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链结接收方法及多链结接收器技术

技术编号:376421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链结接收方法及多链结接收器。所述方法包括:依据预设延迟时间及第i个数据框的第j个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决定第j个数据区段的参考延迟范围;反应于判定第j个数据区段为第i个数据框的N个数据区段中第一个被接收的,以第j个数据区段的参考延迟范围作为指定延迟范围;反应于判定第i个数据框的各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皆位于指定延迟范围中,基于第i个数据框的N个数据区段还原第i个数据框。基此,可简易地达到实现管理多链接传输机制的差异延迟的效果。输机制的差异延迟的效果。输机制的差异延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链结接收方法及多链结接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链结通信机制,且尤其涉及一种多链结接收方法及多链结接收器。

技术介绍

[0002]多链结传输机制除了具有使用较低线速即可传输较大带宽的好处外,也有链结保护(link protection)及负载平衡(load balance)的优势,所以广泛用于通信系统中。
[0003]请参照图1A至图1C,其中图1A是现有的多链结传输机制图,图1B是将数据框划分为数据区段的示意图,图1C是将数据区段以多链结通道传输的示意图。在图1A至图1C中,多链结发送器101与多链结接收器102之间可存在多链结通道103。在一实施例中,假设多链结通道103共包括N个链结通道(N为正整数),则当多链结发送器101欲将某一数据框(以FX表示)发送至多链结接收器102时,可将数据框划分为N个数据区段link_1[X]~link_N[X],再分别通过上述N个链结通道将所述N个数据区段发送至多链结接收器102。
[0004]举例而言,假设多链结发送器101欲将数据框F1发送至多链结接收器102,多链结发送器101可先将数据框F1划分为N个数据区段link_1[1]~link_N[1],再分别通过所述N个链结信道将数据区段link_1[1]~link_N[1]发送至多链结接收器102。同理,当多链结发送器101欲发送数据框F2时,亦可将数据框F2划分为数据区段link_1[2]~link_N[2],再通过所述N个链结信道将数据区段link_1[2]~link_N[2]发送至多链结接收器102。另外,当多链结发送器101欲发送数据框FM时,亦可将数据框FM划分为数据区段link_1[M]~link_N[M],再通过所述N个链结信道将数据区段link_1[M]~link_N[M]发送至多链结接收器102。
[0005]请参照图2,其是依据图1A至图1C绘示的多链结接收机制示意图。在图2中,多链结接收器102可包括接收接口102a、缓冲器102b、重组电路102c及差异延迟管理(differential delay control manage,DDCM)电路102d。一般而言,数据区段link_1[X]~link_N[X]会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抵达接收接口102a,因此数据区段link_1[X]~link_N[X]抵达接收接口102a的时间之间将会存在差异(即俗称的差异延迟)。在此情况下,缓冲器102b可用于暂存数据区段link_1[X]~link_N[X],而重组电路102c及DDCM电路102d可协同运作以将数据区段link_1[X]~link_N[X]组合,以还原数据框FX。
[0006]由上可知,DDCM机制在多链结传输系统中相当重要。然而,由于DDCM机制相当复杂,因此若未能适当地执行DDCM机制,将可能引发额外的延迟及丢包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链结接收方法及多链结接收器,其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链结接收方法,适于一多链结接收器,包括:反应于判定接收属于第i个数据框的第j个数据区段,依据一预设延迟时间及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决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参考延迟范围,其中所
述第i个数据框包括N个数据区段,1≤j≤N,i为索引值,N为正整数;反应于判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为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中第一个被接收的,以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参考延迟范围作为对应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指定延迟范围;反应于判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各所述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皆位于对应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指定延迟范围中,基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还原所述第i个数据框。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链结接收器,包括接收电路及处理电路。接收电路接收属于第i个数据框的第j个数据区段。处理电路耦接接收电路,并经配置以:依据一预设延迟时间及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决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参考延迟范围,其中所述第i个数据框包括N个数据区段,1≤j≤N,i为索引值,N为正整数;反应于判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为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中第一个被接收的,以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参考延迟范围作为对应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指定延迟范围;反应于判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各所述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皆位于对应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指定延迟范围中,基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还原所述第i个数据框。
附图说明
[0010]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11]图1A是现有的多链结传输机制图。
[0012]图1B是将数据框划分为数据区段的示意图。
[0013]图1C是将数据区段以多链结通道传输的示意图。
[0014]图2是依据图1A至图1C绘示的多链结接收机制示意图。
[0015]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绘示的多链结传输系统示意图。
[0016]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绘示的多链结接收方法流程图。
[0017]图5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绘示的应用情境图。
[0018]图6是依据图5绘示的另一应用情境图。
[0019]图7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绘示的多链结接收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0021]请参照图3,其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绘示的多链结传输系统示意图。在图3中,多链结传输系统30例如包括多链结发送器101及多链结接收器310,其中多链结发送器101可通过多链结信道103将划分自数据框的N个数据区段发送至多链结接收器310。在本实施例中,多链结发送器101及多链结通道103的细节可参照先前的说明,于此不另赘述。
[0022]在一实施例中,多链结接收器310包括接收电路312及处理电路314,其中处理电路314耦接于接收电路312。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接收电路312及处理电路314可协同运作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链结接收方法,其细节详述如下。
[0023]请参照图4,其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绘示的多链结接收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由图3的多链结接收器310执行,以下即搭配图3所示的组件说明图4各步骤的细节。此外,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易于理解,以下将另辅以图5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5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绘示的应用情境图。
[0024]首先,在图5情境中,假设多链结发送器101在将第i个数据框划分为N个数据区段之后,通过多链结通道103将第i个数据框的N个数据区段发送至多链结接收器310。为便于说明,以下将N假设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链结接收方法,适于多链结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于判定接收属于第i个数据框的第j个数据区段,依据预设延迟时间及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决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参考延迟范围,其中所述第i个数据框包括N个数据区段,1≤j≤N,i为索引值,N为正整数;反应于判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为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中第一个被接收的,以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所述参考延迟范围作为对应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指定延迟范围;反应于判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各所述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皆位于对应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指定延迟范围中,基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还原所述第i个数据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反应于判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各所述N个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未皆位于对应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指定延迟范围中,忽略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所述参考延迟范围作为对应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指定延迟范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属于第m个数据框的第n个数据区段,其中所述第m个数据框包括N个数据区段,1≤n≤N,m为索引值且m大于i;反应于判定所述第m个数据框的所述第n个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位于对应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指定延迟范围中,忽略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反应于判定所述第m个数据框的所述第n个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未位于对应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指定延迟范围中,依据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及所述第m个数据框的所述第n个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决定所述第m个数据框的所述第n个数据区段的参考延迟范围;反应于判定所述第m个数据框的所述第n个数据区段为所述第m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中第一个被接收的,以所述第m个数据框的所述第n个数据区段的所述参考延迟范围作为对应于所述第m个数据框的指定延迟范围;反应于判定所述第m个数据框的各所述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皆位于对应于所述第m个数据框的所述指定延迟范围中,基于所述第m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还原所述第m个数据框。5.一种多链结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电路,其接收属于第i个数据框的第j个数据区段;处理电路,其耦接所述接收电路,并经配置以:依据预设延迟时间及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决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参考延迟范围,其中所述第i个数据框包括N个数据区段,1≤j≤N,i为索引值,N为正整数;反应于判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为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中第一个被接收的,以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第j个数据区段的所述参考延迟范围作为对应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指定延迟范围;反应于判定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各所述数据区段的接收时间点皆位于对应于所述第i
个数据框的所述指定延迟范围中,基于所述第i个数据框的所述N个数据区段还原所述第i个数据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链结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电路包括:N个指示符产生器,其中所述N个指示符产生器分别对应于所述第i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育民
申请(专利权)人:优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