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极耳电池的集流盘组件及全极耳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18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极耳电池的集流盘组件及全极耳电池,集流盘组件,包括正极集流盘、导电连接柱、绝缘圈及盖板;所述正极极集流盘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正极极集流盘的第一表面与全极耳电池内电芯的正极极端面焊接连接,所述导电连接柱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正极集流盘的第二表面上,所述导电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焊接连接,所述绝缘圈套设在所述盖板上且所述盖板的边缘卡持在所述绝缘圈内,焊接有所述集流盘组件的电芯收容于所述全极耳电池的壳体内,且所述集流盘组件用于与所述壳体辊压封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在装配过程中无需进行极耳捡位定位及携带盖帽辊槽,装配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提高了生产效率。高了生产效率。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极耳电池的集流盘组件及全极耳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全极耳电池的集流盘组件及全极耳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电池在装配时,不管人工亦或是自动化,都是按照焊集流盘、定位焊盖帽、入壳、定位装面垫、辊槽、封口进行分步操作,其中,极耳捡位定位、携带盖帽进行辊槽等操作较为复杂,使得装配工艺明显复杂,可操作性差,生产效率低下。
[0003]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全极耳电池的集流盘组件及全极耳电池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极耳电池的集流盘组件及全极耳电池,装配过程无需进行极耳捡位定位及携带盖帽辊槽,装配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极耳电池的集流盘组件,包括正极集流盘、导电连接柱、绝缘圈及盖板;所述正极极集流盘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正极极集流盘的第一表面与全极耳电池内电芯的正极极端面焊接连接,所述导电连接柱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正极集流盘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极耳电池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集流盘、导电连接柱、绝缘圈及盖板;所述正极集流盘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正极极集流盘的第一表面与全极耳电池内电芯的正极极端面焊接连接,所述导电连接柱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正极集流盘的第二表面上,所述导电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焊接连接,所述绝缘圈套设在所述盖板上且所述盖板的边缘卡持在所述绝缘圈内,焊接有所述集流盘组件的电芯收容于所述全极耳电池的壳体内,且所述集流盘组件用于与所述壳体辊压封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极耳电池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盘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块,所述若干个凸块沿所述正极集流盘的中心位置至边缘位置的方向设置,所述若干个凸块靠近所述正极集流盘的中心位置的一端抵靠所述导电连接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极耳电池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塞,所述正极集流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电连接柱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位置相对,所述胶塞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且所述胶塞将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密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极耳电池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开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培荣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