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射器天线的子反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54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双反射器天线的子反射器,该子反射器包括:-第一末端,具有第一直径的结,适于耦合到波导的末端;-第二末端,具有大于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凸形反射内表面,设置于第二末端,具有旋转轴;-同轴的外表面,将两个末端连接;-电介质材料,在第一与第二末端之间延伸并且受内表面和外表面限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外表面具有通过如下公式的六阶多项式方程来描述的凸外形:y=ax↑[6]+bx↑[5]+cx↑[4]+dx↑[3]+ex↑[2]+fx+g,其中a不为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反射器天线的子反射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基于2008年1月18日提交的法国专利申请第08 50 301号,通过参考将该法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包括于此并且要 求该法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RF)双反射器天线。这些天线一般包括表现 为旋转曲面的大直径凹形主反射器和处于主反射器的焦点附近的较 小直径的凸形子反射器。对应于两个相反的RF波传播方向,这些天 线在发送器模式中或者在接收器模式中能同样很好的操作。在下文 中根据哪一模式能更好地说明现象,在天线的发送模式中或者在接 收模式中给出描述。应当注意所有论述也同时适用于接收天线和发 送天线。 最初的天线仅有通常为抛物面的单个反射器。射频波导的末端 位于反射器的焦点。波导插入到处于反射器的轴上的开口中,而它 的末端折叠180°以便与反射器相对。在用于照射反射器的波导的折 叠末端处的最大辐射半角为低,在70°的范围中。在反射器与波导的 末端之间的距离应当充分广阔以允许照射反射器的整个表面。对于 这些浅反射器天线,F/D比率在0.36的范围中。就这一比率而言,F 是反射器的焦距(在反射器的顶点与它的焦点之间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反射器天线的子反射器,包括: -第一末端,具有第一直径的结,适于耦合到波导(3)的末端, -第二末端,具有大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 -凸形反射内表面(12),设置于所述第二末端,具有旋转轴(13), -同轴 (13)的外表面(14),将所述两个末端连接, -电介质材料(11),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末端之间延伸并且受所述内表面(12)和所述外表面(13)限制,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14)具有通过如下公式的六阶多项式方程来描述的凸外形:y =ax↑[6]+bx↑[5]+cx↑[4]+dx↑[3]+ex↑[2]+fx+g,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蒂奥A勒巴永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卡特朗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