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用光伏储能设备的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逆变器
,具体涉及一种户用光伏储能设备的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户用光伏储能系统高电压、大容量的要求,单体电池常常以串并联的形式形成电池包,电池包再进一步串联或并联使用。然而,在电池系统充放电的使用过程中,每个电池包的老化程度、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等不一致。随着电池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包间的容量容易不一致,最终缩短电池包甚至整个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电池变形、爆炸等安全隐患。在储能领域的一种解决办法是增加额外的包间均衡器进行均衡,通常该均衡器需要高耐压大电流的电力变换器件,成本高昂,且电池系统的旁路控制过程需要改变或暂停已有的工作状态再进行旁路,便捷度较低,且容易出现短路或断路的情况,安全性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户用光伏储能设备的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户用光伏储能设备的电池系统,包括多个相互串联或并联的电池包及具有BMU模块的高压控制盒,所述BMU模块用于检测到某一所述电池包容量较低时向该电池包发出旁路指令,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多个旁路装置,每个所述电池包并联一个所述旁路装置;
[0006]每一个所述电池包包括:
[0007]第一电力传输正极端子和第一电力传输负极端子,该电池包通过所述第一电力传输正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力传输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用光伏储能设备的电池系统,包括多个相互串联或并联的电池包及具有BMU模块的高压控制盒,所述BMU模块用于检测到某一所述电池包容量较低时向该电池包发出旁路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多个旁路装置,每个所述电池包并联一个所述旁路装置;每一个所述电池包包括:第一电力传输正极端子和第一电力传输负极端子,该电池包通过所述第一电力传输正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力传输负极端子与其它的电池包连接;CMU单元,其用于接收所述BMU模块发送的旁路指令;第一控制开关,其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力传输正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力传输负极端子之间,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所述CMU单元电性连接并能够响应所述旁路指令将所述第一电力传输正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力传输负极端子断开;每一个所述旁路装置包括:旁路器控制板,其用于和对应的所述电池包的所述CMU单元相通信;第一支路,其并联于对应的所述电池包的所述第一电力传输正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力传输负极端子之间,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二控制开关和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旁路器控制板电性连接;第二支路,其并联于对应的所述电池包的所述第一电力传输正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力传输负极端子之间,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三控制开关和保险丝,所述第三控制开关和所述旁路器控制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光伏储能设备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上设有第二触点组件,所述第三控制开关上设有第三触点组件;所述第二触点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触点,其用于接收所述旁路器控制板的信号并驱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开合;第二反馈触点,其用于向所述旁路器控制板反馈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开合情况;所述第三触点组件包括:第三驱动触点,其用于接收所述旁路器控制板的信号并驱动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开合;第三反馈触点,其用于向所述旁路器控制板反馈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开合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光伏储能设备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电池包具有和所述CMU单元电连接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子,每一个所述旁路装置具有和所述旁路器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子,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子电连接;所述CMU单元配置为接收到所述BMU模块发送的所述旁路指令后控制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升高,所述旁路器控制器配置为在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子的电平升高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户用光伏储能设备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电池包具有和所述CMU单元电连接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子,每一个所述旁路装置具有和所述旁路器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子电连接;所述旁路器控制器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后控制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子的
电平升高,所述CMU单元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子的电平升高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断开;所述旁路器控制器还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力传输正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力传输负极端子之间的电压值小于或等于目标电压值时控制所述第三控制开关闭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用光伏储能设备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MU单元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BMU模块的并线指令后将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拉低,所述旁路器控制板配置为在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子的电平降低后控制所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并在所述第三开关断开后将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子的电平拉低;所述CMU单元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子的电平降低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所述旁路器控制器还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力传输正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力传输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路,卢盈,吴生闻,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爱士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