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437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该制作半导体元件的方法,其主要先形成一第一栅极结构于基底上,然后进行第一蚀刻制作工艺以于第一栅极结构旁形成一凹槽,进行一离子注入制作工艺以形成一非晶层于凹槽正下方,进行第二蚀刻制作工艺去除该非晶层,再形成一外延层于凹槽内。层于凹槽内。层于凹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申请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1810188894.X,申请日:2018年03月08日,专利技术名称: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半导体元件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于栅极结构旁形成外延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3]为了能增加半导体结构的载流子迁移率,可以选择对于栅极通道施加压缩应力或是伸张应力。举例来说,若需要施加的是压缩应力,现有技术常利用选择性外延成长(selective epitaxial growth,SEG)技术于一硅基底内形成晶格排列与该硅基底相同的外延结构,例如硅锗(silicon germanium,SiGe)外延结构。利用硅锗外延结构的晶格常数(lattice constant)大于该硅基底晶格的特点,对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通道区产生应力,增加通道区的载流子迁移率(carrier mobility),并用于增加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速度。反之,若是N型半导体晶体管则可选择于硅基底内形成硅碳(silicon carb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半导体元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形成一第一栅极结构于一基底上;进行一第一蚀刻制作工艺以于该第一栅极结构旁形成一凹槽;进行一离子注入制作工艺以形成一非晶层于该凹槽正下方;进行一第二蚀刻制作工艺去除该非晶层;以及形成一外延层于该凹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蚀刻制作工艺包含一干蚀刻制作工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离子注入制作工艺所注入的离子是选自由砷、锗以及磷所构成的群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蚀刻制作工艺包含一湿蚀刻制作工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蚀刻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猷颖叶怡良蔡松蒝游峻伟王俞仁吴振林泰言
申请(专利权)人:蓝枪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