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29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车,滑板车包括推杆与踏板,踏板具有分设于自身厚度方向相异两侧的踏面与底面,滑板车还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推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与踏板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与推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与踏板转动连接。滑板车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当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下,踏面朝上,底面朝下;当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推杆与踏板相互收拢,底面位于朝向推杆的一侧。该滑板车结构新颖,折叠后推杆与踏板相互收拢,可以实现折叠自立,方便收纳又不会弄脏其他地方。方便收纳又不会弄脏其他地方。方便收纳又不会弄脏其他地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板车


[0001]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

技术介绍

[0002]滑板车是一种广受儿童欢迎的户外玩具,其小巧轻便,可以携带外出,也可以存放在家中。目前,为了便于搬运和存储,许多滑板车都具有折叠功能,常用的结构是将前方的推杆与下方的踏板设置为枢轴连接,从而不适用时能够将推杆向后翻转,并与踏板的上表面收拢在一起。上述结构的滑板车折叠后,实际只有推杆改变了位置,从“竖直”变为“平躺”,而其底部的踏板仍旧平放于地面上,前后轮一前一后设置,因此折叠后的滑板车也只能平放于地面上,占地面积没有变化,难以达到减小占用空间的目的。如果使用者需要将该折叠后的滑板车竖直摆放,就需要借助外力支撑,且一组车轮会位于上方,容易将墙壁或其他外部支撑弄脏。此外,现有的滑板车折叠后,也不便于人将其拖行或搬运,一方面其缺少人手能够握持的地方,另一方面人的手或衣物也容易被提起的车轮弄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折叠后体积更小且能够自立的滑板车。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所述滑板车包括推杆与踏板,所述踏板具有分设于自身厚度方向相异两侧的踏面与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车还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踏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踏板转动连接;所述滑板车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当所述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踏面朝上,所述底面朝下;当所述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推杆与所述踏板相互收拢,所述底面位于朝向所述推杆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上方,沿所述推杆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推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推杆的转动连接处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踏板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踏板的转动连接处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踏板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底面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推杆绕第一轴心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踏板绕第二轴心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推杆绕第三轴心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踏板绕第四轴心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心线、第二轴心线、第三轴心线、第四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轴心线位于所述第三轴心线的上方,所述第二轴心线位于所述第四轴心线的前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一段与第二段,当所述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浩尤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