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50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流经的气流换热形成换热气流;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风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一半腔体,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架和第二半腔体,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之间,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半腔体和所述第二半腔体之间所形成的蜗腔内。通过减少风机组件的零部件数量,以提高空调室内机的组装效率。空调室内机的组装效率。空调室内机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空调分为壁挂式空调和柜式空调。其中,空调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安装在室内侧,而室外机安装在室外侧。
[0003]现有技术中的室内机安装其安装方式不同,分为立式室内机、壁挂式室内机和吊顶式室内机。其中,吊顶式室内机因其占用室内有效空间较小,被广泛的推广使用。常规技术中的吊顶式室内机(通常称之为风管机),一般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风机、换热器、接水盘和排水泵等部件。
[0004]其中,风机作为吊顶式室内机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驱动室内空气循环进入到吊顶式室内机内。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18154491 U公开了一种吊顶式室内机,其中风机通常包括电机、风扇和蜗壳等部件组成,蜗壳又分为上蜗壳和下蜗壳。电机需要额外通过钣金件制成的电机支架以满足安装要求,风机的零部件数量较多,导致整体组装效率降低。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的技术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流经的气流换热形成换热气流;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风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一半腔体,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架和第二半腔体,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之间,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半腔体和所述第二半腔体之间所形成的蜗腔内;其中,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组件之间;所述风机组件被配置成将所述外壳外部的气流由所述进风口吸入到所述外壳内部并经由所述通风口输送至所述换热器处换热后从所述出风口向外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两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两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和/或,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包边结构,所述第一包边结构贴靠在所述电机的对应端面上;和/或,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包边结构,所述第二包边结构贴靠在所述电机的对应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竖向相对布置,所述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弧形凹槽,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通风孔,所述支撑板与对应侧的所述蜗腔之间形成通风间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坤张荣海张标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