李糖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阴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油、水两亲性,可以降低水表面张力,以疏水基通过色散力吸附在蜡质层的表面,亲水基则伸入肥液中形成定向吸附膜取代了疏水的蜡质层,可以改善农药、肥料在蜡质层的润湿状况,使农药、肥料充分铺展,促进农药、营养物质最大限度的被吸收利用。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在温度、PH值及盐度处于极端状况下使用,并且无毒,可以生物降解。槐糖脂是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有很好的乳化性能,具有的分散、润湿、乳化、降低表面张力等性能,由于其从生物来源,可生物降解、耐温、耐高盐、适应PH范围广及对环境友好等特性,可达到部分或完全替代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使用。其独有的植物细胞亲合性,可以改善植物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通透性,是植物表面物质对农药、营养物质吸收最好的改进剂。海藻糖脂具有很强的乳化能力,可以代替化工合成的乳化剂。
[0006]卵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一般包含大豆卵磷脂、氢化卵磷脂、蛋黄卵磷脂、合成磷脂,具有均衡的亲水性和亲脂性双极性特质,有乳化、增稠、稳定、分散、增溶、湿润、润滑等功能。卵磷脂亲水基与农药、肥料亲水分子结合,卵磷脂亲脂基与农药、肥料亲脂分子结合从而形成纳米级的蜂巢状微囊,雾滴喷施到植物叶片后,卵磷脂亲脂性基团能乳化植物表面腊质层,从而使农药分子顺利进入植物细胞膜。当农药、肥料分子穿过含有负电荷的蜡质层后,它还必须穿过细胞壁间的大小在10~100埃的外壁胞间连丝的含水缝隙,最后还必须穿过大小在4埃的原生质膜,到达第一细胞细胞质。细胞膜中含有大量水分,卵磷
脂亲水基能避免植物细胞对农药等的分子排斥。但卵磷脂无法实行细胞之间的跨膜传导,无法将农药分子携带到靶标。
[0007]生育酚根据其疏水性尾部的饱和度及芳香环上甲基的数量和位置分为α

,β

,γ

,δ

生育酚和α

,β

,γ

,δ

三烯生育酚,其中α

生育酚的活性最高。生育酚主要是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合成,它位于叶绿体的囊体膜上,与叶绿素分子的比值约1:24,它在叶绿体膜系统结构上起着一定的稳定作用。生育酚只能在光合生物(植物和光合细菌)中合成,生育酚在抗氧化、植物生长发育、对逆境的响应、光合同化物运输以及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生育酚对植物韧皮部薄壁转移细胞壁的结构形成和正常发育,以及光合产物的正常输送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温和高温情况下,生育酚缺失都会表现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积累症状。
[0008]通常情况下,当施药(肥)方式和施药(肥)场景固定后,通过助剂技术提高农药靶向输送是农药、肥料减量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喷施农药为例,靶向输送准确性提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减少药液漂移和蒸发量;2)增强雾滴在植物上的粘附和保留;3)提高活性成分的耐雨水冲刷性能。4)提高农药、肥料活性成分的渗透和被吸收。5)提高农药、肥料活性成分在植物体内的转运和利用。
[0009]现有桶混助剂存在作用功能单一,主要以有机硅或植物油为主,仅具有抗漂移、抗蒸发、降低表面张力、铺展等功能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功能,通常关注药剂雾化、下沉、吸收或传导等整个作用过程的某一阶段,对于药剂整个过程发挥作用的喷雾助剂产品极少。特别是在逆境条件下,如在阴雨天气、植物无光合作用,或者在高温植物气孔关闭的情况下,喷雾助剂的功能受到限制,甚至产生药害。
[0010]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具有抗飘移强、抗蒸发强、附着性好、促吸收好、促转运好、安全性好的复合型减少农药和肥料用量的辅助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目的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农药和肥料用量的农药或农肥辅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农药或肥料的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光解、氧化、干旱及蒸腾作用造成的流失问题,通过减少雾滴的飘移和蒸发,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增加雾滴的沉积量、附着力。本专利技术依靠卵磷脂、生物糖脂均衡的亲水性和亲脂性双极性特质,将农药、肥料分子迅速包裹,形成纳米状蜂巢型微囊,实现农药或肥料与植物的亲和性,提高难移动元素(钙、磷、硼、硅、硒等)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利用,并具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添加后能够有效减少农药、肥料用量30~70%。
[0013]解决方案
[0014]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药或农肥辅助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糖脂3~40重量份、卵磷脂0.5~5重量份、生育酚0.2~2.5重量份、助悬剂0.2~2重量份、溶剂20

93重量份;所述生物糖脂、卵磷脂、生育酚重量比为(5.5~8)∶1∶(0.3~0.8)。
[0015]进一步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糖脂6~35重量份、卵磷脂0.8~4.8重量份、生育酚0.4~2.4重量份、助悬剂0.2~2重量份、溶剂20~93重量份。
[0016]进一步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糖脂11.2~31.7重量份、卵磷脂1.6~4.4重量份、生育酚1~2.2重量份、助悬剂0.8~1.8重量份、溶剂20~90重量份。
[0017]进一步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糖脂19~27重量份、卵磷脂3.2~3.8重量份、生育酚1.3~1.9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药或农肥辅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糖脂3~40重量份、卵磷脂0.5~5重量份、生育酚0.2~2.5重量份、助悬剂0.2~2重量份、溶剂20

93重量份;所述生物糖脂、卵磷脂、生育酚重量比为(5.5~8)∶1∶(0.3~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或农肥辅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糖脂6~35重量份、卵磷脂0.8~4.8重量份、生育酚0.4~2.4重量份、助悬剂0.2~2重量份、溶剂20~93重量份;可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糖脂11.2~31.7重量份、卵磷脂1.6~4.4重量份、生育酚1~2.2重量份、助悬剂0.8~1.8重量份、溶剂20~90重量份;可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糖脂19~27重量份、卵磷脂3.2~3.8重量份、生育酚1.3~1.9重量份、助悬剂1~1.6重量份、溶剂30~85.6重量份;可选地,所述生物糖脂、卵磷脂、生育酚重量比为(6.5~8)∶1∶(0.45~0.65),可选地为(7~7.5)∶1∶(0.5~0.63),可选地为(7.1~7.4)∶1∶0.5;可选地,所述溶剂为55.8~92.6重量份,可选地为59.9~85.6重量份,可选地为59.9~85.6重量份,可选地为65.7~76.1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药或农肥辅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糖脂选自鼠李糖脂、槐糖脂、海藻糖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生物糖脂中,鼠李糖脂、槐糖脂、海藻糖脂的重量比为1:(4~5):1,可选地为1:(4.3~4.8):1;和/或,所述卵磷脂选自大豆卵磷脂、氢化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卵磷脂中,大豆卵磷脂、氢化卵磷脂的重量比为(0~4.8):(0~4.4),可选地为1:(0.3~4),可选地为1:(0.5~3.4);和/或,所述生育酚为D

生育酚,可选地选自D

α

生育酚、D

α

三烯生育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生育酚中,D

α

生育酚、D

α

三烯生育酚的重量比为1:(0.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何雄奎刘超王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嘉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