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446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属于轮毂检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轮端润滑油油质监测十分麻烦的问题。本申请底座与轮毂壳体之间包围形成了一个油腔,在底座上还开设有与油腔连通的进油环槽,在正常情况下进油环槽内充满润滑油液,本监测系统为成对设置的LED灯和透射光传感器,通过LED灯提供光源,光源透射过润滑油,再透过透光片二被透射光传感器捕捉成像,在相同的光源强度情况下根据润滑油的透光情况来判断油质好坏,这样在轮端直接可以监测到润滑油状态十分方便对润滑油质的监测。的监测。的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轮毂检测
,涉及一种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轮端的轮毂内的润滑油、润滑脂,在经过长时间运行后,会伴有杂质混入,导致润滑介质变得浑浊甚至带有杂质,导致润介质本身的润滑效果变差,进而导致轮毂轴承运行异常甚至失效,若驾驶员没有及时发现,轻则导致车辆异响故障,重则导致车轮运转失灵,车辆失控,后果严重。
[0003]所以为了避免上述的问题产生,往往需要人们定期的对轮端的介质状态进行检查和维护。现有的油润滑轮毂检查方式是通过端盖壳体上的透明视窗观察润滑油状态,如果润滑油发生乳化、严重变质,则需要更换新的润滑油,这种方式需要停车检查,如果驾驶员忘记检查则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降低人为原因导致轮毂的失效,则需要一套实时监控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它所解决的是现有轮端轮毂内的润滑油油质监测十分麻烦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所述轮毂包括端盖壳体、轴头螺母、轴承、隔套和油封,所述端盖壳体上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用于密封的压盖,所述端盖壳体内侧具有油路,所述底座与端盖壳体之间包围形成与油路连通的油腔,所述压盖固定在背离油腔一侧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位于油腔一侧凸出有圆台,所述底座上位于圆台的外侧凸出有环台,圆台与环台之间具有呈环状的且与油腔连通的进油环槽,所述圆台、环台和进油环槽三者均同中心设置,本油质监测系统包括若干成对设置的透射光传感器和LED灯,所述环台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窗口一,每个窗口一处均固定有将窗口一封闭且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透光片一,所述LED灯均位于环台内部且对应每个窗口一处均布置有LED灯,所述圆台的外周面上位于与每个窗口一正对处均开设有窗口二,所述窗口二处均固定有将窗口二封闭且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透光片二,所述透射光传感器均位于圆台内部且对应每个窗口二处均布置有透射光传感器。
[0007]本监测系统的底座与端盖壳体之间包围形成了一个油腔,在底座上还开设有与油腔连通的进油环槽,在正常情况下进油环槽内充满润滑油液,本监测系统还包括成对设置的LED灯和透射光传感器,通过LED灯提供光源,光源透射过润滑油,再透过透光片二被透射光传感器捕捉成像,在相同的光源强度情况下根据润滑油的浊度情况来判断油质好坏,这样在轮端直接可以监测到润滑油状态十分方便对润滑油质的监测。
[0008]本申请的具体监测方式为在油腔一侧的底座上设置环台和圆台,环台内部用于安
装LED灯,圆台内部用于安装透射光传感器,在环台的内壁上嵌设有若干透光片一,在圆台的外周上设置与透光片对应的透光片二,透光片一和透光片二都能将润滑油液隔绝开,保持LED灯和透射光传感器不与润滑油接触,而且LED灯发出的光能透过透光片一并穿射过进油环槽内的油液继而穿过透光片二被透射光传感器捕捉,这样设计十分方便对轮端上的润滑油的油质进行监测。需要注意的是透光传感器包括光学传感器和相应的电路板,能敏感捕捉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此在市场上可以直接采购在此不做过多阐述。
[0009]在上述的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中,所述进油环槽的槽底处位于每对窗口一和窗口二之间开设有窗口三,所述窗口三处固定有将窗口三封闭且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透光片三,所述底座内对应每个窗口三处均布置有折射光传感器。
[0010]本申请在进油环槽的槽底处还设置有透光片三,在底座上布置有折射光传感器,透射光传感器和LED灯是相对设置的用于捕捉透射光,而折射光传感器相当于位于透射光传感器和LED灯之间,能垂直捕捉被折射的光,不同油质的润滑油对光的折射率和透射率均不同,透射光传感器和折射光传感器能从两个角度捕捉LED灯发出的光源进入进油环槽内的润滑油的透射和折射的光,可供更加直观的观察判断油质的情况,这样监测简单且十分直观清晰。折射光传感器是由光学传感器和相应的电路板组成,能敏感捕捉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此在市场上可以直接采购在此不做过多阐述。
[0011]在上述的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中,所述进油环槽侧壁上位于每个窗口一的两侧均凸出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均穿设有电极柱,在油腔内设置有金属盘,所述金属盘的外沿与所有的支撑柱固定,所述支撑柱内部穿设有电极柱,电极柱与所述金属盘电联,在压盖与底座之间布置有PCS电路板检测模块,所述PCS电路板检测模块包括集成电路板和处理器,所述导向与集成电路板电联。
[0012]本申请的进油环槽内在每个窗口一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能将每个窗口一两侧位置遮挡使得从窗口一内的LED灯发出的光能更加集中的穿透润滑油液进入到窗口二内被透射传感器捕捉,这样设计更加清晰直观,方便监测。
[0013]支撑柱的作用不仅仅是能让LED灯的光聚拢,而且支撑柱还用于安装固定金属盘,在金属盘位于油腔内能传导润滑油的温度,而且油腔内的润滑油位高低直接会让金属盘的电容产生变化,从而通过电极柱传导给集成电路板,再反馈给处理器,通过金属盘电极柱直接导电导热来监测润滑油的温度以及油位,这样设计十分方便监测且实用性十分高,而且使得支撑柱一柱两用,结构十分巧妙。
[0014]在上述的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中,所述底座位于压盖所在一侧对应进油环槽处凸出有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上对应每个窗口三处均设置有安装槽三,所述折射光传感器均位于安装槽三内,所述集成电路板位于环形凸部的上方且所述折射光传感器均与集成电路板电联。
[0015]底座上的进油环槽的背部就具有环形凸部,环形凸部上具有单独若干个折射光传感器的安装槽三,每个折射光传感器都单独安装嵌设在安装槽三内且与集成电路板电联,这样在轮毂转动时每个折射光传感器能得到较好的支撑,运行的更加稳定。集成电路板与折射光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都十分短,整体稳定性得到提升。
[0016]在上述的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中,所述底座位于压盖所在一侧对应环台处开设有凹陷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位于每个窗口一的前方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围挡在
窗口一的前方且每个卡块上均设有插槽,所述LED灯插拔连接在插槽内,所有的LED灯均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联。
[0017]在环台的背部处设置有环形槽,在环形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LED灯的卡块,卡块围绕在窗口一的前方,能将窗口一四周包围遮挡,这样LED灯安装在卡块上的插槽内,卡块能起到进一步的聚光的作用,让光源照射更加集中,使得更多光能穿过润滑油被透射光传感器捕捉,让监控效果变得更好,监控更加方便。每个LED灯均具有单独的控制开关,并且通过集成电路板进行控制开关。
[0018]在上述的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中,所述底座上位于压盖所在一侧对应圆台处设有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对应每个窗口二处均开设有卡槽,所述透射光传感器卡设在卡槽内且与窗口二正对,所有的透射光传感器均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所述轮毂(1)包括端盖壳体(3)、轴头螺母(17)、隔套(18)、轴承(19)和油封(2),所述端盖壳体(3)上固定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固定有用于密封的压盖(11),所述端盖壳体(3)内侧具有油路(31),所述底座(12)与端盖壳体(3)之间包围形成与油路(31)连通的油腔(13),所述压盖(11)固定在背离油腔(13)一侧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位于油腔(13)一侧凸出有圆台(14),所述底座(12)上位于圆台(14)的外侧凸出有环台(15),圆台(14)与环台(15)之间具有呈环状的且与油腔(13)连通的进油环槽(16),所述圆台(14)、环台(15)和进油环槽(16)三者均同中心设置,本油质监测系统包括若干成对设置的透射光传感器(4)和LED灯(6),所述环台(15)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窗口一(151),每个窗口一(151)处均固定有将窗口一(151)封闭且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透光片一(152),所述LED灯(6)均位于环台(15)内部且对应每个窗口一(151)处均布置有LED灯(6),所述圆台(14)的外周面上位于与每个窗口一(151)正对处均开设有窗口二(141),所述窗口二(141)处均固定有将窗口二(141)封闭且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透光片二(142),所述透射光传感器(4)均位于圆台(14)内部且对应每个窗口二(141)处均布置有透射光传感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环槽(16)的槽底处位于每对窗口一(151)和窗口二(141)之间开设有窗口三(121),所述窗口三(121)处固定有将窗口三(121)封闭且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透光片三(122),所述底座(12)内对应每个窗口三(121)处均布置有折射光传感器(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润滑油油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环槽(16)侧壁上位于每个窗口一(151)的两侧均凸出有支撑柱(123),所述支撑柱(123)的内部均穿设有电极柱(7),在油腔(13)内设置有金属盘(8),所述金属盘(8)的外沿与所有的支撑柱(123)固定,所述支撑柱(123)内部穿设有电极柱(7),电极柱(7)与所述金属盘(8)电联,在压盖(11)与底座(12)之间布置有PCS电路板检测模块,所述PCS电路板检测模块包括集成电路板(9)和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涛郭凯郭楠
申请(专利权)人:康迈南京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