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导管及去除细血管栓塞物质的导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453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延长导管及去除细血管栓塞物质的导管系统,其中,延长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推送加强丝、推送杆及定位球囊,导管本体内设有用于输送医疗器械的输送通道,导管本体的近端设有与输送通道连通的导入口;推送加强丝沿导管本体的轴向方向设置于导管本体的侧壁上;推送杆的远端与导管本体的近端连接,推送杆的内部设有充盈通道;定位球囊套设于导管本体上并位于靠近导管本体近端的位置处,定位球囊的内腔与充盈通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管本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推送加强丝,使得推送杆在推送导管本体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时不易发生弯曲现象,从而提高延长导管的推送力,便于延长导管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狭小的分支血管。狭小的分支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延长导管及去除细血管栓塞物质的导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延长导管及去除细血管栓塞物质的导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采用经皮穿刺技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技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介入手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0003]通过将导管插入血管中来治疗诸如心脏和血管等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被广泛实践。在介入治疗中,引导导管用于将用于治疗的导管装置(例如,球囊导管、支架输送导管等)引导至病灶。引导导管通过压在血管壁上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支撑导管装置的输送。然而,单独的引导导管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背部支撑,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导管装置无法穿过狭窄处并到达病变处。因此,除了引导导管外,还要使用延长导管来获得额外的背部支撑。然而,当采用现有的延长导管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进行治疗时,由于伸入的路径较长,在推送现有的延长导管时会存在推送力不够的问题,从而导致延长导管无法有效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的指定位置进行治疗。
[0004]还有,在指引导管内腔放置延长导管时,会因延长导管与指引导管内腔配合而存在间隙,从而会导致延长导管相对指引导管滑移,甚至滑脱,不仅延长手术时间,更会对病人造成较大的伤害。
[0005]另外,对于细血管内的栓塞物质,例如脑出血,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采用t
>‑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一种抗凝药)溶栓,可有效地抑制血栓蔓延,加速血栓溶解和血管再通。然而,全身性t

PA治疗会增加脑出血和其他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接受t

PA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的前36小时内更有可能出现症状性脑出血。当t

PA在中风发作后超过3小时使用时,症状性出血的频率会增加。除了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使用t

PA的时间限制外,其他禁忌症包括:如果患者在过去3个月内有过中风或严重的头部外伤,如果患者的收缩压高于185mmHg或舒张压高于110mmHg,如果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以将血压降低到规定限度,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抗凝剂或有出血倾向,和/或如果患者最近接受过侵入性外科手术。因此,只有一小部分选定的中风患者有资格接受t

PA。
[0006]多年来,血管系统各个部位的栓塞物质可以采用机械移除。机械疗法包括捕获和去除凝块、溶解凝块、破坏和抽吸凝块,和/或形成穿过凝块的流动通道。但仍难于彻底清除全部血栓。还有,由于脑部血管较小,且血管分支较多,将捕获和去除凝块或破坏和抽吸凝块的机械装置介入到靶区,是一个难题。就算使用现有的延长导管,将机械介入到栓塞物质处,而由于现有的碎栓部件采用的是金属结构,其在碎栓时容易对血管造成损伤,会对病人造成较大的伤害。
[0007]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保证有足够推送力的延长导管,解决现有中延长导管无法有效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的指定位置进行治疗的问题,以及提供一种具有该延长
导管的去除细血管栓塞物质的导管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有足够推送力的延长导管,解决现有中延长导管无法有效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的指定位置进行治疗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细血管栓塞物质的导管系统,该去除细血管栓塞物质的导管系统具有延长导管,以解决现有中导管无法有效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的指定位置进行治疗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延长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推送加强丝、推送杆及定位球囊,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用于输送医疗器械的输送通道,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设有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的导入口;所述推送加强丝沿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推送杆的远端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连接,所述推送杆的内部设有充盈通道;所述定位球囊套设于所述导管本体上并位于靠近所述导管本体近端的位置处,所述定位球囊的内腔与所述充盈通道连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延长导管通过在导管本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推送加强丝,使得推送杆在推送导管本体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时不易发生弯曲现象,从而提高延长导管的推送力,便于延长导管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解决现有中导管无法有效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的指定位置进行治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延长导管还通过在导管本体的近端设置定位球囊,推送杆内部设有充盈通道,可通过充盈通道对定位球囊进行充盈,使得定位球囊扩张后,定位球囊外壁紧贴指引导管内腔,使得延长导管不易在指引导管内滑移或者滑脱,可以增强延长导管在指引导管中的轴向稳定性,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12]较佳地,所述推送加强丝的近端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连接。较佳地,所述延长导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近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片和多个呈圆弧结构的连接条,多个所述连接条连接在所述连接片的相对两侧,所述推送杆连接所述连接片,各所述连接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管本体的中心轴线相同。
[0013]较佳地,所述延长导管满足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管本体的硬度从所述导管本体近端到远端依次降低;所述推送加强丝的硬度自近端至远端逐渐变小。
[0014]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细血管栓塞物质的导管系统,包括指引导管、导丝及上述的延长导管,所述指引导管内设有指引通道,所述延长导管穿插于所述指引通道内,且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从所述指引通道的远端穿出来,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位于所述指引通道内,所述推送杆的近端位于所述指引通道的近端外侧,所述导入口将所述输送通道与所述指引通道连通,所述定位球囊扩张后抵接于所述指引通道的内壁上,所述导丝可活动地穿过所述指引通道和所述输送通道,所述导丝的远端从所述输送通道的远端暴露出来,且所述导丝的远端设有碎栓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去除细血管栓塞物质的导管系统具有延长导管,延长导管通过在导管本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推送加强丝,使得推送杆在推送导管本体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时不易发生弯曲现象,从而提高延长导管的推送力,便于延长导管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解决现有中导管无法有效进入弯曲、狭小的分支血管的指定位置进行
治疗的问题;由于导管本体的近端位于指引导管的远端,定位球囊扩张后,定位球囊外壁紧贴指引导管的指引通道,定位球囊将指引导管与导管本体之间的间隙封堵,指引通道与输送通道连通,从指引导管近端输入造影剂/药物,造影剂/药物会沿着指引通道流,经导入口进入输送通道进行超选择性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施药;另外,由于输送通道连通指引通道,指引导管近端可以外接抽吸器,使用抽吸器连通输送通道和指引通道抽吸血栓、斑块,可以避免在术中频繁更换介入导管带来的不变,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当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长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用于输送医疗器械的输送通道,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设有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的导入口;推送加强丝,所述推送加强丝沿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侧壁上;推送杆,所述推送杆的远端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连接,所述推送杆的内部设有充盈通道;定位球囊,所述定位球囊套设于所述导管本体上并位于靠近所述导管本体近端的位置处,所述定位球囊的内腔与所述充盈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加强丝的近端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近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片和多个呈圆弧结构的连接条,多个所述连接条连接在所述连接片的相对两侧,所述推送杆连接所述连接片,各所述连接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管本体的中心轴线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导管满足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管本体的硬度从所述导管本体近端到远端依次降低;所述推送加强丝的硬度自近端至远端逐渐变小。5.一种去除细血管栓塞物质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指引导管、导丝及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延长导管,所述指引导管内设有指引通道,所述延长导管穿插于所述指引通道内,且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从所述指引通道的远端穿出来,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位于所述指引通道内,所述推送杆的近端位于所述指引通道的近端外侧,所述导入口将所述输送通道与所述指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生张志军钟观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