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418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申请提出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其中,终端设备包括:显示组件,显示组件包括透光盖板;中框,显示组件设置在中框上;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设置在中框上,且第一电路板位于中框上靠近透光盖板的一侧;光感件,光感件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导光件,导光件的上端与透光盖板连接,导光件的下端与第一电路板连接,本申请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导光件的设置,使光感件接收的外部光线仅通过透光盖板及导光件,光信号损失小,有效提升了光传导效率,使整体的光感性能大幅提升,使终端设备保证光感性能的同时能够边框尺寸,利于全面屏的设计。于全面屏的设计。于全面屏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屏类终端朝着全面屏发展,而如何进一步提升屏占比以及缩小边框尺寸,是全面屏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难题,而且,在提升屏占比的同时有效提升器件性能以及提升用户体验度也尤为重要。
[0003]目前智能手机上边框减窄方式主要包括减小屏黑边大小、减小环境光通道尺寸、屏下光感方案等,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窄边框效果,其中屏下光感方案是通过将光感器件放置于屏下,局部辅料挖孔,此种方式受屏本体透过率影响,使光感性能受限无法实现高性能应用,因此如何在保证光感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小边框尺寸,使表现力和性能兼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透光盖板;中框,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中框上;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中框上,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中框上靠近所述透光盖板的一侧;光感件,所述光感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的上端与所述透光盖板连接,所述导光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且所述导光件的下端覆盖所述光感件的感光面,所述导光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光面,其中一个所述导光面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光感件感光面的至少部分分别在所述透光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0007]可选的,所述导光件包括:导光条,所述导光条的上端与所述透光盖板抵接;导光罩,所述导光罩的上端与所述导光条连接,所述导光罩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边缘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密封连接,所述光感件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光感件的感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条一侧。
[0008]可选的,所述导光条包括:第一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的上端与所述透光盖板抵接;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二导光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光部的下端与所述导光罩的上端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导光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光面,其中一个所述导光面在沿背离所述导光罩方向上朝向一侧倾斜,且所述导光面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光感件感光面的至少部分分别在透光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光部包括:第一导光面和第二导光面,所述第一导光面与所述第二导光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光部包括:第三导光面和第四导光面,所述第三导光面和所述第四导光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导光面和所述第一导光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四导光
面和所述第二导光面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导光面、所述第二导光面和所述第三导光面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导光面在沿背离所述导光罩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三导光面一侧倾斜。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导光部位于所述导光罩上且靠近所述中框的边缘处,所述第四导光面位于所述第二导光部上且背离所述中框的边缘处,且所述第四导光面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光感件感光面的至少部分分别在所述透光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0012]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框上,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中框一侧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及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中框的边缘处设置有点胶台,所述透光盖板盖设在所述点胶台上且所述透光盖板盖和所述点胶台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中填充有第一粘接体,所述透光盖板的边缘通过所述第一粘接体与所述中框的边缘密封连接,且所述透光盖板设置有出音孔,所述第一粘接体在所述出音孔处具有第一断口,所述第一粘接体在所述第一断口处形成第一自由端及第二自由端。
[0014]可选的,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透光盖板上靠近所述中框的一侧,所述中框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中填充有第二粘接体,所述中框通过所述第二粘接体与所述显示模组密封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粘接体在所述出音孔处具有第二断口,所述第二粘接体在所述第二断口处形成第三自由端及第四自由端,第三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粘接体在靠近所述第一自由端的第一位置处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一位置不超出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四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粘接体在靠近所述第二自由端的第二位置处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二位置不超出所述第二自由端。
[0016]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及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三容纳腔填充有第三粘接体,所述第三粘接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三自由端、所述第四自由端、所述透光盖板、所述中框及所述显示模组密封连接,以在所述出音孔处形成封闭腔室。
[0017]可选的,所述中框上分别在所述第三自由端及所述第四自由端处设置有贯穿所述中框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显示模组的侧边及所述中框的侧边形成所述第三容纳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显示模组的侧边及所述中框的侧边形成所述第三容纳腔。
[0018]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四粘接体,所述第四粘接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上靠近所述出音孔的一侧,所述第四粘接体位于所述第三自由端与所述第四自由端之间,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三粘接体通过所述第四粘接体密封连接。
[0019]本申请第二方面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加工方法,包括:将光感件焊接在第一电路板上;将所述导光件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导光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光面,使所述导光件的下端覆盖所述光感件的感光面,并使所述导光件上一个所述导光面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光感件感光面的至少部分分别在透光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叠;将所述第一电路板组装在中框上;将所述显示组件组装在所述中框上,并使所述导光件的上端与所述显示组件的透光盖板连接。
[0020]可选的,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模组和透光盖板;所述将所述显示组件组装在中框上包括:将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透光盖板上背离中框一侧;在所述中框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置第二粘接体;在所述透光盖板的边缘与所述中框的边缘之间设置第一粘接体,并使所述第一粘接体在所述透光盖板的出音孔处形成第一自由端及第二自由端;压合所述透光盖板与所述中框,并使所述透光盖板的边缘通过所述第一粘接体与所述中框的边缘密封连接、所述中框通过所述第二粘接体与所述显示模组密封连接;在所述透光盖板与所述中框之间设置第三粘接体,并使所述第三粘接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透光盖板、所述中框、所述显示模组及所述第二粘接体密封连接,以在所述出音孔处形成封闭腔室。
[0021]可选的,所述将显示组件组装在中框上包括:在所述透光盖板的边缘与所述中框的边缘之间设置第一粘接体之前,将所述透光盖板贴合在所述中框上;在所述显示模组上靠近所述出音孔的一侧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透光盖板;中框,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中框上;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中框上,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中框上靠近所述透光盖板的一侧;光感件,所述光感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的上端与所述透光盖板连接,所述导光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且所述导光件的下端覆盖所述光感件的感光面,所述导光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光面,其中一个所述导光面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光感件感光面的至少部分分别在所述透光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包括:导光条,所述导光条的上端与所述透光盖板抵接;导光罩,所述导光罩的上端与所述导光条连接,所述导光罩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边缘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密封连接,所述光感件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光感件的感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条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包括:第一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的上端与所述透光盖板抵接;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二导光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光部的下端与所述导光罩的上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光面,其中一个所述导光面在沿背离所述导光罩方向上朝向一侧倾斜,且所述导光面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光感件感光面的至少部分分别在透光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包括:第一导光面和第二导光面,所述第一导光面与所述第二导光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光部包括:第三导光面和第四导光面,所述第三导光面和所述第四导光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导光面和所述第一导光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四导光面和所述第二导光面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导光面、所述第二导光面和所述第三导光面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导光面在沿背离所述导光罩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三导光面一侧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部位于所述导光罩上且靠近所述中框的边缘处,所述第四导光面位于所述第二导光部上且背离所述中框的边缘处,且所述第四导光面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光感件感光面的至少部分分别在所述透光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框上,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中框一侧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及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边缘处设置有点胶台,所述透光盖板盖设在所述点胶台上且所述透光盖板盖和所述点胶台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纳腔;
所述第一容纳腔中填充有第一粘接体,所述透光盖板的边缘通过所述第一粘接体与所述中框的边缘密封连接,且所述透光盖板设置有出音孔,所述第一粘接体在所述出音孔处具有第一断口,所述第一粘接体在所述第一断口处形成第一自由端及第二自由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透光盖板上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