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444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骤:S1:池塘生态修复;S2:池塘消杀;S3:投放鱼苗;S4:投放虾苗,投放饵料喂养,并捕捞规格以上成品虾;S5:捕捞成品鱼:11月~12月,起捕出售团头鲂、花鲢、鳜鱼。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方法可有效保证池塘水质,克氏原螯虾病害较少,全程不使用抗生素。本方法可使克氏原螯虾产量达到300~500kg/亩,虾苗成活率可保持在60%以上,出虾时间为4~11月份,极大地提高了产量和出虾时长,同时出产的克氏原螯虾肉质甘甜鲜美,无有毒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有毒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有毒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养殖
,具体为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淡水养殖虾类。2019年养殖产量达到200万吨,湖北、安徽、湖南、江苏为养殖大省,其中湖北的养殖产量达到92.5万吨。尽管克氏原螯虾的耐受性较强,但由于养殖水体水质较差,养殖密度过高、饲料投放过多等原因,导致养殖水体水质较差,成品虾规格越养越小,品质越来越差。目前克氏原螯虾养殖普遍使用轮叶黑藻和伊乐藻,两种水草属于冠层型水草,生长迅速,生物量较大,很容易覆盖水面,造成底部缺氧,水质急剧恶化,需要进行收割控制,而且伊乐藻不耐高温,高温季节大量死亡,轮叶黑藻也在秋冬季节凋亡。克氏原螯虾生长受这两种水草的生长周期影响较大。克氏原螯虾成品虾基本在5月底到6月底大量上市,导致价格较低,而其他月份尽管虾价较高,但没有成品虾出售。同时过高的水草高度也影响起捕,也降低了克氏原螯虾的回捕率。/>[0003]团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池塘生态修复:平整池塘,并在池塘内种植常绿沉水植物;S2:池塘消杀:池塘放入进水,并对池塘进行消杀;S3:投放鱼苗:在12月~1月之间投放团头鲂鱼苗,放养密度为50~100尾/亩,规格为20~50g/尾,花鲢50~100尾/亩,规格为100~500g/尾,鳜鱼10~20尾/亩,规格100~300g/尾;S4:投放虾苗,投放饵料喂养,并捕捞规格以上成品虾:分三批投放虾苗,投料喂养,在第一批虾苗投放25~30天以后开始持续捕捞25g以上规格克氏原螯虾上市;S5:捕捞成品鱼:11月~12月,起捕出售团头鲂、花鲢、鳜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种植常绿沉水植物时,池塘水位降低到10~20cm,水草按照50~150株/m2均匀扦插,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80%~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分三批投放虾苗的时间、规格、密度以及为饵料投放量为:2月底~3月份上中旬投放第一批虾苗,虾苗放养密度6000~8000只/亩,规格为2~6g/只,以配合饲料为饵料,日投量为虾苗存塘重量的1%~3%;4月上中旬投放第二批虾苗,虾苗放养密度6000~8000只/亩,规格为3~6g/只,即为80~150只/斤。以配合饲料为饵料,日投量为虾苗存塘重量的4%~5%。5月上中旬投放第三批虾苗,虾苗放养密度6000~8000只/亩,规格为5~8g/只,以配合饲料为饵料,日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伟张秀梅高弋明彭森曾浩谢红陶海峰严海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