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网眼针织面料及服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52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网眼针织面料及服饰。所述新型网眼针织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为双面网眼结构;所述面料主体采用丙纶短纤维纯纺纱、凉感锦纶长丝和异形截面涤纶针织而成。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双面网眼结构,增大织物的透气性。其中的丙纶短纤维纯纺纱所制面主体料具备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和透气性能,且丙纶短纤维面料触感更加细腻柔软,且弹性好。凉感锦纶长丝具有吸湿快干性、热湿舒适性,协同增强面料速干性能,且不会随着洗涤次数而下降。同时,协同采用竹/涤纶纤维混纺纱作为纬纱,增加织物的吸湿导湿能力,可以快速散湿,更有利汗液蒸发。同时,协同导湿性优良的异形截面涤纶纤维,赋予面料具有较好的亲水、速干性能。干性能。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网眼针织面料及服饰


[0001]本技术涉及功能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网眼针织面料及服饰。

技术介绍

[0002]针织面料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产品中,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有的针织面料多采用传统的棉纱针织结构,使得其透气性与速干效果不是很好,均有待提升。
[0003]随着人们对穿着服装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市面上出现了速干面料,传统速干面料多采用吸湿速干整理工艺进行处理。但是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多,针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逐渐下降。
[0004]公告号为CN11241098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吸湿速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技术通过采用物理方式,通过使纤维表面粗糙化、纤维截面异型化、纤维细旦化等方法,增大纤维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强毛细作用,避免使用化学改性:如接枝亲水基团的方式,降低了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不依靠吸湿速干整理来使面料具有透湿性和速干性,提高了面料的耐久性。
[0005]虽然现有设计通过物理改性的方法提高了纤维的吸湿速干性能,赋予面料耐久耐洗的,但随着顾客对面料性能的追求,仅通过纤维物理改性还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面料性能需求。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网眼针织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网眼针织面料及服饰。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9]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网眼针织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为双面网眼结构;
[0010]所述面料主体采用丙纶短纤维纯纺纱、凉感锦纶长丝和异形截面涤纶针织而成。
[0011]结合第一方面,优选地,所述功能面料采用两针道的针盘和两针道的针筒针织形成,并采用六路为一个循环,按照针盘到针筒的排列顺序:
[0012]第1F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和成圈组织;
[0013]第2F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
[0014]第3F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
[0015]第4F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和成圈组织;
[0016]第5F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
[0017]第6F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
[0018]结合第一方面,优选地,所述1F、4F路穿设丙纶短纤维纯纺纱;所述2F、3F路穿设凉感锦纶长丝;所述5F、6F路穿设异形截面涤纶。
[0019]结合第一方面,优选地,所述凉感锦纶长丝采用线密度7.8tex、截面呈十字形的纱线。
[0020]结合第一方面,优选地,所述异形截面涤纶采用线密度8.3tex、截面呈十字形的纱线。
[0021]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服饰,所述服饰由第一方面的新型网眼针织面料制成。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网眼针织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为双面网眼结构;所述面料主体采用丙纶短纤维纯纺纱、凉感锦纶长丝和异形截面涤纶针织而成。
[0024]技术采用了双面网眼结构,增大织物的透气性。第二方面,在现有纱线中创造性的选用特定纱线进行组合,丙纶短纤维纯纺纱所制面主体料具备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和透气性能,且丙纶短纤维面料触感更加细腻柔软,且弹性好。凉感锦纶长丝具有吸湿快干性、热湿舒适性,协同增强面料速干性能,且不会随着洗涤次数而下降。同时,协同采用竹/涤纶纤维混纺纱作为纬纱,增加织物的吸湿导湿能力,可以快速散湿,更有利汗液蒸发。同时,协同导湿性优良的异形截面涤纶纤维,赋予面料具有较好的亲水、速干性能,且亲水、速干效果持久。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6]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网眼针织面料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网眼针织面料的优选结构。
[0029]在本技术中,所述新型网眼针织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为双面网眼结构;所述面料主体采用丙纶短纤维纯纺纱、凉感锦纶长丝和异形截面涤纶针织而成。
[0030]技术采用了双面网眼结构,增大织物的透气性,选择双面网眼结构,利于汗水快速扩散和传导。第二方面,在现有纱线中创造性的选用特定纱线进行组合,丙纶短纤维纯纺纱所制面主体料具备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和透气性能,且丙纶短纤维面料触感更加细腻柔软,且弹性好。凉感锦纶长丝具有吸湿快干性、热湿舒适性,协同增强面料速干性能,且不会随着洗涤次数而下降。同时,协同采用竹/涤纶纤维混纺纱作为纬纱,增加织物的吸湿导湿能力,可以快速散湿,更有利汗液蒸发。同时,协同导湿性优良的异形截面涤纶纤维,赋予面料具有较好的亲水、速干性能,且亲水、速干效果持久。面料整体既轻薄又亲水速干。
[0031]在一种优选实施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料主体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面料主体采用双针道的针盘和双针道的针筒针织形成,并采用6F路为一个循环,按照针盘到针筒的排列顺序:
[0032]第1F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和成圈组织;
[0033]第2F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
[0034]第3F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
[0035]第4F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和成圈组织;
[0036]第5F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
[0037]第6F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
[0038]其中,针盘按BA顺序排列、针筒按AB顺序排。在此面料结构下,面料主体为透气网眼,手感滑爽。
[0039]在具体实施中,所述1F、4F路穿设丙纶短纤维纯纺纱;所述2F、3F路穿设凉感锦纶长丝;所述5F、6F路穿设异形截面涤纶。
[0040]其中,第1、4F穿入丙纶短纤维纯纺纱,作为正面纱和连接纱,且利用其吸湿速干性能和透气性能,使汗水迅速传导到面料的正面并蒸发,再加上纤维的透气性好,手感细腻柔软。第2、3F穿设凉感锦纶长丝,5F、6F路穿设异形截面涤纶;纱线交织点多,作为面料反面,靠近皮肤,非常利于汗水的迅速扩散和传导,保持人体舒爽。
[0041]本申请的丙纶短纤维纯纺纱选购海盐金溢绢纺有限责任公司的市售产品。
[0042]在一种优选实施中,所述凉感锦纶长丝采用线密度7.8tex、截面呈十字形的纱线。结合异截面纺丝结构设计,使凉感锦纶长丝具有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网眼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为双面网眼结构;所述面料主体采用丙纶短纤维纯纺纱、凉感锦纶长丝和异形截面涤纶针织而成;所述面料主体采用两针道的针盘和两针道的针筒针织形成,并采用六路为一个循环,按照针盘到针筒的排列顺序:第1F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和成圈组织;第2F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第3F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第4F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和成圈组织;第5F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希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