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及服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51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及服饰,所述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设复合的防污涂层、防水层和混纺面料层;所述防水层为防水透气环保型聚氨酯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混纺面料上复合防水透气环保型聚氨酯薄膜,有效解决了防水与透气两者不可兼得的难题,赋予产品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吸湿导湿、防水、透气、抗菌、防臭保健等优点,同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防水层与防污涂层的相互结合,赋予面料的防污防水性能,从而大大增加面料的功能和实用性。面料的功能和实用性。面料的功能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及服饰


[0001]本技术涉及服饰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及服饰。

技术介绍

[0002]面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的面料也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人们对于织物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穿着保暖、舒适,而且还需要更多的功能来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
[0003]公告号为CN21530312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局部防水的羊毛衫,包括羊毛衫本体和衣袖,还包括防水袖和护兜,所述防水袖由防水外袖、魔术贴带A、魔术贴带B和防水内袖组成,所述衣袖的下方袖体外侧缝纫有防水外袖,且防水外袖内的衣袖内部缝制有魔术贴带A,所述魔术贴带A的表面粘接有魔术贴带B,在羊毛衫本体的衣袖处设置有防水袖,防水袖的防水外袖在衣袖的外侧包裹进行防水,而防水内袖借助魔术贴带B粘接于衣袖内的魔术贴带A处进行固定,当衣袖的袖口卷起时防水内袖漏处护在衣袖的内表面起到防水作用,当防水内袖破损后可以将其拆卸更换新的袖体,实现了羊毛衫本体两端衣袖处的局部防水。
[0004]现有技术的对衣袖末端的局部改进,无法满足羊毛服饰在雨水或雨雪环境下的防水要求,实用性较低。
[0005]公告号为CN2160192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防雨功能的羊毛衫,在下雨或者下雪时,通过所述拉链打开所述收纳部,将两个所述防水布分别从两个所述收纳部内取出,将所述防水布的一侧固定到所述收纳部内,将所述防水布的另一侧贯穿所述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收纳部外,其次将两个所述第一布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布相粘合,从而使两个所述防水布形成环形,所述防水布遮挡所述羊毛衫主体,进而使两个所述防水布阻挡雨水或者雪水淋湿所述羊毛衫主体,便于所述带防雨功能的羊毛衫在雨水天或者下雪天使用。
[0006]而现有技术方案难以在市场推广,且雨布的设计也复杂了羊毛服饰的制造工艺。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采用层压复合技术,开发了防水系列功能的羊毛面料,目的是提升羊毛面料防水、保形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及服饰。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9]本技术所述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设复合的防污涂层、防水层和混纺面料层;
[0010]所述防水层为防水透气环保型聚氨酯薄膜。
[0011]优选地,所述混纺面料层为羊毛弹性针织面料。
[0012]优选地,所述混纺面料层为羊毛/锦纶混纺纱与MS舒弹丝织造而成。
[0013]优选地,所述羊毛/锦纶混纺纱为14.7tex羊毛/锦纶混纺纱,所述MS舒弹丝为4.44texMS舒弹丝。
[0014]优选地,所述防污涂层为超双疏涂层。
[0015]优选地,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20μm。
[001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服饰,所述服饰包括上述的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服饰由上述的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制成。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的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设复合的防污涂层、防水层和混纺面料层;所述防水层为防水透气环保型聚氨酯薄膜。本技术在混纺面料上复合防水透气环保型聚氨酯薄膜,有效解决了防水与透气两者不可兼得的难题,赋予产品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吸湿导湿、防水、透气、抗菌、防臭保健等优点,同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防水层与防污涂层的相互结合,赋予面料的防污防水性能,从而大大增加面料的功能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的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的层结构图;
[0021]图中:
[0022]10

防污涂层;
[0023]20

防水层;
[0024]30

混纺面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的优选结构。
[0027]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设复合的防污涂层10、防水层20和混纺面料层30。
[0028]在本技术中,所述混纺面料层30为羊毛弹性针织面料,在羊毛弹性针织面料上复合防水透气环保型聚氨酯薄膜,有效解决了防水与透气两者不可兼得的难题,赋予产品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吸湿导湿、防水、透气、抗菌、防臭保健等优点,同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0029]热塑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高张力、高拉力、强韧和耐老化的特性,其弹性佳,质轻,同时还具有高防水性、透气性、防风、防寒、抗菌、防霉、保暖、抗紫外线以及能量释放等许多优异的功能。
[0030]在一种具体实施中,选用无污染、无刺激的环保型胶粘剂进行复合,防水层和混纺面料层的复合温度:60~70℃,固化时间:24h,复合压力为5MPa,复合织物的复合效果较好,耐洗、不起泡、不脱层,且有足够的粘接牢度。
[0031]在一种具体实施中,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20μm。
[0032]在一种优选实施中,所述混纺面料层为羊毛/锦纶混纺纱与MS舒弹丝织造而成。例如,采用单面纬编大圆机将羊毛/锦纶混纺纱与MS舒弹丝交织编织添纱平针组织面料。
[0033]在一种具体实施中,所述羊毛/锦纶混纺纱为14.7tex羊毛/锦纶混纺纱,所述MS舒弹丝为4.44texMS舒弹丝。
[0034]经外观鉴定,织物轻薄,弹性回复性好,布面光洁滑爽,色泽亮丽高雅,有缩绒感,肉弹性好,总体视觉效果丰满、滑糯,体感柔暖。且经过依据GB18401

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B类、GB/T22848

2009《针织成品布》一等品、FZ/T70006

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测试混纺面料的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且性能优异。
[0035]在一种具体实施中,所述防污涂层10为超双疏涂层。超双疏涂层对油和水接触角大于150度,滚动角小于10度,耐受温度使用范围可以在

40℃~80℃之间新型纳米涂层。超双疏涂层可直接采用现有产品,直接均匀的喷涂于防水层的外表面即可,工艺简单。基于超疏水、超疏油,超双疏涂层所形成的表面具有一定的自清洁的优点。
[003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服饰,所述服饰包括上述的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服饰由上述的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制成。
[0037]本实施例所述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及服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设复合的防污涂层、防水层和混纺面料层;所述防水层为防水透气环保型聚氨酯薄膜;所述防污涂层为超双疏涂层;所述混纺面料层为羊毛弹性针织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防水型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面料层为羊毛/锦纶混纺纱与MS舒弹丝织造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希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