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头模组及单点致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防抖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防抖及对焦功能的大行程摄像头模组以及应用于其的单点致动器。
技术介绍
[0002]摄像头模组通常具有自动对焦、光学防抖等功能。其中,自动对焦是通过对焦致动器驱动镜头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实现的。而光学防抖是为了补偿拍照过程中的抖动、不平稳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镜头偏移,一般这种镜头偏转发生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因此,一般在在自动对焦的基础上增加防抖致动器,以驱动镜头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或翻转,以补偿镜头的上述偏转,帮助摄像头获取更好的图像质量。
[0003]现有的摄像头模组在结构上至少包括镜头、对焦致动器、防抖致动器、感光组件,镜头安装于移动载体上,通过对焦致动器、防抖致动器分别驱动载体移动以分别实现自动对焦和防抖,使自拍摄对象的光线通过镜头聚焦到感光组件的感光元件上。现有摄像头模组由于对焦致动器、防抖致动器的设置,不仅导致整体结构复杂,还使得镜头的移动受到限制,影响其调节的精度;另外,对焦致动器、防抖致动器的驱动力有限,因此驱动镜头移动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点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端、一活动端以及一SMA线,所述活动端呈弹性结构,所述SMA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端、所述活动端,所述SMA线通电收缩时带动所述活动端移动,所述SMA线断电时,所述活动端可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弯折段,至少所述第一连接段呈弹性结构,所述SMA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并沿所述第一连接段延伸,当所述SMA线通电收缩时施力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以拉动其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点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顶推块,所述顶推块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并呈绝缘结构,所述顶推块的凸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受所述SMA线的拉力时的移动方向一致。4.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焦机构,其包括支撑座、移动载体、第一悬挂单元及第一单点致动器,所述移动载体通过所述第一悬挂单元悬挂于所述支撑座,所述第一单点致动器安装于所述支撑座并位于所述移动载体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单点致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载体沿光轴方向移动;防抖机构,其包括基座、第二悬挂单元及至少两个第二单点致动器,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对焦机构可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基座内并使所述支撑座连接于所述第二悬挂单元,各所述第二单点致动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侧壁,通过各所述第二单点致动器驱动所述对焦机构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平移或旋转。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点致动器、所述第二单点致动器均包括一固定端、一活动端以及一SMA线,所述活动端呈弹性结构,所述SMA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端、所述活动端,所述SMA线通电收缩时带动所述活动端移动,所述SMA线断电时,所述活动端可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弯折段,至少所述第一连接段呈弹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支撑座或所述基座,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部分呈悬空状,所述SMA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并沿所述第一连接段延伸,当所述SMA线通电收缩时施力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以拉动其移动而作用于所述移动载体或所述对焦机构。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单点致动器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块,所述第一单点致动器的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述伦,陈洪,夏念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德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