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块取出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04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凝血块取出器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凝血块取出器和集成气泵,凝血块取出器由驱动手柄、微型伞状气囊、气路通道、柔性拉杆和外鞘管构成,驱动手柄通过柔性拉杆连接微型伞状气囊,外鞘管包覆柔性拉杆,气路通道从驱动手柄进入,依次穿过驱动手柄、柔性拉杆插入微型伞状气囊内,驱动手柄上设有气动按钮,气动按钮控制气路通道的通断,凝血块取出器械能够气动调节伞状气囊的开口大小,适配不同形状尺寸的凝血块,软硅胶材质,避免对出血处二次损伤、且能对凝血块完整包裹,避免凝血块破损,避免取出时凝血块掉落,操作方便简单。便简单。便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凝血块取出器械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来说,涉及凝血块取出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在消化内科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常见消化道如食道、胃部以及结直肠中出现凝血块的患者,食道中的凝血块位置比较浅,可由医生借由镊子等器械取出,然而当凝血块位置较深,比如出现在结直肠或胃部的时候现有器械往往难以取出。而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取出凝血块对患者身体损伤太大,这里设计了凝血块取出器械,可以通过胃肠镜下取出或推移凝血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描述出的当凝血块位置较深,比如出现在结直肠或胃部的时候现有器械往往难以取出的缺陷。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技术的凝血块取出器械,包括凝血块取出器和集成气泵,凝血块取出器由驱动手柄、微型伞状气囊、气路通道、柔性拉杆和外鞘管构成,驱动手柄通过柔性拉杆连接微型伞状气囊,外鞘管包覆柔性拉杆,气路通道从驱动手柄进入,依次穿过驱动手柄、柔性拉杆插入微型伞状气囊内,驱动手柄上设有气动按钮,气动按钮控制气路通道的通断。
[0008]优选的,柔性拉杆为中空的形状记忆合金制备,且具有弹性。
[0009]优选的,外鞘管的结构为单层密绕弹簧管的结构形式,其外部包裹有塑料外衣。
[0010]优选的,微型伞状气囊包括尖端结构和瓣膜结构,若干个瓣膜结构围绕尖端结构形成一个类似于伞状的结构,材料为软硅胶或者橡胶。
[0011]优选的,驱动手柄的中部设有夹持结构,其尾端设有拉环。
[0012]优选的,夹持结构有两块锥体夹持中杆构成,中杆的截面为水滴型。
[0013]3.有益效果
[0014]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的凝血块取出器械,凝血块取出器械能够气动调节伞状气囊的开口大小,适配不同形状尺寸的凝血块,软硅胶材质,避免对出血处二次损伤、且能对凝血块完整包裹,避免凝血块破损,避免取出时凝血块掉落,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经胃肠镜器械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凝血块取出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经胃肠镜器械通道的驱动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经胃肠镜器械通道的微型伞状气囊的自然收缩状态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经胃肠镜器械通道的微型伞状气囊的通气张开状态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经胃肠镜器械通道的微型伞状气囊的剖面示意图。
[0022]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3]100、凝血块取出器;110、驱动手柄;111、气动按钮;112、夹持结构;113、拉环;120、微型伞状气囊;130、同轴的气路通道;140、柔性拉杆;150、外鞘管;
[0024]200、集成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附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凝血块取出器械,包括凝血块取出器100和集成气泵200,凝血块取出器100由驱动手柄110、微型伞状气囊120、气路通道130、柔性拉杆140和外鞘管150构成,驱动手柄110通过柔性拉杆140连接微型伞状气囊120,外鞘管150包覆柔性拉杆140,气路通道130从驱动手柄110进入,依次穿过驱动手柄110、柔性拉杆140插入微型伞状气囊120内,驱动手柄110上设有气动按钮111,气动按钮111控制气路通道130的通断,本设计的结构,可以通过气动控制伞口张开角度大小,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凝血块。
[0030]本实施例的柔性拉杆140为中空的形状记忆合金制备,且具有弹性,便于使用。
[0031]本实施例的外鞘管150的结构为单层密绕弹簧管的结构形式,其外部包裹有塑料外衣,此设计的结构,可以顺应胃肠镜器械通道形状。
[0032]本实施例的微型伞状气囊120包括尖端结构和瓣膜结构,若干个瓣膜结构围绕尖端结构形成一个类似于伞状的结构,材料为软硅胶或者橡胶。
[0033]本实施例的驱动手柄110的中部设有夹持结构112,其尾端设有拉环113,此设计的结构,便于使用,配合加持结构和拉环113,手动操作转动和拉取的作业形式,稳定牢固。
[0034]本实施例的夹持结构112有两块锥体夹持中杆构成,中杆的截面为水滴型,此设计,提高夹持和握持的稳定度,不容易打滑。
[0035]在消化内科的诊疗过程中,在胃肠镜下观察到凝血块位置,难以采用活检钳抓取出或吸引方式取出时,沿胃肠镜的器械通道插入本技术设计的凝血块取出器械,在胃肠镜下可视控制凝血块取出器械的微型伞状气囊120直接推移凝血块,或者越过凝血块后,通过控制气动按钮111调节微型伞状气囊120的张开角度,拉环113回拉后将凝血块包裹在微型伞状气囊120的伞面下,再次控制气动按钮111实现微型伞状气囊120对凝血块的包裹,此时拉环113再次回拉,柔性拉杆140沿外鞘管150回收,随后凝血块取出器械沿胃肠镜的器械管道向后退出胃肠镜,清洗消毒后重复上述动作可继续取出凝血块。
[00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凝血块取出器械,包括凝血块取出器(100)和集成气泵(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块取出器(100)由驱动手柄(110)、微型伞状气囊(120)、气路通道(130)、柔性拉杆(140)和外鞘管(150)构成,所述驱动手柄(110)通过柔性拉杆(140)连接微型伞状气囊(120),所述外鞘管(150)包覆柔性拉杆(140),所述气路通道(130)从驱动手柄(110)进入,依次穿过驱动手柄(110)、柔性拉杆(140)插入微型伞状气囊(120)内,所述驱动手柄(110)上设有气动按钮(111),所述气动按钮(111)控制气路通道(130)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块取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飞孟科闫斌王子恺彭丽华孙刚张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